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的里雅斯特

[英] 简·莫里斯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英] 简·莫里斯  

页数:

258  

译者:

苏静涛,于晓冰  

Tag标签:

无  

前言

的里雅斯特,实在令人难以描摹。因为它并非知名的国际大都会:没有引人瞩目的地标性建筑,没有广为传唱的经典乐曲,也没有别具风味的珍馐佳馔,甚至也没出过什么家喻户晓的名人。这座意大利中型港口城市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见证过繁华与衰败,不仅文化归属模糊不清,历史归属也摇摆不定。它虽然位于亚得里亚海域,却并不具备多少意大利本土特征。据1999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意大利人并不知道国境之内竟然还有这样一座城市。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对我却有种特别的吸引力。与友人谈话的间隙,我时常能感受到的里雅斯特的神秘召唤。根据《圣经》的说法,话语间隙的静谧预示着天使的翩然降临。《圣经》中的天使,是上帝派来拯救受难耶稣的使者,而我的天使,却引领着我无数次重回的里雅斯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作为一名年轻的战士,我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从此便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时时关注着它:关注它的历史,它的现状,甚至还有它的未来。何时能故地重游?50余年过去了,心底的这份夙愿不仅没有淡化,反倒愈加强烈。无数个谈话的瞬间,当隐形的信使翩然飞过,我心中总会浮现出的里雅斯特的山水风致,似乎又独自来到了亚得里亚海边,那情形和初来时别无二致。明媚的阳光下,亚得里亚海是如此地蔚蓝而宁静,一座小巧的白色古堡偃卧于群山之中。拖船正在争抢着进入港口,蒸汽船咝咝地冒着蒸汽。远处隐约传来火车的轰隆声,仿佛还有乐队在演奏。我吹着普契尼(Puccini)的曲子注视着这一切。在阳光照耀下,废弃已久的楼群昏昏欲睡,唯有那象征主义风格的锥形尖塔却清醒着;孤独的垂钓者正弯着脊背,凝视着水中的浮漂,而那钓竿却一动也不动。一丝风也没有,旗子无精打采的,电车也百无聊赖,这似乎就是的里雅斯特给我的最初印象。回忆至此,本已莫名的怅惘,更那堪盛年不复,壮志难酬,心中不由得五味杂陈。虽有亲人朋友待你情深义重,但你仍然觉得心头的忧思无计可消除,这或许就是威尔士人所谓的乡愁吧。乡愁总是令人哀伤,然而,哀伤并不是的里雅斯特的基调。一直以来它似乎都在释放着神秘的力量,引导着我回溯沧桑的岁月,追寻逝去的繁华。这座神秘的海港,曾带给我如许的甜蜜与忧伤,不仅见证了我青春的消逝,更凝结了我一生的钟情。我把这种感觉称为的里雅斯特效应,它是如此的神奇,似乎在一瞬间就能带你穿越时空,来到无名之地。其实,“无名之地”并非我的发明,1909年,维也纳剧作家赫尔曼·巴尔(Hermann Bahr)来到这里,他描述当时的那种感觉,就仿佛跋涉于虚无之境。这座海港也委实如他所述具有极浓重的神秘色彩,常令人浮想联翩。没来过这里的人可能连它在哪儿都不清楚;来过这里的人,则满腹心事地离开,回忆中唯余不可名状的神秘;熟悉它的人则会觉得,它不仅仅是座城市,更代表着一种理想;而对于我们这些热衷于听故事的人来说,的里雅斯特就更独特了。这一切充分印证了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的那句名言:刨根问底比妄下断语好得多。的里雅斯特的地理位置极偏僻,从地图上看仿佛从西欧大陆伸向巴尔干海域的一座半岛,和意大利仅有一条不到1英里宽的狭长土地相连,其他部分则全被斯拉夫国家包围着:市中心距斯洛文尼亚仅5英里,向北距克罗地亚10英里,距塞尔维亚、波黑和匈牙利也都只有不超过一天的车程。1806年,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来到这里,他说:“最后再呼吸一口文明的气息,就此踏上荒蛮之地。”的里雅斯特,就像亚得里亚海上的一座孤岛。它位于的里雅斯特湾的最深处,后方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它与欧洲大陆隔裂开来,虽然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原,但是从的里雅斯特出发,无论去往何处都必须经过这片地质学家称之为喀斯特(Karst)的石灰岩地貌。对这一地貌,各种语言的叫法也不尽相同:意大利人称之为Carso;斯洛文尼亚人称之为Kras;克罗地亚人则叫它Krs。无论用哪种语言来表示,喀斯特都是指岩溶地貌,这种地貌经由水对可溶性岩石冲击溶蚀而形成,主要特征是植被稀少、多溶洞和地下径流。目前,植树造林已逐渐柔化了这片荒芜的土地;公路铁路的开通也使得交通状况有所改观。在此之前,这里一向土壤贫瘠、盗贼滋生、交通不便、人迹罕至。即使现在,我依然觉得这里应该还是无人区,在历史地图集上要用阴影或虚线标出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的里雅斯特确实曾是地图上的那片阴影,到后来它数度易主,归属感早已模糊不清,所以如果你去那里旅行,一本历史地图集就显得必不可少。最初的里雅斯特只是伊利里亚地区的一个小渔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凯尔特渔民,他们靠邻里之间互相交换鱼、盐、橄榄油和葡萄酒为生。后来,这里沦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殖民地,改称Tergeste,神圣罗马帝国的殖民行为引起了威尼斯共和国的不满,威尼斯人时常发动突袭,并曾数度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公元14世纪末,的里雅斯特当局不得不请求维也纳哈布斯堡皇室的庇护。4个世纪后,和宿敌土耳其化干戈为玉帛的哈布斯堡皇室,成为称雄亚得里亚海的霸主,它的触角不断向海上延伸,于是的里雅斯特成为哈布斯堡王朝通向世界的人海口,并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带领下跻身于国际化港口之列。

