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词的冒险

曾园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曾园  

页数:

275  

Tag标签:

无  

前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一次开玩笑地提到存在着商品的灵魂。瓦尔特·本雅明很欣赏这种说法,他在一篇文章里继续设想商品本身就是“说话的人”:那些橱窗里的精美昂贵的商品总是会对路过的穷人低语些什么的。  今天的情况有些不同了。广告界针对本行业有一句自吹自擂的广告:“广告就是商品的灵魂。”我看只有为数极少的广告能达到这个要求。因为在今天,大多数商品对城市居民而言已经不具备灵魂了。商品经济发展到某一天,商品本身却落到失魂落魄的境地,这是耐人寻味的。  经历过物质匮乏时期(或者叫计划经济)的人都明白,今天的一台电视机怎么能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视机相比呢?那时候,电视机可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没有电视机,家庭就没有了中心。人们会为购置一台电视机拟定几年的经济计划(计划经济嘛)。然后在某一天,全家会捧着存折去请回这一台棱角分明、光芒万丈的电视接收机。节目好坏似乎并不重要,人们会带着感恩的心把节目看完仍然舍不得睡去。这就像是恋爱了。没有心心相印怎么可能有恋爱?没有灵魂,我们怎么和电视机交流呢?为了它,多少个节衣缩食的日子回忆起来甚至是甜蜜的……  商品曾寄托过我们多少梦想?我们梦想商品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期待一件商品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我们购买一件商品,不仅是实现了我们的“家庭梦想”,其实我们真正梦想的是,它来了,然后我们的一切都变了。还记得VCD的广告吗?它从浩瀚的太空飞到我们的家里,为家里的每个人换上了一件闪闪发亮的银色宇航服——白头发的祖父母也戴上了透明的有机玻璃帽子,去太空遨游。那是一个真正的“恋物癖”时代,今天我写下的一些与那个时代相关的文字,仿佛就是为那些商品招魂。  另一些文字,并非是我主动写出来的,那种未曾预料的情绪实际上是写作、沉思那些喜剧性事物的过程中被诱发出的一种忧郁。这种悲欣交集的心态有如在上海取缔襄阳路市场之后上海人突然发现该市场具有了某种令人难舍的情绪,这也像北京奥运会给一些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商业场所其实是秀水街一样。18世纪有个名叫克雷曼的旅行家,特别注意旅行中粗鲁不文的人和事物,他甚至把无礼的乡巴佬分门别类,得到第一名的是“37号的出租马车车夫”,第二名是“剧院窗口的售票员”。写作是个奇怪的过程,当克雷曼将这些人写下来,这些人对待他的粗鲁方式,在读者眼里不知为何变得具有了喜剧的味道,而他的写作中的愤怒,在阅读中又多出了一份哀婉。  期待写作中出现的意外,这构成了写作这些文字的主要乐趣。发现笔下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东西,引诱着专栏作家去写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这种勇气来源于这种特殊职业特有的秘密,卡尔·克劳斯说:“一个报章作者被截稿日期所激发:如果他有更多时间,他反而写不好。”而那些没有领悟到这个秘密的专栏作家,比如说本特雷(E.C.Bentley)就这样说:“被像时间和空间一样的铁律所限定。赶时间交稿总是要折腾一番。脑子里装一个截稿日期总是一个麻烦”。  起初是《外滩画报》的编辑蒋政文兄约我写这个专栏,现在已经想不起我当时为什么答应了下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专栏大半年后转到了《东方早报》,我得以认识了专栏编辑康华小姐。在近三年的合作中,我见证了她以罕见的勤奋与专业精神将这个版面办成了国内最好的文化版之一。  “作家就是那种写作困难的人。”托马斯·曼这样说过。按照这个有些特别的标准,我无疑也属于作家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世间值得一写的东西太少,一个思绪万端的人真正值得记下来的念头就更少了。而一个专栏编辑就有本事让作者时时燃起斗志,将下周出版的某个版面的左上角位置看作是世间极有意义的一个空间,你必须集聚起生活的细节、书中的警句,以及写作中必不可少的那股气,让下周那些挑剔的读者在拥挤不堪的地铁中(必须这样给自己的读者设立一个严苛的环境)能看得笑出声来。  我很享受写作专栏的过程。写作赋予你一个观察生活的新角度。好像老舍说过,自从有了小孩,他才发现自己常常走过的街道居然存在着婴儿用品商店。写作一个专栏,意味着你必须给予你观察的一切事物一个新的秩序,你要用一个新的角度去解释它们。比如说,人人对美食都有自己的一套讲述方式,但只有专栏作家才会对川菜中的“麻辣”特性有这样体贴的阐释:您喜欢局麻还是全麻?  在写专栏的同时我还写书评,由此我也对书有了一种新的看法。当然,专栏编辑要求作者笑点(haha point)要高、信息量要大、对男女关系持开放的态度……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很短的文字容量里能够把事情讲清楚。按照这个朴实无华的标准去看,名列第一的作家似乎是尼采。  如果要以写专栏的经验比附某种生活经验,那么乘飞机可算是与之最接近的了。那些“经济舱综合症患者”在机场里等候航班的心情真可谓百感交集:地点、空间、人名录、通讯录都在密集转换……如果是下雪的机场,而飞机即将飞过你的天空,准备挥挥手吗?挥别的种种和挥不去的种种一时间涌上心头,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月,出入于机场和出入境大厅……原谅我今宵告别了……回头再看,微微灯光,模糊的城市慢慢飞出视线……在魂不知所系的平流层,你能期望遭遇的,只能是一些气流……  感谢上海的陈东东与韩飞、深圳的汪小玲、重庆的强雯、天津的张森、昆明的黄娅黎与张京徽、北京的苗炜和黄维嘉、广州的戴新伟……你们在我写作这些专栏时慷慨地提供各种帮助与鼓励。感谢余笑忠,我们从不在节日互发短信骚扰,但他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帮助我。感谢江艺平老师,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无法不想起她在我的写作中提供的支持。最后,要感谢的是让此书得以问世的浙江大学出版社。  曾园  2008年12月

