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竹林七贤

刘强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

刘强  

页数:

245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部书的主人公,是魏晋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文人群体——“竹林七贤 ”。 “魏晋”这两个字,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就历史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钮,礼崩乐坏,伦常失序,群雄并起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致使神州板荡,生灵涂炭。一句话,天下 大乱,且乱得不能再乱! 就文化言,魏晋是个花园:思想自由,价值多元,个性张扬,文艺勃兴 ,上可与先秦相媲美,下则为盛唐开先河,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一句话, 美不胜收,怎一个美字了得! 魏晋,就好比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三峡”:一则是,地势诡谲,险象环 生,逼仄_处,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则是,峰回路转,移步换景,开豁时. 无限风光在险峰! 魏晋,有说不尽的金戈铁马,英雄无悔;魏晋,更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 .名士风流。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建立曹魏政权,历时45年,先后有五位皇 帝在位。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自立,建立西晋王朝,历时52年,共有四位皇 帝临朝。 公元316年,经过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西晋王朝灭于匈奴之手。次年 ,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是为东晋。东晋偏安江南,历时104年,皇 帝走马灯般换了十一位,一辈不如一辈。 公元420年,刘裕逼迫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逊位,自称尊号,建立刘 宋王朝,南朝170余年的历史由此展开。 无巧不巧,自曹丕建魏,至刘裕称帝,魏晋这段历史,正好跨越二百年 ! 这二百年,“合久必分”的历史大戏演了两场:一场是大一统的汉分裂 为三国,一场是统一了三国的晋,再度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所灭,由此造成 了长达270余年的南北大分裂,直到隋文帝杨坚出来收拾残局,一统江山。 分合之间,各路豪杰,龙争虎斗,英雄、枭雄、奸雄,层出不穷。正应了一 句话——“乱世出英雄”。 不幸之中的万幸,这二百年,却是思想、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儒家 经学式微,道家思想抬头,神仙道教方兴未艾,佛教东渐,落地生根,玄学 风靡,尽态极妍,伴随着“人的觉醒”,“文的自觉”亦如影随形,文学、 音乐、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样式,无不达到空前的繁荣与成 熟,大师巨匠,络绎不绝,精品杰构,光耀古今。这也应了一句话——“国 家不幸诗家幸”。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 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 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论(世说新语) 和晋人的美》)诚哉斯言! 总之,这是一个充满色彩、悖论、冲突和悬念的时代。 这个时代,英雄辈出,武功赫赫,《英雄谱》中人物多。 这个时代,名士纷纭,佳言如屑,《名士传》里风光好。 这本小书的主人公竹林七贤,就诞生于这个波诡云谲的时代。 他们不仅生存于、活动于这个时代,他们更影响了,甚至改变了这个时 代。以至于后人说起“魏晋风度”、“名士风流”时,“竹林七贤”总是作 为一面旗帜被高举,一种精神被弘扬,一个神话被膜拜。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他们不是“大英雄”,而偏“ 能本色”。本色而兼风流,当然是真本色,大风流。 这七个人,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乃至中国人的心灵, 都产生过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影响,自上而下,从古到今,文人墨客之诗 文,名山秀水之遗迹,街谈巷议,道听途说,青史定论,黎庶口碑,无不斑 斑可考,在在可见。 他们身上,几乎集中了中国古代读书人立身处世的所有选择。他们或仕 ,或隐,或仕隐双修,亦官亦隐;或智,或愚,或愚智相济,大智若愚;或 语,或默,或语默并存,皮里阳秋;或嗔,或怒,或不嗔不怒,喜愠不形于 色;或好,或恶,既能善善恶恶,爱憎分明,又能好恶不争于怀,口不臧否 人物。他们矛盾着,痛苦着,纠结着,挣扎着,反抗着,他们不得不做着人 生的各种试验,只希望在乱世中活出一份人的尊严。 他们身上,还凝聚着中国古人逍遥自适的精神,诗意栖居的理想,田园 牧歌式的生存体验,以及形而上的超越气质。他们纵情山水,亲近自然,热 爱艺术,崇尚审美,鄙薄权贵,向往自由。他们是喝酒的健儿,清谈的名嘴 ,诗文的行家,弹琴的里手。他们的萍聚,是一道人生盛宴,一段文艺华章 ,彰显的是一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的星散,则是一场乱世 悲剧,一曲红尘哀歌,演绎出了一系列人生大主题、存在大拷问:权位的丑 恶,功业的虚无,生命的荒凉,自由的无价,真情的不朽……一曲终了,黯 然销魂! 竹林七贤,几乎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面镜子。 从某种程度上说,走近了他们,也就走近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 了解了他们,差不多也就了解了专制制度下的古代中国人。 他们有真性情,因而有佳故事。 他们的性情千姿百态,引人入胜;他们的故事扑朔迷离,深入人心。 而且,还有一个天大的巧合常常不为人所注意—— 公元205年,竹林七贤的“老大哥”山涛出生。 公元305年,竹林七贤的“小老弟”王戎去世。 这七个人,从横空出世到黯然终结,前后跨度,不多不少,正好一百年 ! 一百年啊,多少人来,多少人去?繁华,憔悴,萎,靡,凋零。循环往 复,周’而复始。梨花带雨,落英缤纷。 一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真风流,雨打风吹总不去。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是谁,在冥冥之中规划着这一百年,操纵着这一百年? 是上帝?还是历史老人?是时间?还是命运? 七个人,一百年,历史和文化推陈出新,士风和文风为之一变。其中, 到底有何玄机?谜底,究竟藏在哪里?

