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艺的心理阐释

胡家祥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4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胡家祥  

页数:

345  

字数:

316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以对人类心灵结构的系统剖析为基础,别开生面地从科学文化与宗教文化两种对立倾向的交互影响中深入阐释文艺的中介地位、一般性质、基本特点、主要功能和形态构成、演变规律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将文艺心理学同艺术文化学、艺术基础理论熔为一炉,自成一家之言。本书在会通中西、联结古今及调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诸方面作了切实的推进,视野广阔,逻辑严密,结构匀称,又是一本较为实用的原理教程。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艺术的位置与特性 第一节 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一 社会的构成与艺术的位置 二 艺术联系着社会的各方面 三 艺术的社会特性 第二节 艺术在文化系统中的位置 一 前人关于人类掌握世界方式的探讨 二 人类对世界的掌握与文化系统的建立 三 艺术掌握方式的基本特性 第三节 艺术符号 一 符号的构成和分类 二 艺术符号的基本特点 三 艺术符号蕴含三个层次第二章 文学艺术家 第四节 艺术家的命运与心态 一 诗人少达而多穷 二 文章憎命达 三 艺术家的普遍心态 第五节 艺术家的智能结构 一 敏锐的观察力 二 深刻的透视力 三 丰富的想像力 第六节 艺术家的个性与风格 一 创作个性与风格 二 作品风格的特点 三 艺术风格的类型第三章 艺术创作 第七节 创作激情 一 激情的特点与分类 二 激情的艺术表现 三 创作激情的深层阐释 第八节 艺术思维 一 艺术思维的性质与特点 二 艺术思维保护三维构架 三 艺术思维跨越两大系统 第九节 艺术创作过程 一 审美感知 二 艺术构思 三 符号传达第四章 艺术作品 第十节 作品的层次结构 一 内容——形式二分法的局限 二 作品的层次的内涵 三 艺术品诸层次的内涵 第十一节 艺术形象 第十二节 艺术真实第五章 艺术形态 第十三节 艺术类型的划分 第十四节 音乐·绘画·文学 第十五节 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第六章 艺术鉴赏 第十六节 艺术欣赏 第十七节 艺术批评 第十八节 艺术的社会功用第七章 艺术的发生和发展 第十九节 艺术的起源 第二十节 艺术发展的外部条件 第二十一节 艺术发展的内部矛盾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艺术的位置与特性  文艺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与之相关或毗邻的文化领域,明确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特定位置,是认识其特殊性质和一般规律的基础条件。  在任何一个学科中,“位置法”都有重要意义。它能让人明确讨论的对象所处于和所含有的层次系统,而通过透视其内、外系统,一般可以顺理成章地发现其性质和功能。  第一节 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文学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文化系统又是人类组织起来的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首先从社会角度考察,在宏观上把握艺术文化的确切位置。  一、社会的构成与艺术的位置  在汉语中,“社会”本是一个联合式合成词,“社”原指用来祭神的地方,“会”指集会,二者均指称人群的集聚地。当代社会学界对“社会”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目前尚未出现人们普遍认同的定义。我们这里将“社会”理解为人类的群体所组建起来的生存空间。社会是一种有机体,也有其自身的“肉”与“灵”,人们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文艺的心理阐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