内容概要

  如果要以写专栏的经验比附某种生活经验,那么乘飞机可算是与之最接近的了。那些“经济舱综合症患者”在机场里等候航班的心情真可谓百感交集:地点、空间、人名录、通讯录都在密集转换……如果是下雪的机场,而飞机即将飞过你的天空,准备挥挥手吗?挥别的种种和挥不去的种种一时间涌上心头,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月,出入于机场和出入境大厅……原谅我今宵告别了……回头再看,微微灯光,模糊的城市慢慢飞出视线……在魂不知所系的平流层,你能期望遭遇的,只能是一些气流……

作者简介

  曾园,1991年开始其文字生涯。诗歌、小说散见于《诗刊》、《星星》、《花城》等期刊。 为《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东方早报》、《新京报》等媒体写作各式文字,曾设专栏《东写西读》、《我思我在》等。

书籍目录

卫浴问的一朵玫瑰卫浴间的一朵玫瑰浴缸的消息沙锅研究伞扫帚的魔力筷子安乐椅搓衣板的几副面孔结局或开始再论针线活枕关于电话的几个动词浴罩丝绳上的震颤中国锅终极价值斑马万年青装修的心理障碍到哪里能买到寂静在玩中书写男人玩具手枪扑克:娱乐和命运中国沙漏万花筒在玩中书写男人魔方皮草感怀皮草感怀墨镜为摩托车写的悼词危险·女人·香对靠垫的沉思钻石为什么那么黑暴走鞋或词的历险匈奴胭脂的生产工艺消费的目的何在论炫耀性消费阿月浑子历险记橘皮物语阿月浑子历险记水果罐头幸福的易拉罐干邑,那个能喝的地名为微波炉一辩关于不粘锅的阶段性看法烂嚼红茸美食的背书为打字机招魂为打字机招魂铅笔一定要软放大镜中国床与吊床地球仪书信现象学手机哀歌手机哀歌DV爱好者的福音等离子代数计算器VS.“空手入白刃”音响变形记笔记本闲话照相机的升华遥控器听不见的手机铃声只不过想好好开一个会High了High了无厘头薄情人的薄情草根点儿com零反省折堕与风流拥趸、粉丝和扇子终极星战:前女友的反击爱的礼物精神恋爱立刻开始这段感情吧终极星战:前女友的反击歌与倾听的耳朵拼搏之反思许愿的困难不要像三藏那样不要像三藏那样论乞丐地名:暗示与误解(上)地名:暗示与误解(下)“鸡蛋教训母鸡”儿童版唐诗非书之书集贸市场的写作课金刚·盖茨比·新时空禁书中的经典

