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

韩永利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0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韩永利  

页数:

372  

Tag标签:

无  

前言

  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即战时中美关系,是中美关系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迄今为止,中外学者出版的论著之多,可谓硕果累累。关于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的关系,是战时中美关系的重要内容,是战时中美合作的主要形式,在国内外史学界至今未有系统的研究成果问世,加之史料浩如烟海,应该说,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但这又是一个中国学者必须要研究、要突破的问题。因为这一课题不仅关系到中美战时合作在两国关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且通过中国抗日战场对战时美国大战略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可以论证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韩永利博士的著述(以下简称韩著)在这方面做了开创性的探索,是极为可贵的。  第一,韩著以翔实的史料系统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大战略的运行过程,该战略与中国战场的内在联系以及中国战场对大战略的实际贡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界和中美关系史学界前辈学者未曾系统研究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国内外学术界就二战时期中美关系和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出版和发表了不少著作和论文。但是,还没有完整评述战时美国大战略确立、实施及与中国抗日战场关系的论著与论文。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在美国战时外交政策史和军事政策史中论及战时美国大战略时,仍较多注重美英之间在战略方向上的争执,一般不涉及该战略与中国战场的战略依存关系,即便涉及,也只谈中国战场的负面问题,忽视中国战场对反法西斯战争战略价值的研究。对战时美国“先德后日”大战略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没有清晰、准确、客观地阐明其运行过程。因此,做好这项工作,对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和中国抗日战争史、中美关系史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二,学术界对美国“先德后日”战略与中国战场战略关系的看法,散见于二战史和中美关系史的著述和论文之中。由于受“冷战”思维的影响,大多数评说都囿于“谁丢失了中国”这一命题的总体框架之中,这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研讨,极大地干扰和影响了战时中美关系的学术研究,模糊了人们对战时中美战略关系的客观认识,不能准确评述中国抗日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实际战略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开始,中美学者开始试图突破“冷战”研究框架,出版和发表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冷静理智分析战时中美关系的著作和论文,特别是在中美外交关系、租借关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战场的关系问题仍然是制约战时中美关系研究走向深入的瓶颈问题。这主要反映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国外学者和有的中国学者在论及和看待战时美中战略关系时,目光只局限在中缅印战场或国民党正面战场,批评中国“抗战不力”是主调。这样就把原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与支撑的反法西斯各战场分割开来,极其不利于人们对战争的整体认识。同时,也使这一研究领域多少变得狭窄。二是一些西方学者在著述中部分谈及这一问题时,在史料取舍上存在偏见,甚至不采用能说明问题的关键资料,对中文资料则大多不用。这当然不利于摆脱“冷战”思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事学术研究。因此,韩著就是努力以翔实的史料,恢复因“冷战”思维而被淡化和忽视的战时中美共同反击法西斯战略关系的主导面,分析战时美国大战略  与中国抗日战场依存关系的事实,论证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  ……

内容概要

  《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战略成功实施与中国抗日战场的关系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力求依据翔实的历史资料说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每一个关键阶段,中国抗日战场都起到了具有世界性战略意义的作用。

