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让庐日记

杨静远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1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杨静远  

页数:

37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抗日战争时期,在乐山武大这一所偏安大后方的最高学府里,一群高级知识分子纷纭杂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势,由书中的主人公,一个女大学生,用一颗热切敏感的心,逐日捕捉和记录下来。

作者简介

  杨静远,女,1923年生。1945年武汉大学外文系学士,194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英文系硕士。1948-1949年武汉大学外文系讲师。1952-1949年人民出版社编辑。1979-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二届理事。译作:《马克思传》、《马克思恩格斯传》等四种(合译),《勃朗特姐妹研究》(编选译)、《夏洛蒂·勃朗特书信》等三种,少儿文学《彼得潘》、《杨柳风》等三种。著作:《写给恋人——1948-1948》(书信选集)、《咸宁干校一千天》(纪实文学)、《飞回的孔雀——袁昌英》(回忆文集),以及文论、散文、短篇译作等多篇。

书籍目录

1941年7-12月苏雪林先生——中央军川军火并——入学考试——日机轰炸乐山——考取武大——初试写小说——女生宿舍——抵制电影——王梦兰——女舍迎新会——美日开战——恨英国售武器给日本——教授中的糊涂思想——圣诞夜感怀1942年1-12月湘北大捷——《侠隐记》和《水浒传》——室友谈爱情——关于世界大战的思考——市民求雨——干妈凌叔华——19岁生日——愤新加坡英军降日——郭霖教授之死——日蒋和谈消息——腐败现象——戚光的信——关于命运的思考——蓉姑与成舍我的离婚——孟志荪先生——妈妈的信——话剧《北京人》——第一篇译作发表——《第四十一》——英文会——第一次领到稿费——忧心国事——商人罢市——王梦兰的病——英文演讲比赛——陶振誉先生讲史——蒋炎武——王梦兰之死——蒋炎武的信——战局吃紧——《西风》征文《天才梦》——高考作弊——张宝龄先生——范石荪军长的故事——朱光潜先生的英诗课——盛世才和新疆——周如松和陈华癸——父开参政会——第二篇译文——彭迪先先生——苏经国谈滇缅之战——女舍偷窃案——《莎乐美》讲座——又一个圣诞夜——母剧作《饮马长城窟》完成——鲁迅的《坟》——中美中英新约1943年1-12月1944年1-12月1945年1-8月

