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联合舰队

刘怡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怡  

页数:

47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经典战史回眸·旧日本海军发展三部曲”丛书之一,由刘怡编著。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大获成功,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送进海底。一时间,日本海军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似乎完全平定太平洋地区就在指顾之间。但好景不长,1942年6月爆发的中途岛大海战中,由于指挥失误,联合舰队被击沉四艘主力航母,争当太平洋霸主的美梦顿时化为泡影。接下来,日军为了抵挡盟军的大反攻,围绕着太平洋上一个个荒凉而又生死攸关的小岛,在海洋、在天空,与盟军展开殊死的决斗:所罗门海战、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大海战……这些世界海战史上的经典一幕幕登场,但结局总是以日军的惨败而告终。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细腻的笔触,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联合舰队作为其主角之一的人类历史上最大海战的全过程。

书籍目录

奇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不沉战舰”败北记
——1941年马来海战
从瓜哇海到印度洋
——联合舰队的奔袭作战
“再见,帝国”
——从珊瑚海走向中途岛
熔炉瓜达尔卡纳尔
——所罗门群岛争夺战(一)
宿命铁底湾
——所罗门群岛争夺战(二)
决胜拉包尔
——所罗门群岛争夺战(三)
马里亚纳猎火鸡
——1944年马里亚纳海空战
“盖世无双的海战”
——1944年,莱特湾
神风落日
——日本帝国海军的末日

章节摘录

  二、攀登新高山1208 暗战要成功地将Z计划付诸实施,除了仰仗飞行队的出色表现外,必要的情报搜集也十分重要。这些情报包括瓦胡岛美军对空、对海防御设施的配置,海陆兵力的分布,夏威夷美军飞机、舰船的种类、数量及其停放和驻泊位置,美军在平时和节假日的活动规律,以及北太平洋航线的海情。特别是:作为攻击目标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是否确实停泊在珍珠港?整个 1941年,日本都在通过驻美国的外交官员广泛搜集有关珍珠港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情报,还通过收听夏威夷美国电台的广播得到了一些信息,但这些情报对军事进攻的意义比较有限。对联合舰队而言,最有效的办法无疑是派出海军军官,亲自前往驻檀香山的第一线侦察。  1941年3月27日上午,日本邮船会社(NYK)所属的豪华邮轮“新田丸” 号缓缓靠上了檀香山码头,船舷边倚靠着一位中等个头的年轻人。此公体形匀称,神情从容,只有左手那短了一截的食指显示出他过去不俗的经历——的确,虽然这位年轻人的公开身份是日本驻檀香山领事馆新任书记官“森村正”,实际上却是军令部第一部第五课(负责对美情报)的吉川猛夫预备役少尉。“森村书记官”到任后并不视事,而是每天身穿绿色西裤和夏威夷衫,头戴插着羽毛的夏威夷帽,乘着出租车四处游玩。就在这种别有用心的“出游”中,他陆续查看了美国太平洋舰队驻泊地珍珠港以及瓦胡岛上的希凯姆机场等军事要地,细致地把每天停泊在港内的舰船类型、数量等用符号记录下来。后来,喜多长雄总领事把他介绍到一家名为“春潮楼”、由当地日侨开设的酒馆,吉川便整天泡在这里,一边和艺妓狂饮调笑,一边细致地打量着窗外珍珠港内停泊着的美军舰艇。  1941年8月起,由于日美关系恶化,吉川的工作开始日渐繁忙。他时而身着农民的衣服,藏在甘蔗地里偷窥附近的军事基地;时而又伪装成垂钓者,在海军停泊场旁边徘徊。就是晚上也闲不下来,因为有闲的美国水兵最爱在这个时候出去泡吧,那里会有许多宝贵的情报,吉川猛夫就在拉家常的对话中一点一点费劲地把情报“挤”出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从不使用望远镜,也不带地图,全凭脑子记忆各种信息和地形,晚上回到办公室才留下记录。这些情报通过日本领事馆的发报机和当地民间广播电台,以暗语的方式源源不断流向东京。  进入秋天,吉川向东京的报告频率由每周一次变为每三天一次。10月23日,一艘日本邮轮驶进了檀香山港,带来了化装成轮船办事员的第五课课员中岛凑少佐。中岛给吉川带来了一份包含97个问题的问卷,其中包括珍珠港内停泊舰船的总数、类型、位置,战列舰和航母的动向,停泊舰艇最多的时间,巡逻机,夏威夷航空基地和常驻兵力,防雷网和防潜网的安装状况等。当天晚上,吉川根据过去7个月费尽心血搜集的情报资料,用了一个通宵对97个问题作出了答复。第二天早上,当这份答卷经喜多转交给中岛时,珍珠港的命运已经确定了。  12月2日,作为对空袭珍珠港行动的掩护之一,大型邮轮“龙田丸”号以“第二次撤侨船”的名义开出了横滨,驶向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148名乘客中有35名外国人,其中包括挪威驻日代办康斯塔的夫人和智利记者布拉内特等一行4人。《朝日新闻》对该船的行动日程大肆渲染,竭力营造“日美亲善”、和平谈判正进展顺利的假象(战争爆发当天,接到东京电令的“龙田丸”号船员以事先准备好的手枪控制住船上的西方乘客,全船顺利返回横滨)。12月5至6日,军令部又派出横须贺海军水雷学校的实习士官和横须贺海兵团的学员,头戴标有“大日本帝国海军”帽箍的军帽,参拜了明治神宫和靖国神社,随后到《朝日新闻》总社拜访。  这些假水兵还在白天大模大样地出现在热闹的东京银座街头,引起行人的注目和议论。  次日,《朝日新闻》晚报以“三千海军勇士来社参观”为题对此事作了专门报导,还刊登了水兵参观报社的大幅照片,成功地掩盖了作战部队已经出发的真相。  日本人的小动作并没有完全瞒住美国人,但华盛顿对联合舰队的进攻意图产生了严重的误判。11月27日,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Harold Rainsford Stark)上将在战争警告中表示:“从日本陆军部队的人员和装备、海军机动部队的组成来看,日军的意图可能是对菲律宾、泰国、克拉地区(马来)或婆罗洲进行陆海军协同远征作战。”只字未提日军攻击珍珠港的可能性。  海军情报处在分析12月1日日本舰船的位置时,仍推断日本航母正在本土。12月2日,金梅尔上将还从自己的参谋那里被告知, “日本决不会对珍珠港实施航母攻击”。此时,在遥远的北太平洋,南云忠一的机动部队已经朝着珍珠港杀气腾腾地扑来 P12-15  ……