内容概要

就是这样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对我却有种特别的吸引力。与友人谈话的间隙,我时常能感受到的里雅斯特的神秘召唤。根据《圣经》的说法,话语间隙的静谧预示着天使的翩然降临。《圣经》中的天使,是上帝派来拯救受难耶稣的使者,而我的天使,却引领着我无数次重回的里雅斯特。 …… 抚今追昔,发觉的里雅斯特的命运总是如此地多舛。它似乎永远都处在天堂与地狱交界的灵薄狱(Limbo),永远都要承受无法预知的残缺。和这座城的缘分,贯穿了我的大半生。并且在冥冥之中,我依然坚信,在有生之年里的里雅斯特仍然会有意想不到的大辜发生。

作者简介

(英)莫里斯,集诗人、小说家、旅游文学作家于一身,1926年出生于英国克利夫登。曾担任《泰晤士报》、《卫报》记者,后专事写作。著作超过三十部,除了有关英国的名作《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三部曲外,还有关于牛津、曼哈顿、悉尼、威尼斯、香港、西班牙和威尔士的记述;小说《哈弗的最后来信》(Last Lettersfrom Hay)曾入围英国布克文学奖。2008年1月,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十五名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序言 天使降I临第一章 山麓之城第二章 初识的里雅斯特第三章 怀想帝国第四章 乐声缥缈第五章 翰墨之乡第六章 命运多舛第七章 码头车站第八章 集中营一夜第九章 民族大熔炉第十章 国籍=扯淡第十一章 爱欲纠结第十二章 荒蛮地带第十三章 双翼飞机与蒸汽船第十四章 前路茫茫第十五章 百年之后第十六章 无名之地结语 穿过我的坟墓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的里雅斯特绵延的海岸线一侧通向斯普利特和克罗地亚,另一侧则通向威尼斯和意大利,南端则与丘陵起伏、树木葱笼的伊斯特里亚半岛相连,北部和西部则是弗留利一威尼斯·朱利亚大区平缓的海岸线。冬天的雨雾和夏天的热浪时常会让壮美的景色模糊不清,但视线好的时候,人们甚至可以看到远在海对岸70英里之外的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穹顶上的反光。的里雅斯特城北部海湾旁的一座小山上,矗立着经伊利里亚人、罗马人和威尼斯人世代修建的古城墙遗址。山顶上有座大教堂和一座城堡,半山腰处有座罗马圆形剧场,一条依稀可辨的中世纪街道,直通山下的海滨。这座坚固的港口,虽然不甚宏伟,却俨然是一座具体而微的杜布罗夫尼克古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新旧杂处的的里雅斯特旧城已如落日余晖、雄风不再。在它的周围,哈布斯堡王朝新建的皇家港口纷纷落成。当年,马克西米利安初到这座城市时,心中一定涌起阵阵热望:虽然奢华的王朝生活结束了,但眼前这座全新的港口城市,重燃了他心中锦衣玉食的希望。与此同时,英属印度的同僚们也士气大涨,因为他们的火车终于穿过无垠的印度平原驶进了孟买和拉合尔。这些家伙们匆忙踏上各自的双座马车,如释重负地高喊“俱乐部见!不醉不归!”。站在方尖碑旁的马克西米利安也兴奋异常,他步履匆匆,毫不犹豫地重新登上马车,风驰而去。