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法
2008-4
武汉大学
冯光庭
355
本书是在作者20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及6年的普通本科“数学教学论”和成人本科“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的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分为解读篇、理论篇、实践篇和探索篇。首先从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入手。帮助读者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所倡导的教与学的方式:然后介绍了当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高中数学教学的常用方法、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及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作为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研究,系统阐述了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般理论、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命题和解题)的教学、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最后,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无效教学”和”有效教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学生能力培养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数学文化的传播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和高中数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也可作为有志于从事数学教育和数学教育研究工作者的读本和参考书。
冯光庭,1961年出生,湖北随州市人,应用数学硕士,湖北省数学学会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会员、湖北省数学学会会员。从事中学数学教学20余年,被聘为中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湖北省优秀青年教师(1991年9月)、湖北省优秀教师(2001年9月),并于1997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定为中学特级教师。现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计量经济系副教授,主讲《数学教学论》、《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初等数论》、《高等代数》、《高等数学》等课程。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多项式微分系统的全局拓扑结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并多次参与中学数学教学资料的编写工作;接受丁中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和高等学校中学数学学科教学论教师国家级培训;多次参与、组织湖北省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并被湖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授予“先进工作者”。
解读篇 第一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通俗性解读 第一节 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第三节 《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 第四节 《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第五节 优秀课例欣赏 参考文献理论篇 第二章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第二节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理论 第三节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 第三章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源则 第二节 高中数学教学的常用方法 第四章 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第一节 数学教学中的导入与提问 第二节 数学教学中的讲解与语言 第三节 数学教学中的板书与演示 第四节 数学教学中的变化与强化 第五节 数学教学中的组织与结束 第六节 数学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五章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 第一节 对“数学问题解决”的认识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与数学问题解决的结合分析 第三节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 参考文献实践篇 第六章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般理论 第七章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第一节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方法与技巧 第二节 高中数学命题教学策略、方法与技巧 第三节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策略、方法与技巧 第八章 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对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第二节 数学探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第三节 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第四节 数学探究性学习设计举例 参考文献探索篇 第九章 高中数学从“无效教学”到“有效教学”的跨越 第一节 高中数学“无效教学”的表现分析 第二节 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 第十章 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 第一节 数学思想方法概述 第二节 数学思想方法介绍 第三节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第十一章 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数学能力概述 第二节 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 数学一般能力的培养 第十二章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第一节 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 第二节 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第十三章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 数学文化概述 第二节 数学教育的文化观 第三节 数学文化的传播 第十四章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第一节 整合的内涵分析 第二节 整合的内容 第三节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的事项参考文献
第三节 《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 《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学习方式就是人们在学习时所采取、所偏爱或所具有的方法和形式,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或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法和形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一般地讲,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也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但长期地过于强调单一的接受学习,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索,形成被动与依赖.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亲身体验的学习,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