第一图书网

信仰·运思·悟道

冯达文,张宪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2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

冯达文,张宪主编  

页数:

560  

字数:

446000  

内容概要

宗教与人文学的其他思潮、其他学问一样,铸造了且仍在铸造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魂”。  然而,上个世纪好长一段时期,国内于这个关切到“魂”的极其重要的寻问领域,却被功利的、认知的、政治的追逐遮蔽了。幸好,八十年代以后,宗教作为学问终于重新引起注意。就中山大学而言,老一辈知名学者、历史学家姜伯勤教授、蔡鸿生教授、林悟殊教授等,他们在岭南佛教、摩尼教诸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就,即为海内外学界所公认。  但是,宗教学作为一个学科点的建立,中山大学比之于同类院校,还是筹措较晚。1996年,经校学位委员会通过,以哲学系的研究力量为基础(宗教学归属哲学门),产生了宗教学硕士点;1997年,环绕宗教学硕士点,为协调有关教学与研究力量,在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范围内组建了宗教研究所。2000年4月,经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审核,扩建为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   由此,中山大学的宗教研究(联结广州地区的部分研究力量),得以更有组织与更协调的方式开展。  今天,像人们看到的,研究所已拥有一支有比较好的学历背景与学术素养,且相互之间非常友好的学术团队。  在佛学研究方面,年轻学者龚隽教授、肖平教授、冯焕珍讲师等辈,都曾分别在美国、日本、台湾有关学术机构作过长期或短期的学术访问。他们不仅在英语或日语方面有良好的训练,亦且初步修习过巴利文、梵文。他们已经发表过不少研究论作,他们的目前的这种训练,将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奠定更好的前景;  在道教研究方面,刘昭瑞教授、李大华教授、王承文副教授、万毅博士等,亦为年轻学人。他们各自在日本、美国、法国的访问经历,不仅使他们在文献资料的占有与解读方面已初具优势,而且他们的人类学视野将为他们往后创新的研究打下基础;  在基督教研究方面,张宪副教授在欧洲长达九年的访问经历和他在德文、法文、英文方面所具的优势,陈立胜副教授、李兰芬副教授在美国的访学所接受的训练,特别是著名青年学者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刘小枫教授,从德国回来的张贤勇博士,从英国回来的、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杨庆球博士等诸友的加盟与全力支持,以及研究生辈目前在修习希腊文、希伯来文的所付出的热忱,这无疑预示着本所的基督教研究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  作为比较宗教研究所,儒学(儒学之为教)的研究不可或缺。在这一研究领域里,黎红雷教授、陈少明教授、任剑涛教授,其研究成果已为学界首肯,他们和另两位副教授肖滨博士、张永义博士,亦都曾在美国作过一年以上的访问学者。  有这样一支年轻、富有创意的队伍,我们的研究事业充满希望!  学科点与研究所的顺利发展,得到了海外学术机构、研究团体的多方支持。  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道风山基督教丛林,自1997年起即不时向我所捐赠研究文献、资料,为我们邀请海内外学者前来讲学,又让我所师生前往访学,尽力为我们的研究工作创造条件;  香港基督教文化学会、何世明基金有限公司为我们提供的帮助,使我们得以设立“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国内多所著名大学的学者,海外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以及港、台地区的许多学者,都曾在讲坛上发表过精彩的学术讲演;  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年复一年派出教授,为我所开设希腊文、希伯来文的学习班,香港信义宗神学院亦派出教授,为哲学系本科生开设用英文讲授的宗教哲学课程。这些教授们每周星期五中午到来,下午授课毕又赶回香港工作。他们的不辞辛苦,赢得了师生们的敬重;  加拿大卑诗省立大学维真学院,也在为我所从事比较宗教研究的博士生,提供了访学的名额;  香港道教学院则在道家与道教研究方面与我所有良好的合作关系。1998年,由道教学院斥资,我们共同筹办了《第二届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到会学者来自17个国家与地区达二百多人。双方协作于道教学院开设的道教文化研究班,且已进入第三期;  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致力于支持我们的佛学研究。1999年9月至2000年6月,派出青年学者长住我校教授巴利文、梵文。此后,又让我们的年轻老师前往该所继续学习佛学与梵文,以为我们培养师资;  台湾佛陀教养基金会向我所赠送了包括《大正藏》、《卍续藏经》、《新修大正藏补编》等全套经典在内的近八千册图书。台湾三清文化基金会、台湾南华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台湾儒道研究协会等机构,也分别赠送了图书资料,或为我所研究生设置奖学金;  至于在儒学研究方面,著名学者、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民教授,台湾大学共同教育委员会主任黄俊杰教授,以及在道家研究方面,台湾大学陈鼓应教授,他们以自己的研究和他们个人的影响对我们的研究提供的重要支持,在我所师生的记忆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我们向所有真诚地关心、支持我所研究事业的团体、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  我们很清楚,即便我们的研究工作已有开展,亦仅仅在起步。  我们今后的研究设想,无疑显示在我所的名称上:比较宗教(主要是比较宗教哲学)。确立此一方向,一方面是出于我们这里的大多数青年学者,都兼及有中学与西方的双重背景;另一方面是因为,只有具备比较视野,才更有可能开掘现代价值;再一方面则还考虑到,宗教对话将成为这个世纪在世界范围内精神文化的主题。我们期望在这一研究方向上,营造我们的特色。  我们同时又清楚意识到,这类课题研究很容易流于随意与空疏。因此,我们非常关切古典文本及其解读。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开设巴利文、梵文、希腊文、希伯来文课程,即着意于此。这无疑会增加学术的难度。我们的研究由此将经受考验:面对窗外闹市上的人头涌涌与人心躁动,在窗间灯下真的可以“入定”?

书籍目录

回到古典文本,寻绎现代价值——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记事(代序文)析基督教视野中的信仰观“使在”、“内在”、“超在”——全球宗教哲学的本体论旧约圣经十诫今释圣灵降临的叙事——论梅烈日柯夫斯基的象征主义小说洛克的宗教论上帝:秩序的和谐与人幸福——论莱布尼茨“神义论”思想与神圣者相遇:奥托宗教现象学进路之检讨认信与归宗——普世基督宗教中的《耶酥是主》今佛禅——一种思想史的解释从《齐物论》看《肇论》将影寺慧远:一位三学圆修的高僧禅宗诸家论“心性”说——从初祖菩提达摩、六祖慧能到洪州马祖道一之思相变迁能十力与支那内学院派知我者,谓我心忧!——龚隽与惠敏法师关于佛学研究的讨论论生命修炼中的“有”和“无”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论东亚道教古灵宝经与道家学说的关系道教《升玄内教经》所见“三一”论浅析天祖教论略——也谈哪种宗教可以代表中国传统宗教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信仰·运思·悟道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