内容概要

这部书的主人公,是魏晋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文人群体——“竹林七贤”。 “魏晋”这两个字,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就历史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钮,礼崩乐坏,伦常失序,群雄并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致使神州板荡,生灵涂炭。一句话,天下大乱,且乱得不能再乱! 就文化言,魏晋是个花园:思想自由,价值多元,个性张扬,文艺勃兴,上可与先秦相媲美,下则为盛唐开先河,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一句话,美不胜收,怎一个美字了得! 魏晋,就好比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三峡”:一则是,地势诡谲,险象环生,逼仄处,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则是,峰回路转,移步换景,开豁时,无限风光在险峰!  魏晋,有说不尽的金戈铁马,英雄无悔;魏晋,更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名士风流。

作者简介

刘强,笔名留白,1970年生于河南正阳。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长期从事《世说新语》和魏晋风度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著有:《世说新语会评》(风凰出版社),《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译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今月曾经照古人:古诗今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种风流吾最爱:世说新语今读》(人物篇、典故风俗篇两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随笔杂文集《有刺的书囊》(中国青年出版社)等。2010年l0月,在《百家讲坛》开讲《竹林七贤》。

书籍目录

引言七个人的一百年(代序)第一章 七贤之谜 请君猜谜 人数之谜 传播之谜 地点之谜 聚散之谜第二章 曹马之争 曹叡托孤 司马懿其人 临终遗言 裙带关系第三章 急流勇退 夜半弃官 小族快人 愿许三公 坐山观虎斗 初涉仕途 三十六计走为上第四章 绝代双骄 契若金兰 沉默是金 一代天骄 隔墙有目 ……第五章 竹林盛宴第六章 高平陵之变第七章 请君入彀第八章 黑云压城第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十章 冰火两重天第十一章 司马昭之心第十二章 真假绝交第十三章 广陵绝唱第十四章 曲终人不散尾声 千古流芳附录

章节摘录

向秀和山涛是同乡,都是河内怀县人,估计在山涛担任河内郡功曹的时候,就认识了年轻的向秀。后来山涛把向秀介绍给嵇康、阮籍,于是加入竹林之游。在七贤中,向秀和嵇康的年龄相仿,关系也最好。向秀可以说是嵇康的死党。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为了和嵇康常见面,他竟然把家搬到了山阳,和嵇康住得很近。这足以说明嵇康的人格魅力有多强。当时,还有一个东平的名士,叫吕安。他和嵇康、向秀的关系也很好。由于性情相投,他也搬到山阳来隐居了。于是在竹林之游中,形成了一个“铁三角”关系。向秀有的时候和吕安一起种菜灌园,白食其力。有时候又和嵇康一起锻铁,不亦乐乎。山阳这个地方是产煤的,冶铁业很发达。根据文献的记载,嵇康和向秀打铁的动力是靠水力发动的,而且两个人分工合作。嵇康扬锤打铁,向秀负责拉风箱,配合默契。两人制作的铁器,有农具,也有日常用品。据说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一把拐杖,就是嵇康的作品。灌园、打铁之外,向秀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读书。向秀喜欢钻研学问,尤其喜欢《庄子》。有一次,他对嵇康和吕安说,他想为《庄子》一书做注释。两人一听都不以为然,劝他不要干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向秀不听,坚持不懈地注《庄子》,终于大功告成。他把完成的《庄子注》交给嵇康、吕安。二人读过之后,叹为观止,惊呼:“庄生不死矣!”这部著作后来虽然没有全本流传,但向秀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却是相当重要的。以上,我们把竹林七贤的另外四位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有一点必须交代,就是这七个人物并不是总在一起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都经常变动。平时三三两两各自活动,偶尔才呼朋引伴,把臂人林。客观地说,七贤如数到齐的可能性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第二是痴名。痴,也可以理解为怪、狂、傲。这是阮籍性格上最为显著的特征。用现在的话说,阮籍很另类,很酷。《晋书·阮籍传》载:“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说阮籍容貌瑰整秀杰,志向宏大,气魄豪放。他的性格桀骜不驯,一切都由着性子来,不愿受世俗的束缚和羁绊。喜怒不形于色,就是深藏不露,无论喜悦还是愤怒,脸上一概看不出来。阮籍平常的生活很随性,要么把自己关在家里做“宅男”,什么都不干,一天到晚就是看书,一看就是好几个月;要么就是出去做“驴友”,游山玩水,一连几天不回家。兴之所至,常常忘记了形骸躯体的存在,真是不折不扣的得意忘形。因为这些原因,阮籍给人留下一个“痴”的印象。而痴气,并不是呆气、傻气,而是一种不同流俗的狂狷之气、不平之气,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有个故事说,阮籍17岁的时候,有一次随他的叔父到东郡。东郡的治所在今天河南的濮阳,离阮籍的老家陈留郡不远,而陈留郡和东郡都是兖州刺史部的辖区。当时的兖州刺史名叫王昶(chang),是个很有权势名气的人物,曾做过曹丕的幕僚,可能和阮籍的父亲阮瑀有旧。他听说阮籍有才,便请他来相见。可是没想到,阮籍见到王昶,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王昶被他弄得没脾气,认为这个少年深不可测。


