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点穴

汤光华 中山大学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中山大学  

作者:

汤光华  

页数:

24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有多少人在股票市场上想一夜暴富,想稳赚不赔,想玩转庄家,想一剑封喉?但是,只有明白真正投资道理的人才能在股票上有理有据地长赢。汤光华编著的《点穴:股票投资的痛与通》侧重个案展示,兼顾原理揭示,寓理于(案)例,引导股民思考股票投资的真正含义与应对之道;用历史事实展现美国的大牛股、中国的中牛股,以及中国过去出现过的一些庄股、重组股,对比中美、内地与香港可比个股及指数变化,分析背后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原因。
在中外市场的对比及理论与现实的对照下,作者带你一起来认识中国股市特殊的市场运行规律。《点穴:股票投资的痛与通》从多学科视角展现雾气中的中国投资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众生相,揭示各路人马行为背后的逻辑,探究无权无势的投资人在股市丛林中的智者生存法则和长赢之道。

作者简介

  汤光华,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担任本科生及MBA的“财务管理”及“证券投资”的教学工作。在统计理论与方法、金融市场、应用经济等研究领域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已出版个人专著《证券投资的不确定性》,主持翻译出版了《金融与经济周期预测》、《经济增长的源泉》两部著作,参与主编《证券投资学》教材一书。参与过多项课题的研究,并从事公司投资理财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作,在证券投资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书籍目录

自序:梦里寻她千百度
第一篇 财理
大家赢,才是真的赢
时势造笨蛋
人人都是投资人
智财合一
防治脑残
股票是S的
风险照佳人
无为之智
功夫在诗内
股市风险溢价
时变相关
智者不惑
第二篇 牛股
变与不变
牛股有相乎
人造牛
乌鸡之变
长牛不息
中牛击水
善鉴者行
成长牛
莱宝高科 VS ZAGG
第三篇 估值
价值致富
价值有形亦无形
商业价值的逻辑
估值是投资的第一要素
估值以科学为本
晋亿实业 VS 时代新材
半是推测半是蒙
一股一世界
高估值下的蛋
不比不知道
第四篇 背景
人性
永远的抗争
境界成就高度
国民性
一炒二赌三投资
胎记
时代性
梦回汉唐
最时代
金融欺诈没商量
第五篇 大户
不信邪
有谱
天毁自毁者
劣质高价
等待戈多
机会自制
长庄变短庄
黑幕重重
法不严理难成
寻租场
第六篇 生存
食物链
股市丛林
环境独有
活法
适者如斯夫
长理可期
固本为上
择时择股亦择人
改变不是目的
乐投乐活