18到19世纪期间,哈布斯堡王朝在荒野的避风处修建了这座的里雅斯特城。它完全具备一座城市的所有功能,不仅设计合理,建筑坚固,而且街道宽阔,风仪傲然,但它归根结底是一座商业城市,一座为了贸易而修建的港口城市。所以与圣彼得堡、加尔各答和巴斯等地同时代的设计师不同,的里雅斯特的设计者们首要考虑的不是政治、优雅和休闲,而是敬业和进取;他们深知只有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环境才能带来滚滚财源。在这种设计思想指导之下,再经过了种种的深思熟虑,终于诞生了这座堪称现代高效城市典范的的里雅斯特城。现在的里雅斯特新城和老城依然沿袭了上个世纪的勤劳进取的优良传统,郊区也维持了100年前的原貌。但站在奥比齐纳,你依然可以感受到新城和老城的原初关系:一方从属于另外一方,只不过现在角色发生了互换。老城蜷伏在城堡之下,断壁残垣;而新城则昂然地面朝大海,海边密布着码头和堤坝,宏伟的广场直通亚得里亚海,一座灯塔矗立在环绕海港的堤坝上。然而,事实远非表象所展现得那么简单,老城在混沌之中自有一种玄妙,而新城除了整齐划一之外,委实乏善可陈;在老城中你能听到优美的鲁特琴。声和轻柔的小夜曲,但在新城却只有欧啪啪。(oom-pah-pah)的歌声。道路错杂的的里雅斯特老城,处在整齐对称的新城中间,这样新旧交织的情形,在当代不难找到其他例子。如果沿着风景优美的海滨来到克罗地亚,你会发现古老的威尼斯城市。中同样既有现代化的酒店,也有露天的宿营地;英属印度的官员们对这种反差一定也毫不陌生,因为英属印度整齐洁白的兵站旁总有嘈杂的集市。正是岁月成就了这种奇妙的组合(通常都是集市和兵站,宿营地和钟楼建在一起)。如果按照欧洲城市的标准,21世纪初的里雅斯特几乎没有几座像样的现代建筑。虽然它并未遭受战争的严重损害,却鲜有高层建筑。当地的旅行指南手册竟然称一幢六层高的建筑为Grattacielo(意大利语“摩天大楼”的意思)。向市中心眺望,如果你留意当初马克西米利安看到的场景,今天我们依然还可以看到,不过,城北的的里雅斯特海湾早已不复当年千帆竞发的盛况。泊在码头的货船,络绎不绝的汽船,沿着卵石路得得前行的马车,“一切都在运动,充满活力”。马克西米利安当时这么想。如果适逢皇家海军战舰进港,城堡上还会鸣放礼炮,隆隆的回音会一直传到方尖碑。今天这座海港更加没落,远处穆贾湾的海角处又有一座新港口崛起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油轮和集装箱船舶从新港口进进出出,而的里雅斯特港——这座帝国昔日的重要港口,却面临着被废弃的厄运。正如我们在阳光下远眺似乎望见了威尼斯一样,在奥比齐纳的方尖碑旁俯瞰所见到的一切也只是幻觉,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里雅斯特的繁荣也只不过维持了一个世纪。这座为满足帝国的需要而选定和开发的临时港口,注定比其他城市更容易受到历史剧变的影响。纵览全球,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惨遭废弃的古老海港,废弃的原因可能是现代船舶需要吃水更深或者更先进的港口设施,也有可能是港口原有的功能消失了。一旦重新铺上了石板,仓库改造成了时髦的公寓,或者散发着混合香水味的玩具饰品店,干涸的码头盖起了林立的写字楼,海港也就不能成其为海港了。