章节摘录

  卫浴问的一朵玫瑰  卫浴间的一朵玫瑰  对于先锋艺术,想理解它只有一条路是可行的:顶礼膜拜。感悟杜尚作品《泉》的诗意曾是所有接触过先锋艺术的人的必修课,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时,小便器只在极为高档的饭店里出现。所以,小便器在我的观念中,起初是作为先锋艺术的载体出现的。  小便器始终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不知道原因何在。在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乌尔比诺医生由于老年的到来,“无法驾驭那股莫名奇妙的水流”,因而总是“把马桶的边沿弄湿”,对于妻子的埋怨“这像兔子窝的气味”,他试图采取智者见智的道理来说服她。到后来,医生从他的职业出发愤怒地指出:“发明马桶的人必定是个对男人一无所知的人。”  然而这种说法是不公平的。英国的约翰·哈灵顿爵士在1595年发明抽水马桶的目的就是抚慰伊丽莎白一世对里士满宫殿那股气味的抱怨。从严格的意义上来看,马桶从一开始就不是为男人发明的。  然而,小便器发明之后却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杜尚在1917年创作的“现成艺术”作品“泉”其实就是一个男用小便器,这件作品遭到了独立艺术家协会的拒绝。杜尚耐心地解释道,“人们用新的角度去看它,原来实用的意义已经消失殆尽:它获得了一个新的内容。”他提请人们从专业角度出发注意这件作品的外缘曲线和三角形构图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别无二致,“而它那柔润、光洁的肌理效果和明暗转换与古希腊的雕刻大师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大理石雕刻完全一样。”从后来人们摧毁了这件艺术品的结果看,杜尚的解释基本落空。不过,要是人们知道这件艺术作品的复制品在几年以后索斯比的价格(176万美元)就好了,也许人们会把对待它的方式弄得柔和一些。  去年,一部分美国男人为了改变自己在卫浴间长期被动的局面,在经销商的鼓动下开始说服妻子在家里添置这项设施。但是许多女士将浴室视为一块圣洁的领地,“小便池呈现出过重的男性色彩,因此她们不愿将其请进家中。”《华尔街日报》的记者Dan Morse这样分析。对此装潢公司有自己的办法,有个设计师注意到小便池这个词的前两个字往往让女士听起来感到不舒服,因此他开始让客户将该设施称为“一朵玫瑰”。从此以后,他可以毫无障碍地解释该产品多么节水,且便于浴室铺上长毛绒地毯。  最近在买房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户型都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卫生间,我向销售人员抗议。人家表示理解但爱莫能助:“只有一个卫生间的户型很不好卖”。万科的老总王石在多个场合也说:“在一套住宅内修建过多的卫生间是一种资源浪费”。但是连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寄希望予“消费者理性起来”。  消费者为什么要买两个卫生间?我觉得这是消费者对于卫生间的卫生程度不放心,于是他们只能精心保持“主卧”卫生间的卫生,另一个“客用”的只好放任自流了。因此我觉得在唯一的卫浴间里安装一个小便器是不错的选择:既保持了干燥,又节省了开支。(挣钱的确不是我的强项,但是在花钱方面我还算是个行家。)如果主人还兼具先锋艺术眼光,那么恭喜你,你的卫生间已经成了一个小型的美术馆。尽管展品是“现成品”,而且是仿制的。但构思真的不俗,的的确确来自那个先锋派大师本人。  浴缸的消息  四大发明之外,中国人古代的发明创造更多的是由当代影视美术设计人员完成的。比如说古代的中国人都热衷于用一个巨大的木桶洗澡,这很让人吃惊,难道宋朝中国人已经发明了锅炉,否则潘金莲到哪里去弄那将近两吨的热水?  我觉得更为实用的浴缸是由外国人发明的,发明的年代我定在他们发明锅炉的第二年冬天。他们这样感激锅炉,于是在Boiler(锅炉)前不厌其烦地加上了152个前缀构成新词以便早晚念叨。昆德拉在他的小说中给予一个他偏爱的临时人物的两件道具就是是浴缸和古罗马著作。通过这两件道具,他就可以塑造一个伊壁鸠鲁式的享乐主义者。