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传统佛像艺术鉴赏

李飞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飞  

页数:

18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佛像的形成由早期的简明朴质、雄伟挺秀,到后期的精巧圆熟、庄严富丽,从印度模式转换为中国模式及其他模式。就如同佛教传入中国,经过在历史长河中的弘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一样。在这个转变当中,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背景的不同,佛像的形成风格也在不断改变,由于这种改变,佛像由早期的寺院供奉、信徒瞻仰,逐步转向了艺术化进程,让佛像在寺院供奉与艺术审美之间共享。 佛教的生命力,来自它博大的包容性、深邃内涵,而佛教艺术则具有同样的包容性。在佛教传入中国后,接踵而来的佛像塑造、绘画艺术对中国传统绘画、雕塑等方面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完全融合后,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如敦煌佛像艺术体现出的佛教绘画、彩塑艺术精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体现出的石刻艺术,还有被誉为“东方最大的塑像博物馆”之称的麦积山石刻佛像艺术等。

作者简介

李飞,1971年出生,浙江杭州人。职业经理人,现任职于浙江飞鸿广告策划有限公司。
一个坚持理想的完美主义者,一直飞翔在艺术和创意之间。多年来。醉心于中国传统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

书籍目录

序 狮子楼中观自在,莲华座上见如来……缘起 佛缘中国佛教简史佛像的产生、传入和发展佛像的种类和姿态佛像介绍佛像鉴赏后记

章节摘录

佛缘我是一名佛教徒。小时候,婆婆(父亲的姑妈)常带着我去吴山上的“泼水观音”处烧香。吴山是“三面云山”锲入杭州城区的唯一山峦,高亦不过百米,但各有胜景。上吴山的路很多,但常走的是沿着“环翠楼”的台阶拾级而上。其实是沿着大井巷胡庆余堂墙界旁的一条小径,我一溜烟就跑上去了,将带我的婆婆远远抛在后面。“泼水观音”是吴山半山腰上的一个小水潭,一眼望下去,绿绿的不见底。婆婆蹲在水潭边,将水轻轻泼到一块石头上。石头上湿漉漉一片,仿佛显出一个人形。婆婆点燃了香烛很虔诚地跪拜,我也跟着拜,口中念“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现在长大了,再去吴山,多想搀扶婆婆一起走,可是她早已去世多年了。童年记忆里的无拘无束和无忧无虑到现在只是一眨眼的时光,却是那么亲切而温暖。后来,常去灵隐寺。灵隐寺是杭州西湖第一名胜。它深处于千峰竟秀、万壑争流的灵竺山洞。去多了,和庙里的和尚们就熟了。后来,就坐在一起吃茶、清谈。再后来,法师们纷纷来我的寓所吃茶,欣赏我收藏的古董。我有一尊明代木雕观音,庄严而古朴地站在莲台上。在中国,人们将世间最美的女人的特点赋予了观音。大多寺庙中观音的标准像为头戴天冠,跏跌坐,低眉下望,手持莲花或结定印。善男信女们往往从这一低眉中品味出很多弦外之音,她无疑给人一种撼人心弦的慈悲的力量,且含蓄隽永,低眉闭目寓不尽之意于“眼”外,柔弱慈蔼之中寓无尽之法力,堪比西方维纳斯。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佛像艺术鉴赏》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传统佛像艺术鉴赏 PDF格式下载



很好的书,质量不错


超级喜欢,是很好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