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农产品出口效应实证研究

陈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龙江  

页数:

156  

字数:

175000  

前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从109655亿元增长到183085亿元,增长了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860元增加到10493元,增加了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366元增加到3255元,增加了37.6%。此外,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2005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01年的15.2%下降到12.6%,农村人口的比例从2001年的62.3%下降到57%。然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凸显,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引起广泛关注,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时有出现。这些情况表明,我国正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一互相交织、复杂多变的关键时期。  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在各种挑战中,“三农”问题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人地矛盾、粮食产不足需、农民权益亟待加强保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都反映了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农业和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内容概要

  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的最终影响取决于汇率水甲变动(升值或贬值)和汇率波动性风险变动各自效应的加总,由于汇率风险变动对于农产品出口影响不确定,因此最终的净效应可能为负或者正,也可能为零。
  研究表明,人民币对日元升值将阻碍农产品出口增长,而汇率风险则正向刺激对日农产品出口。2005年7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所带来的负效应占主导地位,净效应为负。
  政府可从农业政策人手进行政策调整应对。短期内政策调整在于通过进一步完善出口农业支持体系来降低农产品出口单位成本。长期内政策调整应对的关键在于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由价格竞争力提升为质量竞争力。

作者简介

  陈龙江,1977年生,湖南浏阳人,管理学博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海南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初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3月至2007年1
2月就读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近两年主持完成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1项,作为第一参加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国际贸易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农业技术经济》、《浙江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书籍目录

1 导言
1.1 现实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界定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与框架
1.5 创新与不足
2 汇率变动的农业贸易效应:文献述评
2.1 引言
2.2 理论模型与概念框架
2.2.1 微观视角
2.2.2 宏观视角
2.3 实证估计
2.3.1 模型设定
2.3.2 估计方法
2.3.3 名义或实际汇率
2.3.4 双边或有效汇率
2.3.5 汇率波动性和汇率错位衡量方法
2.3.6 部门加总或产品贸易
2.3.7 样本期与国家
2.3.8 数据频率与平稳性检验
2.3.9 估计结果
2.4 简要评论
2.5 小结
3 人民币汇率变动条件下的农产品出口供给模型
3.1 引言
3.2 简要的理论回顾
3.3 基本模型
3.3.1 垄断竞争市场
3.3.2 出口供给函数
3.4 拓展模型
3.4.1 国内外来源投入
3.4.2 在国内外市场销售
3.4.3 引入汇率风险
3.4.4 考虑农业贸易壁垒
3.5 小结
4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农产品出口效应:实证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步骤
4.1 引言
4.2 实证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回顾
4.2.1 实证模型设定回顾
4.2.2 估计方法回顾
4.3 实证模型设定
4.3.1 从理论模型到实证模型
4.3.2 汇率风险衡量
4.3.3 自回归分布滞后
4.3.4 汇率变动的出口净效应
4.4 实证估计方法与步骤
4.4.1 平稳、非平稳与单位根检验
4.4.2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4.4.3 结构突变的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4.5 小结
5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农产品出口效应:基于结构突变的实证估计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单位根检验
5.3 汇率风险衡量
5.4 方程参数估计
5.5 估计结果初步分析
5.6 进一步的讨论
5.7 小结
6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含义
附录l: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临界值表
附录2:论著数据列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农业贸易一直是国际贸易中自由化程度最低的领域,因此也是WTO谈判的焦点和难点。农业贸易中的高关税壁垒,以及与农业产业特征密切的技术贸易壁垒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TBT/SPS)严重地阻碍了世界农业贸易的增长。因此,考虑农产品贸易,必须要引入这些特定的壁垒因素。同时由于农产品的生物特性、产品保存周期较短、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以及相近地域偏好类似等特殊因素的存在,农产品贸易也具有非常明显的邻国效应,即贸易双方地理距离相对较近。因此,如果研究农产品贸易的地理分布,则必须考虑到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因素,正如贸易引力模型①所揭示的那样。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农业贸易壁垒因素以及距离因素对贸易的影响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考虑。从需求方面看,由于这两类因素都会提高消费者最终支付的价格,在产品品质没有提升的情况下,显然价格上升会减少消费者的需求数量。而从供给角度来看,农业贸易中的进口关税壁垒一般不会增加出口厂商的成本,但是会影响出口厂商产品的外币价格,而农业TBT和SPS则使得厂商为达到新的技术或其他要求而增加支付额外的成本。至于距离因素,在产品外币价格中包括运输成本的情况下,距离越远显然会增加其成本。  考虑到后续实证研究的可行性,我们从供给角度在模型中引入反映农业贸易特征的农业TBT/SPs变量。沿着前文的假设,国内农产品厂商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向国内外市场销售农产品z,出口厂商面对的国外出口需求函数不变,但考虑到农业TBT/SPS会增加厂商生产成本,因此对厂商的成本函数修正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农产品出口效应实证研究 PDF格式下载



送货一直很快。内容比较充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