纳博科夫在欧洲流浪时,丢弃了许多从俄罗斯带出来的珍贵的家族遗物,最终跟随他的东西中就有一个很旧的折叠浴缸,作为世袭贵族的最后象征。  因此我怀疑现在真正喜欢浴缸的人很少,那些添置了浴缸的人看中的是多半是浴缸的象征意义。浴缸在电视里出现的太多,普通人简直无法想象富人离开了浴缸究竟怎么打发晚上的时间。在我们普通人像土豆一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里的富人生活时,富人们必定正手持一杯红葡萄酒滑进浴缸,然后懒洋洋地打量着自己的脚趾头。  在讨论浴缸预算的问题上我和妻子产生了摩擦。浴缸高贵不贵,为什么她要反对?(这句话像是半句广告词)经过一次触及灵魂的交谈,我明白了我的妻子反对的是浴缸的另一种象征。“浴缸,那是好人家应该有的东西吗?”在电视里,浴缸往往作为谋杀的前奏出现,最低限度也是导演挑逗观众的道具。因此伴随浴缸的总是一些不洁的、不吉利的联想。我的妻子有过一次出差的经历,她无法避开浴缸,因此只好穿着一双拖鞋小心翼翼地站在浴缸里进行淋浴。我非常能体谅这种联想,纳博科夫的小说《微暗的火》里的主人公在浴室里挺自然地想起了法国大革命时的风云人物马拉就是被人刺死在浴缸里的。  我执意要买一个浴缸是因为我想在生活中充当一个享乐主义者。我笨拙而虔诚地捧起一本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在热气腾腾的水雾中吃力地看了一小段,不大成功,于是放弃了。后来我知道龙应台坚决反对在浴缸中看书这种浅薄行为,我发现自己很欢迎这种观点。  关于浴缸的多种联想在我们的观念中并行不悖真是奇怪。一个人躺在热水里浮浮沉沉,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多联想。无怪乎昆德拉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对象征的抵制。否则,在商场里看到那种豪华的双人冲浪浴缸,一个贫寒的人不觉得难受继而气愤,还真是一件难事。  沙锅研究  我到过一些刚刚装潢完的家庭。主人不由分说断然抛弃了一切半新不旧的东西,开始了真正的新生活。然而我发现他们都在厨房的角落里保留了一个乌黑的沙锅。这是一种处于什么心理状态下的选择?  如果你穿行在一个沙锅接一个沙锅的楼道里,你会忍不住地猜想,这些黑的、灰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乃至奇形怪状的容器里究竟煮的是什么,放了哪些香料。这样你就很有可能在各种复杂香气编织的迷宫里找不到出口。  在锃光瓦亮的不锈钢炊具和更洁白的瓷器统治了一些人的厨房后,沙锅仍占据着一个卑微的位置,这是否说明了中国人还是深信真正的美食是应该盛在沙锅里的?或者说美食根本就应该诞生于沙锅之中?据专业的美食书籍介绍,由高岭土和沙制成的沙锅不会与酸碱起化学作用,而且能增加汤的鲜味。不过据我观察,能分辨这种细微差别的舌头微乎其微,至少我周围没有这种人。我坚持认为对沙锅的依恋应该属于某种信仰的范畴。中国人在很多方面受到西方的影响,然而,在饮食方面我们还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甚至可以说,沙锅成了这样一种标志,它的消逝之时,就是中国饮食文化发生根本改变的开始。  越来越多的城市里开始有了夜市(南方叫大排档)。夜市里最吸引人的其实是郑重地放在灯下的一排排沙锅,粗糙的表面用粉笔标明了那些吸引人的内容:蹄膀、牛肉、鸭子……有些乐观的人也许会说,沙锅真正繁荣的时候已经来临。你们看,从那些精致的不锈钢小圆盖上冒出的白汽像是一只只白胖的小手,正向着那些夜游神们慢慢地招。  乐观的人自有乐观的道理。沙锅在夜市里获得的“胜利”只是这一阶段食客们胃口的反映。而食客们的胃口向来变得很快,可能谁也难以预测。也许我们没有感觉,实际上外国人是把沙锅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放在一起理解的。因为早在商代中国人就在景德镇附近的高岭发现了可以制成陶瓷的细黏土——高岭土。(高岭土在英语kaolin的发音非常接近“高岭”的汉语发音。)他们相信中国人经过几千年的摸索,仍然使用沙锅煨汤是有其必然性的。  外国人有时也使用沙锅,他们的习惯是将食品和沙锅一起出售。顾客买回家喝完汤就把沙锅扔掉。对于发达国家居民这种暴殄天物的做法,我们也只能望洋兴叹。  ……


