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曾明星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曾明星  

页数:

253  

前言

  得知曾明星的博士学位论文《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为例》即将正式出版,作为导师的我,深感欣慰,很乐意为之作序,向广大读者推荐。  在我近几年毕业的几位博士生中,曾明星的学位论文是写得最“辛苦”的,这固然是由于其论文选题涉及面广,信息量大,需要研究的问题多,更是由于他在学习期间所表现出的一贯的认真和执著。早在论文选题之初,他就深知有关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有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要在这样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难度是很大的。但他依然选定了这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题目,并在其后一年多的时间内,锲而不舍地辛勤耕耘,在收集、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上,以及在人力资源区域流动的机理、人力资本最优收益区位、人力资源结构的适配状况等问题的探讨上,花费了大量心血,在写作后期的两三个月中,真正达到了食不甘味、席不暇暖的程度。当他完成初稿,拿给我看的时候,我也对其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颇感意外,认为论文的篇幅偏大,超出了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常有的规模,建议他适当精简,把一部分经过精心计算的数据作为附表,放在论文的后面,以保证正文的精练,而对论文的总体质量,我是深感满意的。在论文的答辩会上,与会的几位教授均给予该论文以很好的评价,一致认为它是当年我所毕业生学位论文中质量最高的一篇,这无疑是对作者长期辛勤耕耘、刻苦钻研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恰当的评价和肯定。  就内容而言,曾明星的博士学位论文,也就是本书,以作者就读的人文地理 学专业为基础,广泛吸收和运用了国内外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探索和实际资料的分析相结合,利用 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翔实数据,对长江三角洲人口和人力资源的迁移和分布格局 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研究,其重点是以空间视角,对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源的分布及 其优化配置问题进行合理性论证,并基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多种经验模型对 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源结构的适配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这些成 果不仅对类似长江三角洲的极化增长区域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具有普遍的 实际意义,而且在人文地理学等学科领域也具有理论意义。

内容概要

《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作者就读的人文地理 学专业为基础,广泛吸收和运用了国内外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探索和实际资料的分析相结合,利用 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翔实数据,对长江三角洲人口和人力资源的迁移和分布格局 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研究,其重点是以空间视角,对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源的分布及 其优化配置问题进行合理性论证,并基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多种经验模型对 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源结构的适配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这些成 果不仅对类似长江三角洲的极化增长区域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具有普遍的 实际意义,而且在人文地理学等学科领域也具有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

曾明星 男,1971生,江西会昌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管理分院讲师。2002年和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口经济、劳动经济等研究。在《旅游学刊》、《民族研究》、《人口学刊》、《人才开发》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已主持或参与了“2000-2015崇明岛旅游总体规划”、“上海城市社区劳动力资源与就业状况研究”、“2000-2015苏州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宁波市四大旅游品牌管理研究”、“宁波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研究”、“浙江森大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与咨询决策”等多项课题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分析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与评价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章 人力资源极化增长及优化配置相关理论 第一节 区域人力资源极化增长有关概念及区域经济相关性 第二节 我国人力资源极化增长特征及极化增长区域 第三节 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理论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状况与产业格局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经济战略地位分析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内部空间区划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基本特征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产业格局与人力资源适配状况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迁移变动与优化配置 第一节 人力资源空间合理性评价 第二节 人力资源迁移变动与人力资本转移 第三节 经济当量人口测度及区域内部流动可能性分析 第四节 人力资本收益效用最优区位分析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动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第一节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源行业转移与优化配置 第三节 其他国家人力资源配置对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启示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本提升与人力资源优化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要素 第二节 人力资本提升与行业跃迁 第三节 人才结构及其优化配置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就业压力与人力资源供需矛盾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就业概况与就业压力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发展态势与供需矛盾第八章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豳人力资源整合战略 第一节 21世纪人力资源竞争态势分析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优化整合构想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才政策分析第九章 重要结论附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论  占往今来,对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诸多战略家和学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策略,为人力资源的微观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全新历史时期,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稀缺而又开放的资源,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差异,在宏观配置上如何调控才能适应当前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要并发挥出它最大的效益,既是一次新的探索,也是一项新的挑战。  对资源进行调控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市场”,二是“政府”。“市场”通过经济、法律手段,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政府”是通过行政手段,以强制性为主要特征。“市场”存在“盲区”,也有“不经济”之时,同样“政府”也有无能为力之处。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时,“市场”与“政府”究竟应如何平衡,平衡的目标和客观依据又是什么,区域间、行职业间人力资源如何流动,流动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应如何协调和整合等,是本书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一节 研究背景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  (一)以国际经济组织为依托的世界经济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也称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加剧。早在1950年,欧洲为经济复苏通过了《欧洲煤钢条约》,继而在1958年初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全球化性质的经济组织。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