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不停歇的思索

李德仁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德仁  

Tag标签:

无  

前言

从在妈妈怀中算起,不知不觉已经是七十个年头了。按照中国科学院规定,七十岁可以小庆一下。2008年12月底,由龚健雅教授和在美国任教的单杰教授一起组织了这次国际地球空间信息研讨会,借这个机会,他们要为我办一个生日晚会,我应当用什么来答谢大家呢?专业论文和著作自有出处可查,想来想去,决定把我几十年来关于学科与科学发展、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及产业与成果应用这几方面的文章整理和筛选一下,出一本书,供大家参考。这个想法其实是出自于我的德国导师阿克曼教授的一席话。在1985年我回国之前,他谈到了师生关系和事业的传承问题。他说:“我作为导师,在许多科研细节上都不如我的学生们,他们钻研得很深。但是,从把握学科方向上,也许我要比他们经历得多一些,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所以我还可以指导他们。再过几年,他们都起来了,我就退休,把担子交给他们,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如此一来,就有了出版《不停歇的思索》这本书的想法。人们在世界上要成就一番事业,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不仅要低头走路,更要抬头看路;不仅要勤勤恳恳地工作,更要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悟出人生的价值。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两院院士李德仁的文集。全书共三编。第一编精选其在测绘学科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反映了其在测绘科研领域高瞻远瞩的独特视野。第二编精选其在教育领域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文章,反映了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高等教育方面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第三编精选其在产业与成果应用方面的文章,反映了其在推广科技成果应用和对测绘产业发展方面所做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本书对测绘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测绘行业的从业人员及科研工作者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

李德仁,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祖籍江苏镇江丹徒,1939年生于泰县溱潼镇。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武汉测绘学院毕业,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得苏黎世理工大学名誉博士。198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利评议组成员,国家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中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图形图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顾问,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亚洲GIS协会创会会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三、六届专业委员会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50多所大学顾问或名誉教授。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研究,曾提出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处理测量误差,“解决了测量学一个百年未的问题”,30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德国“汉莎航空测量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截止目前,共发表论文620多篇,出版专著1 0部、译著1部,主编著作7部:独自与合作培养博士后10多名、培养硕士生80多名、博士生108名。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学科与科学研究 论天地一体化的大测绘——地球空间信息学 多学科交叉中的大测绘科学 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 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与展望 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的空间信息服务 影像传感器的进展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 论自动化和智能化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  中国对地观测卫星及其应用 抓好地球空间信息的数据源——大力发展我国的高分辨率卫星对地观测事业 浅论21世纪遥感与GIS的发展 关于地理信息理论的若干思考 对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的思考 从数字地图到空间信息网格——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理论思考 空间信息语义网格 论地图数据库合并技术 论空间信息多级格网及其典型应用 论地球空间信息服务技术的发展 论地理信息学的形成及其在跨世纪中的发展 3S集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 论广义空间信息网格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 信息高速公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与数字地球 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机遇 数码城市:概念、技术支撑和典型应用 论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理论与方法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第二编 教育与人才培养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最优化的道路 试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 论我国学制的改革 论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展我国GIS高等教育的思考 测绘成人高等教育的跨世纪发展 努力使武汉大学成为培养精英和大师的摇篮——研究生教育之我见 团结奋斗,不断攀登,创世界一流学科 关于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几点思考 老师教我做人和做学问 治学与创新 当校长的思维 科学有险阻只要肯登攀——在武汉大学党员先进性教育大会上的报告 科学没有终点,只有起点——访两院院士李德仁教授 为了科学的纯洁——李德仁院士的“脱钩理论” 中小学减负必须从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抓起——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几点感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21世纪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展望 产生浮躁现象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高考状元入名门,喜哉?忧哉? 推进湖北教育信息化,建立湖北虚拟教育网系统 以学科建设为中心,技术创新为动力,提高我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水平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综合性大学与大学教育的综合性 如何培养一流博士生第三编 产业与成果应用附录 李德仁传略

章节摘录

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当今社会已是信息化社会,在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推动下,国际上测绘的发展正在经历一场以地图生产为主转向以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主的重大变革。我国测绘也不例外,虽然已实现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的整体转化,但主要还是在生产技术层面上实现了这个转化,还不能说在信息服务功能及其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上也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化。因此,我国测绘当前也仍然面临着由按照一定的规范以测绘产品生产为主,向按照各行各业特色需求为导向的以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主的战略转变,这是促成测绘进入地理信息服务阵地的重大变革。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当前测绘事业发展和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热点问题,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相一致,信息化测绘主要是体现在技术和服务上。因此,信息化测绘的内涵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探讨和研究。一、信息化测绘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不同的是,数据库系统仅仅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为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而信息系统可为支持决策和控制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分配。从这句话我们很容易看出,信息系统就是一个能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系统。从概念上来看,信息化测绘系统首先也是个信息系统,因此也是个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系统,是现代测绘经多学科交叉、融合后发展形成的,它能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更新、智能化处理和一体化管理、网络化生产与分发服务,实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融合、增值服务,使测绘信息与技术产品社会化,为社会提供多尺度、多形式的服务。信息化测绘的支撑技术主要包括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卫星重力探测技术、卫星测高、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航天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实时地回答何时、何地、何目标、发生了何种变化,并且把这些时空信息随时随地提供给每一个人,服务于每一件事,传达到每一个有需求的地方。


编辑推荐

《不停歇的思索李德仁院士文集》对测绘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测绘行业的从业人员及科研工作者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不停歇的思索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很不错的 我拜读后觉得该书不仅讲了做学问也讲了做人 做事的一些道理 很受启发


很厚的一本书。看封面都觉得该是很严肃的内容。。
给男朋友看的。。


网购处女作,支持一下!


但是书比较破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