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认识方法论

欧阳康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11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欧阳康 主编  

页数:

515  

字数:

441000  

内容概要

社会认识论研究之所以能够持续推进,主要是得益于博士生、硕士生们不断加盟这个研究群体。笔者自1989年起招收硕士生、1994年起招收博士生以来,先后有8名博士生、8名硕士生在我的指导下攻读社会认识研究方向的学位,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社会认识论研究共同体。他们不仅积级参加我所主持的科学研究项目并发挥积极作用,也帮助和促使我不断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他们按照我对深化社会认识论研究的总体构想而分别攻关,有计划地探索一些难点问题和前沿问题,撰写这系列性的学位论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从社会认识论到社会认识方法论 一、回顾社会认识论的建构历程 二、透视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主要难题 三、建构社会认识方法论的基本思路第二章 社会认识科学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透论透视 1 关于人文社会学科的科学性问题的实证主义认定 2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特殊性的人文主义理解 3 解析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 4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化发展趋势 二、社会认识科学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 当代人类实践合理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2 当代人类自我意识的科学提升 3 当代大科不体系的自我建构 三、社会认识科学化的可能性 1 社会认识的客观性 2 社会科学的真理性 3 社会评介的合理性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认识理论与方法 一、确立科学地认识社会的对象性前提 1 自然与社会 2 个人与社会 3 社会历史的规律与思维的逻辑行程 4 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 二、社会认识的方法 1 社会有机体与决定性因素分析方法 2 物质利益与阶级分析方法 3 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分析方法 三、社会认识的方法论原则 1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2 社会抽象与社会具体相统一 3 社会批判与社会建构相统一 4 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第四章 社会观测的活动与方法 一、社会观测的可能性 1 问题的提出 2 社会存在的客观性 3 社会运动的规律性 二、社会观测与自然观测 1 介入程度 2 时态特点 3 价值特性 4 环境调控 三、社会观测系统的基本结构 1 社会观测客体 2 社会观测主体 3 社会观测中介 4 社会观测系统的总体特征……第五章 社会发现的活动与方法第六章 社会预测的活动与方法第七章 社会理解的活动与方法第八章 社会评介的活动与方法第九章 社会决策的活动与方法第十章 社会认识的传播机制第十一章 社会认识的检验机制第十二章 社会认识的进化机制第十三章 科学地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认识方法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