章节摘录

  自序:梦里寻她千百度  这些年来一直担任MBA及本科生的证券投资及公司财务的教学工作。今年二月底,MBA的证券投资课如期开课,开讲伊始,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想从这门课中得到什么?一位同学毫不犹豫地问答:怎么快地从股市上赚钱。还有一位同学当场表示,要到天津文交所开户,准备炒艺术品股票。当时正是这个市场火爆的时候。  这批年轻人有着多年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都有若干年的股龄,前期也学过公司财务课程,应该对金融市场有所了解。但这一答一说,多少还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惊讶于赚快钱赚热钱的意愿在部分同学中是如此地强烈。  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的观察与研究,用历史事实展现美国的大牛股、中国的中牛股,以及中国过去出现过的一些庄股、重组股,对比中美、内地与香港可比个股及指数变化,分析背后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原因。整个四节课就在中外证券的历史长河中度过,侧重个案展示,兼顾原理揭示,寓理于(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投资的真正含义与应对之道。  这一讲的效果显然很不错。课后立马接到几位同学想选我用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申请,有位同学在电子邮件中表示,以前作股票基本上都是靠听消息、炒短线,不但辛苦,还不挣钱,今天算是开了窍。  接下来几讲,还是按照第一讲的套路,把相关部分的道理融入到具体个案中,在中外市场的对比及理论与现实的对照下,认识中国特殊的市场运行,以及逐步向理性方向演进的趋势,让同学们理解什么是正宗的证券投资逻辑,让学生们看到,在中国股市这个“水很深”的市场里,“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深层中还是暗动着一股不以大众主观意愿而转移的客观力量,推动着这个市场以一种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部分遵循理论逻辑的方式在运行。  在这里,一批有权有势的人用自己手中的特权操纵市场、榨取市场。一部分无权无势,却想通过交易中介或出版传播获取利益的机构或个人,为了吸引眼球,以猎奇或以偏概全的故事,迎合大众暴富心理,宣传致富捷径,他们制造市场、利用市场,其结果是肥了自己,害了他人。只有少部分聪明的投资人,看到了前两类人的险恶与无知,认识到市场变化的深层动因,尤其是长期驱动力量,遵循投资的本质,理性参与,他们理解市场、提防市场,其结果是在这个市场中分得一杯应有之羹。  对第一类人,大家深恶痛绝,但大部分中国人只要有可能,依然心向往之。第二类人出发点可能不坏,想以自己的劳动换取一点收益,本无可厚非,但推荐的股票、猎奇的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真的合乎逻辑,经得起检验吗?所宣传的投资之法、投资之道是维生素,还是兴奋剂?  中国市场里,讲故事远多过讲理。喜欢听故事,这是中国人的一种喜好,从古到今,概莫能外。股票市场又是一个永远有故事可讲的地方,正契合中国人的爱好。  但好的故事,要能说明好的道理。如果成人们还像小美眉那样,听一些道理上站不住脚的故事,幻想一夜之间青蛙变王子,短时间内实现财务自由化,讲故事的人那是在织梦,热衷于听这类故事的人,那是在做梦。织梦的人揣着你的钱在一边偷着乐,留下做梦的人在那里幻想。可爱,但有点傻。  听故事,得听经得起推敲的故事。要讲故事,也要讲理。讲什么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里面也有理。可许多人只把它理解到打理的层次,没有到达原理、道理、理性的层次,理解得不够。有些投机者,也讲理,但讲的多是一些小理、短理,只是短期内起作用。一些分析师纠缠于每日本来就是无规则的波动之中,成天唠叨着那些永远也说不准的短期涨跌、热点轮换。昨天你蒙对,今天他蒙对,天天换一个面孔。看似有趣,实则无聊。  讲理还得讲大理,讲长理,讲真的理,即能揭示长期变化规律性的道理,能让人持续成功的原理,让人更加聪明,而不是脑残的逻辑。有这类理,更能行天下,更能创财富。  笔者不是一味地否定小理、短理,只是看到社会上有些人这类东西吃多了,大理、长理吃少了,是在本末倒置。  可是,听理不如听故事那样悦耳,尤其一些大理,好像不着边际,外貌也可憎,时常敌不过旁门左道,难以占据应有的舞台。  这真应了一句网络语,思想很骨感,现实很性感,难逃“食色性也”的人们,很自然地会选择性感、讨厌骨感。既是自身本能的需要,也是深受媒体大肆渲染的现实或人造的小概率故事的影响,许多人想一夜暴富,想稳赚不赔,想玩转庄家,想一剑封喉。  但这些令人眼花潦乱的故事或独撰的武功,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大样本检验中,都无疑于一个个美丽的投资梦幻。  本来是复杂多样、残酷无情的现实,在利益的驱动下被选择,被性感,诱导一批投资人在小概率游戏中游玩,在梦境中游走,把成功归于能力,把失败归于市场,陶醉其中,乐此不疲。  在这个既可赌博、投机,亦可投资的市场里,特别是在中国,重峦叠嶂、迷雾重重,想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真需要借助各学科的力量。比如统计学告诉我们,小概率事件可遇不可求,带不来持续的成功,反倒是注定了失败的命运;投资学认为,再好的投资技巧,再周密的短线策略,如果离开了投资的本源,也只能成功一时,不能成功一世。  本文集试图从多学科视角展现雾气中的中国投资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众生相,揭示各路人马行为背后的逻辑,探究无权无势的投资人在股市丛林中的智者生存法则。本书以小品文的写作方式尽量使理论不那么骨感,最好变得有点美感。  结果发现,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财富总在理性中。   ……


编辑推荐

  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痛苦:天天看盘,频频交易,为何却总是屡战屡败,总是套牢割肉?技术会析,基本面分析,为何却总是看涨反跌,割肉即涨?明明自己不笨,为何却总是抓不住市场的脉博,跟不上市场的节奏?为何自己买的股总是不涨,而市场的牛股却总是节节攀升?你是不是弄懂想通以下事情:中国股市运行的真正规律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投资之道?如何才能理性地在股票投资上长赢致富?名校MBA“证券投资”课程老师来为你点中中国股市的要穴,让你由“痛”到“通”。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点穴 PDF格式下载



李稻葵称:萨金特与西姆斯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实至名归,但两位没有什么重大的思想突破。诺贝尔奖90%的情形只来自方法论的突破,只有10%才是思想的进步。《点穴:股票投资的痛与通》这本书让中国投资者的思想上产生突破性的进步。


是本好书,可就是装订出了问题,到232页,后面的就没了...


不知道是没看懂,还是功力不够,反正看的不好,类似散文,不实用。


书,能读不破就好,喜欢就好,小孩喜欢


观点吸引人


原以为大专院校的教师定出来的书,能从中学习一些东西,结果还是价值理论那一套,远不如但斌的《时间的玫瑰》,而且他没有实战过,就是一教书店匠,浪费钱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