编辑推荐

  谁会沉思爱情与靠垫的关系?谁能在玩中书写男人?曾园执意在《词的冒险》中屡屡提供这类视角,让我们去重新审视那些常常被使用的词与物——枕头是不是一件合适的杀人凶器?诗人为什么要歌咏扫帚?  我们应该感谢作者对日常生活细节抱有的榨取心态,以及对它们起源的质疑惯性,在这种强力逼迫之下,看似平常无辜的事物最终吐露了它们的“魔幻性”:原来在摩托车的轰鸣、香水的氛围中隐藏着一出出悲喜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词的冒险 PDF格式下载



    
    1、词的冒险,是次颠倒的旅程,得象忘意,得言忘象……
    
    2、一本实用的务虚手册。一本不会发生的旅行指南。
    
    3、请跟他一起冒险,重温词的粗暴与温柔。
    
    4、词是撒入心灵的种子,看它会长出什么,是一种冒险。
    
    5、一本把卡尔维诺和搓衣板混为一谈的微型“词典”。
    
    6、一本将物与词都解释得更加陌生的小辞典。
    
    7、在词的密林里,指点你如何迷路的旅游册。
    
    8、一本介绍在词的密林里如何迷路的小册子。(帮你在词的密林中迷路。)
    
    9、当我在记忆中摆弄“万花筒”这个词时,所有童年的记忆碎片像被一股漏斗状的飓风吸起……
    
    10、在夏夜习习凉风中,沉思记忆中的词与物是很惬意的……
    
    11、在这种时刻,商人们必定是把这个词放在听觉之秤称了又称……
    
    12、说到用词的谨慎程度,有时商人并不亚于一个诗人……
    
    13、高喊捍卫词的贞节的声音中(仿佛来自南方的词染有性病一样),我注意到调子最高的往往是那些地方晚报……
    
    14、如果说品质这个词有个代言人,那就是钻石……
    
    15、就词来说,喜欢使用的人尽管不太了解词的含义,却要比会下定义的人更能体会一个词的妙处…
    


  前段时间两肺讨论了半天要不要恢复繁体字,我侧着耳朵等待良久,终于没有了任何动静。
  
  说起繁体字,我前段时间跟一个中医朋友聊天的时候说我喜欢繁体字,喜欢用繁体字写日记,所以买了不少台湾版的繁体字的书(贵啊)。那个中医就说中国的文字是通神的,简化了之后让原来许多文字的意义不存在了,是现代中国人的一大损失。马上就要4月了,会有一个“谷雨”的节气,据说是仓吉造字之后“天雨栗鬼神哭”,因为鬼神的秘密被文字给提示出来了。
  
  所以对于一本叫《词的冒险》的书,瞬间就吸引了我的兴趣。但翻开看了,才发现此冒险非彼冒险。里面提到了许多熟悉的书和作者,比如《追忆逝水年华》和艾米丽·狄金森等,可以作为文学的普及读物阅读。
  
  这是一本轻快的哲学著作,也是一本沉重的日常生活见微知著的解读,我拿着它挤地铁的时候,它为我创造了不同的时空错觉。感慨作者涉猎的广泛,在这样浮躁的年代里用一种新颖的视角重新解读身边熟悉的事物。
  
  不过对于《词的冒险》,私底下以为这个名字起得并不太贴呵呵。
  
  


拜谢VC老师!


“两肺”这个词好。我们一刻也不能离开空气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