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特征

谢芳 武汉大学
出版时间:

2006-3  

出版社:

武汉大学  

作者:

谢芳  

页数:

219  

字数:

18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为20世纪这一总的时代背景的共同产物,各流派的德语戏剧是否有着美学特征上的一致性?本书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而这一点正是基于对各阶段重要流派代表作仔细的文本阅读和分析-这一方法也许稍显过时和笨拙,不过本书作者认为这是文学研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依据。 本书将在阐述20世纪德语戏剧各阶段代表性作家的戏剧美学思想及其代表性剧作的形式特征的区虽和联系的基础上,从结构、冲突和人物形象这几个戏剧要素入手,对20世纪德语戏剧各阶段代表作所共有的美学特征作一宏观探讨;此外,本书还将对各阶段代表作所采用的一些共同的艺术手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作为宏观众研究的一种补充,本书将从不同角度对一些重要作品展开个案分析,以期对各阶段代表性剧作家的戏剧作家的戏剧美学思想、戏剧创作实践及其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有一更为具体深入的认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研究重点主要为戏剧文学,对于表演、导演艺主和舞台美术若非需要一般不作涉及。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代表性作家及共代表作看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发展第二章 打破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闭锁式结构 第一节 闭锁式结构和开放式结构 第二节 表现主义戏剧的电影式结构 第三节 以布莱希特的叙事剧为代表的叙事式结构 第四节 后现代戏剧的拼贴式和散文式结构 第五节 小结第三章 表现内在冲突 第一节 表现主义戏剧-感情或思想的激烈交战 第二节 布莱希特、弗里施和迪伦马特的剧作-人格分裂 第三节 后现代戏剧-多样化的内在冲突 第四节 小结第四章 人物形象抽象化第五章 几种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 第一节 象征 第二节 陌生化效果 第三节 怪诞 第五节 滑稽讽赖模仿第六章 作品研究 第一节 《群众与人》和《西蒙娜·马夏尔的梦》中的梦境表现 第二节 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 第三节《高加索灰阑记》中歌曲的作用 第四节 《老妇还乡》的怪诞风格 第五节 米勒《任务》的拼贴特征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特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