编辑推荐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唯有真性情,才有佳故事,《竹林七贤》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七个人的一百年:快活的真相赴死的谜底。《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竹林七贤 PDF格式下载



今天读完刘强的《竹林七贤》,很喜欢其中的嵇康和山涛二人,关于嵇康的故事最早是在余秋雨的文章《永远的绝响》中读到嵇康赴死的感天泣地,当时对嵇康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也只记住了袁孝尼、松登、司马昭等人,对其中的原委并不甚了解,读了刘强的书对竹林七贤有了更多的了解,第一感觉是刘强讲七人的故事比较中肯也比较客观,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有情有欲的活生生的七个人,不是高大全的形象,我很喜欢。读来他们虽生在魏晋时代,与我相隔千年之远,但又感觉他们就像我的师长朋友近在身边,我因他们的喜而喜,我因他们的忧而忧,我也如追星少男少女情愿做嵇康的铁杆粉丝。
书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嵇康和向秀在柳树下锻铁的情景,如嵇康、阮籍、山涛契若金兰,山涛妻子隔墙偷窥嵇阮二人的情景;如阮籍大醉六十天拒绝司马昭招募授官的情景,如三千太学生集体请愿,嵇康从容赴死的情景等等,都让人回味思考。
千年长河中,人们说到嵇康,会想到广陵绝唱,会扼腕叹息,会愤恨司马昭的发指罪行,嵇康代表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刘强笔下的嵇康既有太学导师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一面,也有作为父亲的护犊情深,既有名士恃才傲物刚正不阿的一面,也有临刑赴死恐惧从容矛盾冲突的一面,总之是多面的立体的。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了苏轼,在看《康震平苏东坡》时,我不理解像苏轼那样的文人,面对被贬黄州儋州,还是要在仕途上苦苦追寻,不忍舍弃,当时很纳闷,请教吾师,她说人性复杂,三言两语不能说尽,为生存,也为心中不曾磨灭的理想,坚守本身就意味着天堂地狱的轮转。今读嵇康归隐三年躲避司马师招募,面对司马昭宁可玉碎也不为瓦全的从容感动的热泪盈眶。虽时代不同环境不一,一个是心虚好杀的独裁者司马昭,一个是胆小无能气数将尽的宋徽宗,我更多会为嵇康鞠躬膜拜。公元262年嵇康只有39岁 ,死的太匆忙!造化弄人,20年后,嵇康的儿子嵇绍也三十一点为白痴皇帝司马衷献出宝贵生命时,又岂是一个疑惑惋惜了得。
读史,让我成熟,让我内心的柔软处重新敏感了起来。感动、反思、疑问、纠结、豁然开朗,五味杂成搅在一起,唤醒的不仅是味蕾,更是有些疲沓得内心。