章节摘录

  1942年4月11日  下午走回家,快到张公桥时,我不想走街上了,转入醒园的小路,走到山间。这边人很少,清静极了。可是我也担心,怕遇到歹人。这么大太阳,正午天,实在不该怕,但这是乱世。一切反常;同时,这是春天,可恨的春天!走到小河边,看见许多兵在河里洗衣洗脚。我紧紧地贴着山坡走,不愿让他们察觉。我现在见了兵就讨厌,尤其挂皮带穿皮鞋的军人。在神圣的抗战期间,恨军人似乎是种罪恶,可是真正拼死杀敌的军人我看不见,见到的是挂军人招牌的流氓。  1942年4月12日  上午抄好壁报稿,题目是《生活》。我给妈妈看,她说很好。我想起盂先生[盂志荪,南开中学国文教师,后为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我太对不起他了,毕业后一直没给他写过信。我应该把作文寄给他看,他对我的作文指导最得力了。我先把《生活》抄了一份,以后再抄《散步》就可以寄了。如果我的翻译发表了。也得寄一份给他。他看了该多高兴呀!我不会忘记许淑莲和马仰兰告诉我。盂先生说我是我班最有艺术天才的,并且文学内在力最丰富。我不否认,但我不能骄傲。我得沉着地干,不负他的期望。  1942年4月15日  文庙布告板上一条长东西,是什么人责骂峨眉剧社的启事。说剧社演《北京人》,既无任何名义,票价又贵得不合理,5元起价,最高达50元。说自备发电机,恐怕是调用学校公物。又不是捐助公益事业,难道想自己赚钱吗?现在这种学生团体简直不像话,比如上次的音乐会,听说收人6 000元,支出6 000元哩!他们两三个人在三天之内开伙食账就是200元,大家唱歌前吃鸡蛋,唱歌后吃汤圆,全是公账。请了一位张舍之先生来小提琴独奏,住上五六天就是一千元,凌安娜女士连同先生、小公子大概也不会少。一切是靡费,是为己。幸亏我没有加入任何团体,太乱了!晚上谢、殷、杨钻在报堆里,谈着。从她们的话里,很明显地表示她们同情苏联,平日对于小说的兴趣,主要也在苏联。我一个学文学的,对政治根本不发生兴趣。我不喜欢一种以政治作背景的文学。浪漫派文学是我的嗜好,也是我的目标。管它民主也好,社会主义也好,共产主义也好,我都不参与。  1942年4月7日  早上到文庙门房,送信人交给我一封信和一只罐子,是妈妈送来的。我看信,眼泪流下来。是的,我知道昨天那样赌气走,对于他们是多么难堪,我一点不能压制自己的怒气。妈妈仍把菜送来了,并且教训我,感化我这颗顽劣的心。她写道:“……你今天那样生气地离开家,使我心中十分苦痛。我不谅你会为那一点小口角,而且是和那样幼小的弟弟口角,就冲气走了!爹爹不做声,可是听他再三叹气,就知道他是难过的。你起先说走,我以为你有能力管束自己的冲动,做事会再三思索一下的,不谅你做人的训练仍没有到家,还是那么娇养成性地行动着,使自己平日最亲爱的人,自己的骨肉,那么难过。我心里非常苦痛。你走之后,一阵莫名的悲寂填满我的心坑,眼泪向上涌,可是我不让它流,因为我的眼睛再不能多流泪了,我不是为自己而苦痛,为的是想着你如果不把这种逞性的习气改掉,那么,你将来一定要受到很大的失败,你在人生的大道上是要吃尽悲苦的。我的宝贝,你知道妈妈对于你是多么怀抱着厚望,是多么要你幸福的!静儿,我这次的伤心如果能引起你的反省。你以后做事,能常常体谅别个,能够使你更长大一点,那我也就不是白受的了!”  1942年4月19日  晚饭后,令如、俊贤、年芬和我四人去《北京人》。到中山公园,坐5元的位子,年芬叫我们坐到50元位子上去。因为50元的票很少人买,空位子多得很,并且不查。三幕戏,从7点多演到12点,不算不快。对于全剧,我还算满意。  1942年4月2工日  早上和年芬[为食堂]买菜。中午的菜是四样“豆”:豆腐、豆渣、蚕豆、豆芽,大家都笑我们买的菜。小滢今天生日,干妈给我们看她做的怪点心:把鸡蛋打一个洞。灌许多佐料进去,如香肠、荸荠、糯米、肉、葱等,蒸熟了,非常有趣。干爹告诉我中央日报社《世界学生》月刊广告上有我的名字,原来是《好的仇敌》出来了。我希望它快点寄来。  1942年4月22日  上英文课时谢先生告诉我们背诵代表选出了。是我、蕴和邵浩。  1942年4月23日  回家后妈妈给我看《世界学生》上发表的我的译文。纸很坏,但印刷得相当清楚。妈妈高兴得很,我也有点高兴,但不觉得什么。  1942年4月24日  菁给我一本《第四十一》看。我很欣赏它。那书外形很别致,是正方形硬面的一小本,很好的纸和印刷。故事是苏联红军中一个女兵和白军的一个中尉恋爱的悲惨故事。那女兵押这中尉去他们的政府,在海上遇风暴覆船,两人逃到荒岛上,在一个渔夫的大盐鱼仓中过了许多时日,两人恋爱了。但当他们发现有船来救时,那女的一眼望见是白党的船,她记起上级吩咐她:“万一遇见白党时,记着不要把活的还给他们。”于是她冒然一枪把他打死了。等她跑去看他的尸体时,忏悔撕碎了她的心。故事是很美,很动人的,译得也不坏,可是正如这书的装订一样,是很奇特的。妈妈交给我一本《世界学生》,我把它寄给盂先生了。  1942年4月27日  看完《茶花女》剧本,虽然也很惨。但远不如小说动人。结尾是两人相见以后玛格丽特才死,这样的结局是再圆满也没有了。又从菁那里找出一本《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是苏联卡达耶夫著、曹靖华译的。那本《第四十一》也是曹译的,拉甫列涅夫著。这两本翻译的风格很不相同。  1942年2月28日  晚饭后看王梦兰。她这两天心里很不痛快,因为病似乎没有希望。她说昨天发了一顿“理智”的脾气。她要推倒小凳子,但心疼上面的两只杯子,就小心地拿开杯子,重重地推倒凳子。真可怜。一个人要发脾气都得有顾虑,多么不幸!她和我们讲她小时的事,那是她最幸福的日子。父亲在江西做官,她在家做官小姐,派头十足。慈爱的母亲娇养她。11岁时母亲死了,幸福就不再有了。第一个继母是个肺病老妖精,她们一家害肺病,祸根是她。第二个继母,骗了她家许多财产去了。父亲死了,哥哥死了,一个侄子死了。死猖獗地盘据她的家。她想母亲。希望此刻有一个温存的人在她床边照顾她。  ……


编辑推荐

  乐山武大的记录和思考!名师名家的影子和声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让庐日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