编辑推荐

  “经典战史回眸·旧日本海军发展三部曲”丛书中的大量珍贵图片和资料首次在大陆公开出版。刘怡编著的《联合舰队》为其中一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再现了昔日沙场鏖战的惨烈,以及人类为自由、和平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军事史知识和历史教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联合舰队 PDF格式下载



这就是打败北洋水师的联合舰队,可见武器不是决定胜利的主角


联合舰队的强大和覆灭都是因为野心的膨胀。


不错的书,是了解我们近邻日本旧海军一本好书,是军事迷应该收藏的一本书。


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 对日本海军的发展 做了非常细致的概述 有图 有详细的资料 等于是一般日本海军近百年发展的百科全书 如果把 其他两部 菊花与锚 逆天而行 都买齐了 将是一套非常值得收藏的作品 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印刷质量也是非常好的 书本身很厚重 给人非常踏实的感觉


太及时了,正缺少关于日本海军发展史的图书。希望海军书籍出版繁荣,应该大力支持


这最后一本看完了。对太平洋战场有了以个清晰的认识。


印象最深的就是东条能如北条击败北下之敌那样能击败东犯的美国人,感叹于一段宏大叙事竟然就这样在儿戏之中开场了。全书最后两处呼应了开端,一段黑船打开了日本第二次走向现代世界的大门,而那场台风却是并不能成为拯救日本的神风,毕竟历史叙事浩浩汤汤,并非几个牵强比附可以重复。