2001年6月7日于润心斋 (原创)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几千年长河中的四个思想大爆发时期之一,是创造力大解放,哲学、美学、文学大发展,人的精神不断从形而下向形而上提升的特殊时期。
魏晋之际,由于思想的发展、佛教的传入、社会的动乱,不少文士都卷入曹魏和司马氏的权力斗争旋涡之中惨遭杀戮,一时腥风血雨弥漫于朝野上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远离纷争、保全自身,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于是便出现了一批名士,他们放浪形骸、任诞不羁,遨游于山水之间,酣饮于林泉之下,或清谈吟咏,或弹琴长啸,以潇洒的风貌显示了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这就是“竹林七贤”——魏晋时期思想、哲学、美学、文学、形而上精神的代表。


《竹林七贤》一书,文笔流畅、文采飞扬、词藻绚丽、章句有致,一展魏晋风度。

作者刘强通过三国魏、晋历史时间顺序的的人物和事件的娓娓道来,描述了“竹林七贤”的成形、聚散和不同的人生历程、历史足迹、以及逸闻趣事,展示了“竹林七贤”在那段动荡年代中独特的处世以致出世的人生态度,概括了“竹林七贤”尤其是核心人物嵇康、阮籍、山涛的言论、观点、思想以及文学艺术成就。


书中显示了作者文史渊博、文采斐然、文笔优美、文章生动;书中语言铺张而精炼、生动而活泼、俏皮而庄重、丰富而精悍,是一部很值得阅读和收藏的佳作。


一本好书,将竹林七贤放在魏晋两朝代政治格局演变,曹、司马两家角力的大环境背景下,正是我所喜欢的。


喜欢魏晋南北朝时期 更喜欢魏晋风骨

所以竹林七贤 不能不看~


不光是我爱看,我爱人很少关注历史的她也看,魏晋名士多么潇洒哦啊。


七个人,一百年。看完《竹林七贤》想起一位历史老师的话‘历史就是不断毁三观的东西’开篇的第一章确实很毁三观。可是纵使‘竹林七贤\'是被后人不断加以润色,粉饰而成的,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们因为爱着他们所以才想了解更多关于他们的事迹、


一口气看完的,让人了解竹林七贤的历史却又不枯燥,很喜欢


仿佛在三国魏晋之间转悠了一圈,收获颇多!


历来,我都非常喜欢看CCTV-10的百家讲坛,听听文学大师们对历史的深度剖析,感受历史人物的人生传奇,既可拓展视野,又可品尝不同的文学大餐,何乐而不为呢?《竹林七贤》这本书值得一看!!


09年在网上读了竹林七贤,一口气读完,对贤士们的生活故事,思想、行事、处事有了一些浅显的了解,跟孩子交流过,她也挺喜欢这种闲淡的、倜傥的生活,让她读读吧,这里也有很多故事与典故,对她的将来肯定是有帮助的,无论是学习考试生活与人的交流等方面。


嵇康的高洁 阮籍的狂狷 山涛的忠厚 刘伶的嗜酒 向秀的好学 阮咸的放达 王戎的多变 他们自适 独立 隐逸 率性 纯然 豁达 重情 竹林七贤犹如空谷幽兰 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洗礼 气度高雅的魅力品格依旧璀璨夺目 让人敬仰 喜爱


对了解竹林七贤有帮助,更深刻点较好


很细、很通俗的写了竹林七贤的由来,通过他们的背景、特征、性格明白了他们在当时的决定,这种选择学生存过程中的另一种学习。


最近对竹林七贤很感兴趣,还不错


喜欢竹林七贤,百家讲坛必买,很好。


《竹林七贤》重心是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阮~ 、刘伶介绍的最少。我一下子就看完了,收获满满!!!特佩服嵇康~特欣赏阮籍~ 推荐大家读一读!


比较科普类的,初步的了解竹林七贤


了解竹林七贤的最好的读本。


喜欢竹林七贤的朋友值得一读的不错书籍。


一直都喜欢竹林七贤,零零星星看了一些有关文献。这本书很系统的介绍了竹林七贤的背景、生世、成就以及影响,语言通俗,娓娓道来,很吸引人。


讲的非常好,放佛把我带进了那个竹林


学生看的。增加历史知识很好。


这是一本好书,且是正版的!还附光碟!在这本书里可了解到很多历史知识!


了解历史必须滴


非常喜欢,喜爱历史的朋友值得一买


他们生活在乱世 不易啊


还没有读完,一直期待的书。


不错,内容比较吸引人,看完后觉得长了不少见识


在百家讲坛看过了,买本书没事翻翻,好开心啊!闲来无事读一本好书何其快哉!