作者简介

  韩永利,1954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沙市。197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1982年师从张继平教授,198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4年师从胡德坤教授,2000年获历史博士学位。1990年赴美国研习。曾任湖北省世界史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武汉大学历史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室副主任,世界史研究所副所长。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副教授,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现当代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学术著作有:《绥靖与抗衡——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远东政策研究》(独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参编),以及译著《二战秘密武器》(主译之一)。代表性的论文有:《中国持久抗战胜利与法国短期败降的历史启示》,《“先欧后亚”战略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的远东政策》,《浅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美国“先德后日”战略制定与中国抗日战场》,《美国“先德后日”战略的调整与中国抗日战场》,《美国“先德后日”战略的初步实施与中国抗日战场》,《略论蒋介石改变美国战略重心的努力》等。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战时美国大战略的制定第一节 美国大战略原则确立的历史背景第二节 美国大战略的初步计划及其缺憾第三节 美国大战略的制定对中国抗战的双重影响第三章 中国抗日战场在战时美国大战略确立时期的战略地位第一节 中国抗日战争的时代意义及其世界性特点第二节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和中国战场的特点第三节 中国战场在美国大战略制定期的战略地位第四章 战时美国大战略的调整第一节 美国战略原则的坚持与具体计划的修改第二节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需求及其对华援助的加强第五章 中国抗日战场在战时美国大战略调整期的地位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决策与敌后战场的坚持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政府的策略与正面战场坚持第三节 中国战场在盟国战略危机中的战略贡献第六章 战时美国大战略计划的正式实施第七章 中国抗日战场在战时美国大战略正式实施期的战略地位第八章 战时美国大战略目标的完成第九章 中国战场在战时美国大战略目标完成期的地位第十章 综论参考文献与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为了让中国拖住日本的南进步伐,美国对国民党可能发动的损害中国抗日战场的内战图谋也表示明确反对。皖南事变爆发时,是美国战时大战略正在形成的时期,也是准备走向与轴心国全面对抗的时期。其战略和政策无论从哪方面,都希望中国维持抗战,拖住日本。罗斯福政府从斯诺、卡尔逊等人的报告和著作中知道,中国抗日战场不止是蒋介石政府的军队,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而且生机勃勃。因此,罗斯福极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罗斯福的特使居里和派给蒋介石的政治顾问拉铁摩尔在华访问时都对蒋介石申明,美国不赞成中国内战。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美国无法大量援华,并批评了国民党的对内政策。居里和拉铁摩尔还与中共代表周恩来进行了接触。  美国对中国逐渐加大援助的力度自然应该肯定,有利于中国战场的坚持。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战场的存在是美国首先对付德国战略构想的前提条件,也是美国稳定中国国民党政府抗战情绪的策略,对中国抗战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我们应注意到,美国的目的是明确的,就是利用中国拖住日本的后腿,并非是美国下最后决心与日本军事抗衡。也就是说,为美国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陷日本于中国战场的战略服务。这就是美国采取有限援华、不能彻底断绝日本战略物资来源和随时准备与日本谈判妥协的双重政策的根源。  1939年末与1940年春,中国国民党政府不断要求美国加强援华的力度,并希望美国对日实行经济禁运,以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①但是,罗斯福显然没有接受中国要求美国对日实施彻底.  经济禁运的建议,而是希望通过与日本“协商”的办法来限制日本南进。1940年5月底,鉴于德国的胜利,为了使日本不乘机南进,罗斯福就对摩根索说:他“愿意同日本联系,想法缔结一种联合公约来维护太平洋的和平”②。1940年9月27日,日本与德、意签署三国同盟条约。日本签约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乘机南进。德、意、日以结盟的方式,将东、西方两个敌人明白无误地摆在美国面前,美国不可能在完全无视日本动作的情况下先解决德国问题。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同时对付这两个敌人,这就引发了美国军政首脑们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结果是罗斯福采取了一条中间但明显倾向妥协的路线,即保持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威慑”,并视情况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但是不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也不应英国的要求向新加坡派舰队,决定对日本应做出“慎重与适当的反应”。罗斯福这一决策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国务卿赫尔与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的理由:目前是同日本发生冲突最为不利的时刻,采取强硬手段会刺激日本削弱美国对付德国威胁的能力。 7月,日本迫近印度支那北部,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英国关闭了滇缅公路。英国的这一行动,与美国的暖昧态度和在远东长期实施的双重政策确实有密切联系,如英国驻美大使洛西恩对史汀生等人所说:英国的行动是因为美国拒绝支持抵制日本的强硬措施,“毕竟你们还在向日本的飞机供应石油”②。10月4日,丘吉尔致信罗斯福,说明已重开滇缅公路,同时又担心日本对英国宣战,导致日英在太平洋上的冲突。因  此,要求美国派舰队对新加坡进行“友好访问”,“愈大愈好”,以“阻止战争的扩大”。③美国并没有派舰队到新加坡。对于英国方面和摩根索提出的对日石油禁运的计划,罗斯福最后也听从了副国务卿韦尔斯的意见,未予以采纳。美国在太平洋方面的行动也严格限制在“国家防卫”的范围,将太平洋舰队留在夏威夷作应急准备,避免刺激日本。在与英国远东合作问题上,美国仍然担心英国将美国拖人远东的冲突之中。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