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论刑法的趋同

叶小琴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叶小琴  

页数:

363  

内容概要

本书将刑法的趋同视为从全球化与法的发展中开放出的实然命题,认为刑法的趋同是不同法域刑法文化、刑事立法或刑事司法趋于相似或一致的现象。全书系统研究了刑法的趋同之概念、特征及其与趋同论、刑法现代化、刑法国际化、法的世界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以当代中国刑法为视点,剖析了刑法的大趋同在当代中国之表征、形成基础;并进一步考察了刑法的大趋同在当代中国的效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刑法的趋同在当代中国之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

叶小琴,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兼任中国犯罪学会理事、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妇女权益部执行部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犯罪学。主编《危害国家安全罪办案一本通》,参编《罪刑各论——百罪通论》、《刑法案例分析》、《刑法学》、《证券犯罪理论与侦查实务研究》、《公务贿赂犯罪研究》、《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职务犯罪预防战略研究》等7部著作,合作翻译《美国刑事诉讼——法律和实践》(第6版),编著《警察能对我使用手铐吗?——司法保护的故事》,在《法学评论》、《法学杂志》等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刑法的趋同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法的趋同之系列概念的界定 一、趋同的词源及概念演变 二、趋同概念在法学领域之提倡 三、法的趋同之系列概念的定义 第二节 刑法的趋同之系列概念的界定 一、刑法的趋同之系列概念的定义 二、刑法的趋同的特征 第三节 刑法的趋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刑法的趋同与趋同论的关系 二、刑法的趋同与刑法现代化的关系 三、刑法的趋同与刑法国际化的关系 四、刑法的趋同与法的全球化或世界化的关系第二章 刑法的大趋同在当代中国的表征 第一节 刑法文化的大趋同表征 一、刑法观念的大趋同表征 二、刑法价值的大趋同表征 第二节 刑事立法的大趋同表征 一、刑事实体法的大趋同表征 二、刑事程序法的大趋同表征  三、刑事执行法的大趋同表征 第三节 刑事司法的大趋同表征  一、社区矫正的大趋同表征   二、少年司法制度的大趋同表征  三、刑事和解的大趋同表征 第三章 刑法的大趋同在当代中国形成的基础 第一节 刑法的大趋同在当代中国形成的国际基础 一、西方法系的开放性 二、人权事务的国际化 三、刑法的国际法化 四、刑法的区域化 第二节 刑法的大趋同在当代中国形成的国内基础 一、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中国其他法律部门中趋同现象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三节 刑法的大趋同在当代中国形成的根本基础:自主的刑法趋同化 一、国际与国内基础的融合 二、自主的刑法趋同化第四章 刑法的趋同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策略 第一节 刑法的趋同在当代中国的总体发展策略 一、刑法的大趋同在当代中国之正效应 二、刑法的大趋同在当代中国之负效应 三、刑法的大趋同在当代中国之正负效应的关系 四、刑法的趋同在当代中国的总体发展策略 第二节 刑法的大趋同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策略 一、互动趋同 二、有效趋同 第三节 刑法的小趋同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策略 ……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刑法的趋同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法的趋同之系列概念的界定  二、趋同概念在法学领域之提倡  (一)在法学领域提倡趋同概念的理由  面对全球化时代各国法律文化与法律制度中共性因素日益增多的现实,笔者提倡采用“趋同”这一概念进行阐释。原因在于:  第一,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趋同论”的发展要求法学理论进行回应。“当人们研究社会体系时,社会科学内部的经典式分科是毫无意义的。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的分科是以某种自由派的国家观及其对社会秩序中功能和地缘两方面的关系来确定的。如果某人的研究只集中在各种组织,其意义是有限的,如果研究集中在社会体系,其研究将一无所获。我系,而采用一体化学科的研究方法(unidisciplinary approach)。”法是一种社会现象,法律体系是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学领域发端的趋同论已经蔓延到了许多社会科学领域,无论是否赞成趋同论的观点,法学研究都应该树立一体化学科研究的视野,采用“趋同”的概念对全球化与法的关系进行研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论刑法的趋同 PDF格式下载



帮同学买的,那时候要考研,貌似看她在认真研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