后记

二○○八年年初,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任职的朋友景雁随口(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对我说道,“我发本莫里斯的游记给你看看吧,她是游记写作大家,曾入围布克奖,二战后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我以为他只是让我“看看”而已,于是欣然接受。这本书就是《的里雅斯特:无名之地的意义》(下文简称《的里雅斯特》)。初读《的里雅斯特》,常不由得感叹作者文思之神远,文笔之纵横捭阖,或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或悄焉动容,视通万里。那支妙笔,仿佛总能在不知不觉间带领读者思接今古。她纯然是为游记写作而生的,无论历史掌故,还是风土人情,似乎都是培植在她家花园里的花木,这株何时开花,那株何时挂果,她都能了然于心。不仅如此,她还是个行文的巧匠,善于将丰富的素材天衣无缝地织入文中,因此本书虽然蕴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气息,读来却毫不板滞,颇有行云流水般的畅快。我正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某天景雁突然对我说:怎么样,试着译译吧!听闻此语,有些意外,有些兴奋,还有些畏难情绪,隐约觉得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景雁对此似乎有着十分的把握。我至此才意识到当时的“随口”,实际上是早有“预谋”。从读者到译者身份转变的过程异常艰难。本书作者思路开阔,行文自由,讲述的方式也十分私人化,这在读者读来可谓酣畅淋漓,而在译者笔下则顿成在喉之鲠。初译《的里雅斯特》,始觉处处肯綮,常旬月踟蹰而无所进展。作者跳跃灵动的思维、意识流状态的行文、大段的引经据典,以及大量的描写令人无所适从、难于捕捉。描写是游记的骨肉、灵魂和色彩,是本书最显著的特点,也是译者前进道路上的地雷,尤其当译者并没有去过那个地方并对此不甚了解时,手脚更似乎被无形的桎梏所束缚,头脑中可调动的语汇纷纷远去,只剩孤零零的译者一个人在这“寂寞古战场”四处逡巡。到后来我干脆把稿子放在一边,转而去大量阅读翻译大师们的经典著述,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灵感,余光中先生的《论翻译》对我有很大启发;此外,为了了解作者笔下人物的生平、性格脉络、作品及作品内容,我进行了大量阅读、考据和查证,并尽可能找到重点人物的相关作品的文本进行解读。我的先生于晓冰自始至终都是我的最佳搭档。他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有种我所不能及的语言敏感和鉴赏力。一年半时间里,我们在工作之余夜夜挑灯苦读《的里雅斯特》。如今回顾,可谓甘苦两心知。没有于老师,诚然就不会有这本书的完成。他自始至终与我携手同行,从源语理解到的语表达,遣词造句深入推敲至段落、句群,甚至语词。很多时候我入英文太深,以至于回不到像样的中文,这时是他条分缕析“一语惊醒梦中人”,把我拉回到源语和的语之间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将我七零八落的中文改得文从字顺;他的加入,还给缺乏自制力而生活散漫的我以莫大的激励和鞭策。在我打鱼不获而天天晒网心灰意冷的日子里,他适时地督促我继续出海;此外,本书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等诸多领域,于老师相对丰富的知识储备也弥补了我在这方面的不足。初稿完成之后,我们又数度对译稿进行了反复通读、校对和润色,他的点拨,每每又刺激我生发出新的灵感,然而毕竟经验不足,兼之水平有限,每次重读,仍觉出“意未工,语未全”。如果没有交稿日期横亘在眼前,我想,我们总还能发现新的不足之处。一年半的时间,可谓艰涩而又甜蜜。当我们最后校读完清样,然后将书稿交予本书的编辑罗丹女士,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此时的窗外,北风正裹挟着冬天再度呼啸而至,令我想起肆虐的波拉风,为的里雅斯特增添了厚重的忧郁,而北京的冬天,则委实是个围炉夜读的好季节。感谢景雁给予译者的信任和时间上的宽容,感谢罗丹女士不辞辛苦几次三番与译者沟通,为修订和完善本书付出了辛苦而卓绝的努力,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培养,感射恩师钟友循教授、黄健人教授在我求学期间对我的教诲。书中诸多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媒体关注与评论

的里雅斯特,吞噬了我的肝脏!   ——詹姆斯•乔伊斯 的里雅斯特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子民多哲思,这里的落日闪耀著金色的余晖。这里教堂的钟声也庄严肃穆。   ——马塞尔•普鲁斯特 它(《的里雅斯特》)写进不少历史及风土人情,旁及若干文士和作曲家的趣事逸闻,颇有读趣,意识流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曾居于此,其名著亦是少数以“普通英文”写成的《一位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便于此地写成。   ——林行止 说到英国人的游记,谁又写得过莫里斯(Jan Morris),葵里斯笔下的欧洲,是百年英国旅行散文的极品……读莫里斯的游记,会惊讶于他心细如尘的观察,他的笔墨如最细腻的几根琴弦,会在读者引起绕胸三月的杜比回响。   ——香港文人 陶杰 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读一遍所有莫里斯写过的书。写作深度固然和天赋有关,也同样与作者的生存困境有关。这两个条件,不管幸与不幸,她兼而有之。   ——林达 莫里斯简直可以说就是为写作游记而生的,她总能将心底扑朔迷离的情愫化作笔端行云流水一样的散文。   ——Booklist


编辑推荐

《的里雅斯特:无名之地的意义》是简·莫里斯的巅峰之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的里雅斯特 PDF格式下载



《的里雅斯特:无名之地的意义》其实我已经有PDF版,放在IPAD里时常阅读,文字优美,不忍中断。多美美妙的文字。翻译给力。


非常美的地方


只是因为想要了解下这个城市才买的这本书,但要通过这本书是了解不到什么的.不知道是翻译的关系还是原文即如此,对于这种行文风格并不喜欢.


简·莫里斯的描写使人有出游的冲动,她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角度精彩的描述了一个无名之地。


书的封面很新,内容还没看,应该不错


觉得还行吧,又很好地认识了一个地方~~~


卓越已经彻底烂了,我13号订的这本书,不仅要了我 23.90,而且到现在也没有收到,我看了看订单,原来是通过邮局邮递,卓越阿,你做不起就赶快关门,早死早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