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语文

王显槐,王晓霞 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显槐,王晓霞 编  

页数:

360  

前言

  “大学语文”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针对文理科各个专业的具有通识性质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大学语文”在高校开设已有近百年历史。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之初着手中国教育改造时就提出“融通文理”的主张。1919年北大实行废科设系。规定本科的学习必须“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之某种;习理科者,不可不兼习文科之某种”。重视文理的沟通,成为那代北大人的共识。20世纪中国最早几代的知识分子,如鲁迅、郭沫若、夏衍、竺可桢、梁思成、华罗庚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这样的“通”。西南联大中文系开设的“大一国文”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全校性必修课。西南联大所培养的许多一流人才,如杨振宁、邓稼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通过这门课接受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传统的熏陶,对他们的学术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学语文”通过文、史、哲经典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领大学生走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古代最出色的哲学、史学、文学巨匠,与现代最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从而使大学生透过美的语言受到潜移默化的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变得精神更自由而开阔,理想更远大而崇高,心灵更美好而圣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院系调整,过分强调专业分化,使大学专科化、实用化,削弱了大学里的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课程随即不再开设,并从此中断了三十年,人文教育几乎成为一片荒漠,也造成文理科学生知识彼此隔绝的状态。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人们在思考大学教育改革时注意到了文理科在大学里的基础地位和文理融通的必要性,以及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全国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逐年增加,“大学语文”逐渐被全国各大学列为了一门全校性的必修课,2004年全国大学语文学会将大学语文定位为基础课、人文素质教育和综合人文性课程已成共识。但是,由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大学语文并没有得到期待的改观,在有的高校还被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虽然在国际上汉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大学语文”在国内却面临边缘化的倾向。

内容概要

  “大学语文”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针对文理科各个专业的具有通识性质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力求体现适用性、时代性和独创性,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现代性。这部《大学语文》力求选取反映民生。表现真挚感情,体现智慧、理性,具有审美价值、民族特色和作家创作个性的作品,以文学体裁为基本框架,清晰地呈现出文学知识的脉络。力求通过对优秀作品、高雅文学的学习欣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和语文知识教育,进而修身养性,陶;台情操,丰富思想内涵,增强文化底蕴,塑造热爱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一定的就业务实的语文能力。

书籍目录

前言上编第1章 记叙文阅读与写作【概述】第1节 写景性记叙文第2节 叙事性记叙文第3节 记人性记叙文第4节 抒情性记叙文第5节 消息与通讯第2章 说明文阅读与写作【概述】第1节 事物性说明文第2节 事理性说明文第3节 科学小品第3章 议论文阅读与写作【概述】第1节 评论类议论文第2节 报告类议论文第3节 学术类议论文第4节 序跋类议论文第5节 杂感类议论文第4章 应用文阅读与写作【概述】第1节 常用应用文第2节 行政公文第3节 机关事务文体第4节 经济商贸文体第5节 广告策划文体第6节 法津法规文体第7节 科技学术文体第8节 申论第5章 口语交际与训练【概述】第1节 朗诵与演讲第2节 交谈与辩论第3节 播音与主持第4节 推销与谈判下编第6章 中国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概述】第1节 先秦两汉诗歌第2节 魏晋南北朝诗歌第3节 唐代诗歌第4节 宋代诗歌一第5节 元明清诗歌第7章 现当代诗歌阅读与鉴赏【概述】第1节 现代诗歌第2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诗歌第3节 新时期诗歌第8章 古代散文阅读与鉴赏【概述】第1节 先秦历史散文第2节 先秦诸子散文第3节 汉魏散文第4节 唐宋散文第5节 元明清散文第9章 现当代散文阅读与鉴赏【概述】第1节 现代散文第2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散文第3节 新时期散文第10章 古代小说阅读与鉴赏【概述】第1节 魏晋小说第2节 唐宋小说第3节 明清小说第11章 现当代小说阅读与鉴赏【概述】第1节 现代小说第2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小说第3节 新时期小说第12章 古代戏曲阅读与鉴赏【概述】第1节 元杂剧第2节 明清传奇第13章 现当代戏剧阅读与鉴赏【概述】第1节 现代戏剧第2节 新中国成立时期戏剧第3节 新时期戏剧第14章 外国文学阅读与鉴赏【概述】第1节 诗歌选读第2节 小说选读第3节 戏剧选读附录 中国古代文化简介后记

章节摘录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时候,在一年一度的广大高校毕业生即将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各条战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报国理想的时候,中央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出台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西部工作的优惠政策。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心。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团中央、全国学联向全国各高等院校学生倡议:面向基层,面向西部,锻炼成才,建功立业。  同学们,青年朋友们,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才匮乏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创业是促进这些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基层、西部需要大学生用艰苦努力去改变面貌。几年来,党和政府为推动基层、西部发展,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所以今天的基层、今天的西部,是一片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沃土,是大学生接受锻炼、增长才干、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青春选择,机遇难得。希望青年朋友们选择基层西部作为自己人生事业的起点。  同学们、青年朋友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殷切希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是青年学生全面成才的必由之路。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许多扎根基层、拼搏奉献的当代青年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只有这样的青春才是永恒的青春,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无悔的人生。  同学们、青年朋友们,今天,“五四”先辈的火炬已经传递到大家的手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去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壮丽的青春乐章!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语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