不错的作品,刘怡的战略分析非常深刻


首先说这本书的印刷和纸张质量,是非常好的,纸张比较白,字迹清晰,图片的质量比较统一。

再说这本书的内容,是很丰满的,而且文字不象某些写历史的书那样——用东拼西凑的内容来填补,结果文字不通顺。这本书的文笔是很好的。


很全,很丰富。


买了这本书,其它的就可以不必买了,看这个就够了


国内少有的好书很好不错


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


很难掌控


书很好! 值得拥有


内容很好 值得收藏 价格也比第一版降了


到货快,印刷不错


好书,知己知彼好书,知己知彼


不错买的是一套书。


仅限喜欢舰船的人


日本联合舰队,从起步到发展,因为惹了美国,结果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输了个干干净净。战败后也被分了个干干净净(所以我很怀疑今年秋季档新剧《南极大陆》里面,木村拓哉看到的那条“宗谷号”怎么没当作战利品接受呢?太破了?炼铁也行啊)。我的心情就好像鲁迅先生看到文化中的雷峰塔倒掉的心情一样——“活该!”

不过转眼想一想,作者的本意就是从历史中找教训,希望引以为鉴。这当然很好。不过我也发现,市面上好像中国海军发展的书籍不多啊。有作家写过《中国海军发展三部曲》,但是那是小说,不是正经历史,自然有虚构成分,这样就让人看了心里很虚。毕竟我们对中国海军的感情是很深的,容不得忽悠。还有很多作者趁着辛亥年,发表一些北洋水师的故事。很好,但是国人耳熟能详啊!清末重建海军、民国海军、新中国海军又是什么样子呢?读者很好奇,无奈资料匮乏。也不见或者不知道官方资料的公布,真的很无奈。否则谁愿意看日本海军啊!


联合舰队由盛而衰的二战历史


旧日本海军的覆灭,绝不是偶然造就的。


其实内容没变,就是重新印刷而已。老版本太贵了,似乎纸张还好,但图片不清楚的还是不清楚,不知道是不是纸张的缘故会那么贵。新版本目前看起来还行,就是不知道时间长了以后那些摄影图片会不会出现网纹不清晰。内容还可以吧。


浏览了一下,还是很好的。


微新无塑封 品相还不错


只是不够完整


书封面刚拿到就很脏,印刷不太好,不过书内容很好


完整的三部曲


印刷真精美啊!值得收藏!很想收集全套的!


三部曲之终卷


一本不错的二战日本海军战史


全新正版速度非常快很喜欢


《联合舰队》是三部曲之一


  第三部不再关注国际政治关系了,完全着重于作战史本身,基本依照时间顺序,前后连贯,避免了前二册中的各章独立造成的重复现象
  
  但不知何因,全文中,从日文资料拷贝过来的痕迹非常明显,遣词造句也日文化。同时,作者显然没有认真整合日方与美方的资料,同一概念有的用日式表达有的用美式(中国常用)表达;另外,在同一段文字中,混用东京时间(当说到日军时)和夏威夷时间或西南太平洋时间(当说到美军时),猛一看,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一描述中公制与英制混用也十分普遍。文字与编辑错误也比前二册稍多。
  
  虽然对战史本身的记叙颇为详尽得当,不失为佳作;但基于以上“不用心”之差错,至少扣除一到二星。


   日本人总是忧虑于日本岛的沉没,这种忧患意识可能是全世界都少有的。这种忧患意识,一方面让日本民族具有了无以伦比的坚韧和执着的精神力量,但同时,也令人不可思议的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极端狭隘的民族性格。
   日本是一个岛国,对海洋的依赖其实更源自于对资源的渴望。极强的民族自恋与极其贫乏的自然资源之间的巨大矛盾,成为日本人在近代发展过程中不可弥合的一个矛盾。所以建设一支海军,一支能解决这一矛盾的海军就是日本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这样一支强大的联合舰队的成败也就成为日本帝国存亡的根本。
  
