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
2010-3
武汉大学
曹建国
298
无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是2003年年底立项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03JZD0010)基本成果的一部分。1925年,王国维先生敏锐地提出:“今日之时代,可谓之发见时代,自来未有能比者也。”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先秦楚国故地,今湖北、河南、湖南省境,出土了大量战国时代的竹简,为这一论断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发现的这类简册,有30多批、10万字以上。其中如荆门包山简、江陵望山简、随州曾侯乙简、信阳长台阗简、新蔡葛陵简,有墓主生前卜筮方面的记录和阗于丧葬的记录;包山简的大部分和江陵砖瓦厂370号墓竹简是司法、行政文书;信阳长台阗简的一部分、荆门郭店简、江陵九店简、上海博物馆购藏竹书以及新近披露的清华大学购藏竹书,则是各种珍贵的思想文化和数术方面的典籍。对这些简册的整理和研究,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在中国古代出土文献遣门学问中,开辟出一个生机勃勃、前景宽阔的新领域。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04-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楚简与先秦《本书运用古文字学知识和简牍学知识,注意各批资料之间的相互补充与印证,系统、全面、准确地记录、解读简册中以文字为主的各种信息。在收集、总结已有成果、分析资料、推进认识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诗》学研究
序言绪论 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 第一节 出土《诗》学简帛材料概述 第二节 出土《诗》学简帛材料研究综述第一章 《孔子诗论》文字校释与简序编联 第一节 《孔子诗论》文字校理 第二节 上博《孔子诗论》简的编联第二章 孔子舆《孔子诗论》 第一节 孔子论《诗》与上博《诗论》简之比较 第二节 孔子论“智”与上博《孔子诗论》简以“智”论诗 第三节 孔子的时命观与上博《孔子诗论兔爰》之评 第四节 上博《孔子诗论》简与孔子《诗》学思想的新阐释第三章 子游学派与《孔子诗论》关系考论 第一节 文献中所见于游及子游思想 第二节 子游与出土简帛文献 第三节 子游与上博简《孔子诗论》第四章 《孔子诗论》论诗舆汉代《诗》学比较 第一节 《诗论,总论》与《诗大序》的比较 第二节 《孔子诗论》论诗与汉儒论《诗》比较 第三节 结语第五章 上博四逸诗《多薪》、《交交鸣*》考论 第一节 《交交呜*》考释 第二节 《多薪》考释 第三节 逸诗与楚文化 第四节 逸诗与《诗》第六章 从出土楚简看“诗言志”命题在先秦的发展 第一节 论“蔽志” 第二节 论“《诗》所以会古今之志” 第三节 论“诗亡隐志” 第四节 论物与志第七章 先秦《诗》本舆今传《诗》本关系考论 第一节 先秦《诗》本与今传《诗》本的差异 第二节 “孔子删诗”说的再检讨 第三节 论今本《诗经》编定于汉初附录 阐释的立场与意义的生成——谈竹书《性情论》与《诗论》的关系参考文献后记
《逸诗》共两苜,整理看将之命名为《交交暍鹭》和《多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将之称为“逸诗”,乃是继承传统的说法,所谓的“逸”乃是对今本《诗经》之外诗的一种称呼。但实际上,上博四中遣两首诗完全应该是地道的楚诗。我们可以说它们受到遇《诗经》的影响,但却不能说它们是《诗经》的“逸篇”。我们或许可以结合石鼓文来讨论战国时期诗的创作,尤其是《诗经》的流布对当时诗歌创作的影响。以上我们对近些年出土的且已经发布的简帛资料作了大致描述,这些材料粗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先秦《诗经》研究直接相关的材料,如《孔子诗论》等;另一类则是记载七十子及其后学学术思想的文献。有些出土文献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孔子后学学术活动的认识,更复活了一大批传世文献。过去由于受到古思潮的影响,人们认为《礼记》等是汉人作品,《孔子家语》是王肃的伪作,研究孔子及其后学,除了《论语》,便是《孟》、《荀》,而不及其它。不断出现的简帛,使得我们有了修正我们认识的机会。现在我们知道,不仅《礼记》是先秦儒家的作品,《孔子家语》、《孔丛子》等也有先秦旧籍的成分,《韩诗外传》、《说苑》等书也多是先秦散语的辑录。传世旧籍的重新发现。
这本小书是在我博士论文一部分的基础上修改而成。2001年,我考取复旦大学。蒙蒋凡师不弃,得以忝列门墙,执弟子礼而问学。先生融通经史,识见卓绝,举凡历代各体之文学,无所不治,而尤长于诗文批评。而让人尤其感佩者,乃先生苦中求乐之治学精神。先生书房乃是用阳台改装而成,先生名之曰“半万斋”,意为藏书五千,工资半万也。然斋中除藏书外,总有一琴架,架上置谱。每每我们到先生家上课,兴之所至,先生常即兴表演一曲。而每星期二,先生到学校给我们上课,总是随身携带二胡或竹笛。午饭后,先生或拉二胡,或吹笛,怡然自得其乐。有时会和他的弟子中善吹箫的蔡静平师兄合奏,先生戏称之曰“笑傲江湖”。而我想,这“笑傲江湖”大概便是先生达观淡定之人生态度吧。博一下学期,先生问起我的博士论文选题,我便说准备做汉代《诗》学。先生凭借他对汉代文学的熟悉,以及对学界研究状况的了解,认为做汉代《诗经》学难以再出新,建议我结合出土文献研究先秦《诗》学。克服了初始的畏难情绪之后,我便开始搜集遣方面的材料。按照与先生商定的方案,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论青铜器与《诗》,一部分是论楚简与《诗》。阗于青铜器与《诗》我写了两章,一是编钟与《诗》的四言构髓之间的关系,一是青铜嘏词与《诗》篇断代。而关于楚简与《诗》我主要写当时上海博物馆藏刚刚公布的《孔子诗论》简与《诗》的关系。记得2002年初,上博楚简第一册出版不久,其价格不菲。囊中羞涩的我无力购买,便连续几次到国权路的鹿呜书店,抄写《孔子诗论》的简文,然后开始认真研读。
《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03JZD0010)成果。
无
还可以吧,没办法,中国只有楚简多
读后学到很多,作者下了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