毕竞是百家讲坛的作品,书本质量也很不错,还送DVD。可惜只有一部分,看来还要另外再去买其他的DVD来看。


适合打发时间时看


大师的书,看着就喜欢,文笔亲切朴实,象一位老者向你娓娓道来他那不平凡的人生。


书还没看、就是觉得有点亏…买书货到了之后那本书价就直直大降价!…好伤心…


帮爸爸买的,书的内容和质量都挺好的。。。


书不错,附赠的光碟还没看。
老师讲的还是不错的,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虽然原本是为了阮籍来的)


百家讲坛出的书,偶一直都很喜欢,不错,坛坛是好酒!


此系列的书非常不错


反复看了几遍,很有趣,笑中有泪,泪中又笑。


very goog


详略得当,具体形象,十分好看


看百家讲坛就不如读一遍收获大


可惜碟只有第一章的内容,其他要上网查


好 非常满意 ,应该是正品 还没顾上阅读


好书,值得看,当当网速度挺快,书的质量也很好


帮同学买的,好像还不错!!


很喜欢这本书!支持支持!


特别喜欢,质量很好


写的通俗易懂 读后至少从作者的角度帮我们梳理了当时社会的背景 以及这些人物之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会帮助我们更了解这些人和他们的作品。


还有光盘挺不错的


欢康震风格


真的很不错啊和现在工作生活比比看看古人


大学时候文学课听老师讲起过,一直想更多的了解,正好看见就买来了


就是碟子里怎么只有一集的视频??


非常喜欢,正在看


晋人风骨今存乎?


包装好,内容棒


一直想看这本书,终于等到了


读了这本书学到许多


货到的非常及时,质量也跟描述的一致。


本书是购买的第二本,前一本在书店买的,看了很不错送人了,自己留一本随时翻看。


爷爷托我在网上买的,他很喜欢。


专家的评点,很系统很有见地


质量还好,字体清晰,封面也不错。。。。

送货的速度也还好,三天的时间


特好的一本书。


那样的生活,在独夫民贼手里灰飞烟灭,是是时代的悲剧,在重压之下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是奢侈的事,挺不住压力、守不住底线、耐不住寂寞的人生是合时宜的


在百家讲坛上收看了此节目,还觉得不过瘾,所以有着网上购买此书,不仅阅读,还为收藏!


挺有意识的


最爱嵇康


质量很好,语言通俗易懂,略感幽默,既可增长知识,又可增添文学功底


帮外公买的,外公很喜欢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于是感觉所有讲竹林七贤的书都有荡气回肠的感觉,这本感觉讲曹马之争的部分略多。。。。但是还是很好看


不错不错,可以弥补对于这段历史的空缺。


对了解这段历史很有帮助,视野比较开阔,但感觉具体人的事例偏少。


包装得很好,还附带光盘,我十分满意!


百家讲坛听过后就一直想拥有这本书


质量非常好,印刷很精美!


从当时的背景来分析竹林七贤,有看头


只要是想了解那一时期的人物。


百家讲坛的书,一如既往的好


喜欢嵇康 喜欢魏晋文人的释放情怀回归自己的那份洒脱 自在


百家讲坛的,很喜欢,买回来珍藏先!!!


《竹林七贤》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该书是刘强老师依据在百家讲坛所讲《竹林七贤》润色整理而成,把书和视频结合起来看,更享受!作者刘强老师风度雅儒,卓尔不群,颇有魏晋之风。刘强老师把嵇康、阮籍、吕安解读的生动感人,可谓他们的千古知音!


百家讲坛讲过的,呵呵,买书来细细品读。


女儿喜欢,值得一读!


多了解历史是好的。。。


光盘里面未讲完七贤,所以,很纠结。


还不错,喜欢竹林七贤才买的,不过光盘只有百家讲坛的第一集,太少了。书的内容和百家讲坛的内容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就是,你可以随时随地的品味历史,不会一听就过,有些章节可以细细品味,与人分享。快递一直很好,就是一两张书页有点破损。


个人很喜欢这段时期,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回来就买了是暑假的时候买的,貌似现在涨价了。。。无理由大爱嵇康啊~~~


书中详细列举了七贤的政治背景,也详细讲了动荡的时代带给每个人的悲剧。书中着重讲了为首的山涛,阮籍,嵇康。其它几个阮咸还提的多些。其实别的几个也不太值得一提,都是三位首脑的附庸。看到阮籍驾车无路可行时痛苦的地方心里非常难受。全书内容略浅。妇孺皆能懂。了解一下七贤算是不错的读物。再深处研究,这本小本显然不能满足。准备买本阮籍的评传。


开卷有益,书质量不错,内容翔实,深度略差


书不错,就是发货不太快


了解七贤吗


借来的评论,学习别人的长处,充实自己


竹林七贤们的故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