   日本近代的毁灭既源自于对本国资源矛盾的不切实际的侵略幻想。但更重要的是,日本国家制度的落后。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表面上完成了资本主义改革,但实际上,从政治体制上和思想上,日本人的思维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倒是忠君明义的所谓武士道精神广为流传,甚至成为日本人的精神支柱。但正是这种在日本延续千年的精神毁灭了日本自己。
   在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进程中,日美军事实力的此消彼长其实与日美两国完全不同的民族思想和制度有莫大关系。日本人拿自己的愚昧、非理性同美国的人的绝对理性和科学至上进行赌博,这无异于自杀。
   战争的爆发,日本人打的旗号就是赌博式战争思维,这种不顾国家实力和深陷中日战争泥潭的决策本身就是荒谬的。而貌似吃亏的美国,却老谋深算的找到了加入战争摆脱经济危机泥潭的最好借口,而且还可以用正义的化身摧毁一个东亚的对手的同时,换取战争结束后的最大利益。很明显,日美之间到底谁算计了谁呢?!
   再看日美领导战争的体制,决定胜负的并不完全是工业实力。我们从书中的叙述中可以发现,对战争的胜负的关键,日本人认为在于精神力量,认为精神力量可以弥补物质力量的不足。所以,你会发现动不动日军在大战之前就会打出“皇国兴废,在此一战”的口号;而在作战失败之后又会归罪于国运不济,甚至是两艘“祥瑞”军舰(如“雪风”)。到了战争的后期,不顾国家经济的崩溃,依然寄托于所谓“神风”,如妄想症一般祈祷。其愚昧和非理性可见一斑。
   同时在指挥决策体系上,日军的决策往往出自个别人的荒唐主张,几乎不存在民主讨论或者科学论证。山本发动珍珠港袭击和中途岛之战,以及新几内亚战役都是个体决策的结果,只有准备较充分珍珠港获得成功。而此后的古贺峰一、丰田副武还有神经质的福留繁、神重德经常是心血来潮式的决策。不败才怪。
  
   与日军相比,美军对战争的准备并不充分。但体制和思想的优势很快就逆转了这一差异。
   首先是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美军从战争开始就意识到军事技术的重要性。太平洋战争开始时,美军在多种军事技术领域是落后于长期准备战争的日本的。比如日军零式战斗机和九三式氧气鱼雷都远远优于美军同类装备,但战争仅进行了一年,美军的装备就赶上了日军,两年后超过日军(F6F地狱猫,爱因斯坦帮助设计的新式鱼雷,新型电磁高炮引信),至战争末期甚至发明了超级炸弹——原子弹(日本人连原理都不大懂)。这一方面说明了两国军事工业的差距,但对技术的重视程度的差异也是重要原因。如前所述,日本人更在乎的是“精神的力量”。(从日军对雷达技术的忽视,看的更加明显)
   其次在决策层面上,美军对航母特混编队的灵活使用集中使用,以及哈尔西与斯普鲁恩斯的间隔出击,都是极具科学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尼米兹和麦克阿瑟的合作也是融洽的,同时还能够听取下级的正确意见。这些都是日军所缺乏的,在航母使用问题上,尽管有了珍珠港的胜利,但日军内部居然还在坚持大炮巨舰主义、以及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经常在决策过程中一意孤行都是明证。
   这样的联合舰队再“强大”也必然失败。
  
   《联合舰队》在众多太平洋战争史著作中,算不上权威也算不上全面。但其趣味性和资料的全面性却是诸多著作中首屈一指的。特别是里面很少说教,也没有更多的政治观点的影响,这一点是最令人愉快的。关注于历史本身的趣味其实是就足够了。背景加花絮的全面性使阅读变成享受,例如对“东风雨”和HBO《太平洋战争》电视剧中的莱基回忆录的摘录都非常有味道。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直接读外文资料。


很多时候,文章前后的连贯性不是很好。但以如此的篇幅能写出如此,我看也是不易了


日本二战总军费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还打了8年。混到那个份上,真是拼命了。那种体制和思想,战败只能算是一次解放。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原子弹(日本人连原理都不大懂)
==========
日本人不仅懂原理,而且进行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只不过结论比较悲观(没有5年10年造不出来,且日本电力等资源不够),遂放弃了。


这个需要考证下


美国可是两线作战,而且太平洋战场也只是次要战场。
美日作战只能从41年珍珠港算起,这是美国才开始全面转入战时经济。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