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的魂灵
2008-4
武汉大学出版社
赵理富
308
无
全新的时代需要全新的政治科学,而全新的政治科学则有赖于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的研究将为全新政治科学的构建提供重要的学术前提和智识基础。本书就是为了给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提供一个基础性的学术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不同领域、不同单位、不同国度的研究者可以长期地开展合作研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去创新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理念,拓展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的空间,探索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的路径,改进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的研究方法,引领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的方向。
绪论 一、政党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政党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 三、本书的结构与内容第一章 政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一、三种不同的政党文化概念模式 二、政党文化的边界 三、政党文化的内涵 四、政党文化与组织文化、政治文化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 政党文化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一、政党文化的类型 二、政党文化的结构 三、政党文化的功能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生成机理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生成的思想资源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生成动力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生成的途径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 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曲折发展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发展创新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结构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功能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 一、社会生态环境变迁与政党文化的创新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转型的特征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创新的路径参考文献
第一章 政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自政党诞生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政党文化现象的关注。但是,关于政党文化的学理分析并不多见。现代政党研究的重要学者莫里斯·迪维尔热在其《政党概论》中对政党学的大量术语进行了界定,从而建立了政党学研究的基本框架。而萨托利在其《政党与政党制度》中则试图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关于政党政治的一般理论,以致西方学者评价道:“将来对政党和政党政治的任何研究都将从萨托利的分析开始”。①即使是像迪维尔热和萨托利这样的在政党学领域里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学者,也鲜有对政党文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界定。近年来,国内对政党文化已有一些零星的研究。 一、三种不同的政党文化概念模式 国内已见的最早对政党文化进行定义的是王沪宁教授。他在1989年提出政党文化的概念。随后在1993年,施雪华教授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讨论。这之后有近十年时间,很少有人专门论及政党文化的概念。近几年已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政党文化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党文化进行定义。迄今为止,国内已有三种不同模式的政党文化定义出现。 第一种是基于政治文化理论的政党文化概念。以王沪宁教授和施雪华教授为代表。王沪宁教授1989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从政党文化看执政党的建设》一文。
无
以政党文化为题的著作,以前似乎还未见过。此书开创了比较政党研究和党的建设研究的一个新的研究视野。作者创造了一个政党文化研究的范式,在学术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政党文化研究的精品力作!
很新的研究视角
书不错,收货也很及时,不错。
好书,角度新,值得一看
此书应该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所以博士论文的一些特征很明显,作者应该很年轻,还得多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