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典诗歌句法史略

孙力平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孙力平  

页数:

463  

字数:

55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古典诗歌的“诗化语言”,由一套典雅精致的词语系统和营造诗语的句法规则构成。在诗歌词汇和诗歌句法两大要素中,句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中国古典诗歌句法流变史略》择其要者、述其大略,以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大小谢诗和杜甫五言近体诗为主要考察对象,分章阐述了先秦、两汉、六朝和唐诗的句法面貌及其特色,并就古典诗歌句法研究史、古典诗歌句法描写方法、古典诗歌句法的总体进程及句法变异之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追溯和勾勒古典诗歌句法流变的轨迹,有助于从本体形式上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机制,深化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认识。
《中国古典诗歌句法流变史略》的作者是孙力平。

作者简介

孙力平,1951年生,江西南昌人。1987年江西大学汉语史专业硕士毕业,1999年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毕业。1998年晋升为教授。曾评为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教师等,2011年评为浙江省教学名师。现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学术兼职有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等。独著、主编《杜诗句法艺术阐释》、《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论文索引》、《语言研究论丛》、《中国文化要览》、《经典诗文讲解与诵读》等,并在《中国语言学报》、《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古典诗歌句法研究简史
第一节 诗论中的“句法”范畴之源起
第二节 宋至清末诗歌句法研究述略
一、两宋对诗歌句法的研究
二、金元对诗歌句法的研究
三、明代对诗歌句法的研究
四、清代对诗歌句法的研究
第三节 现当代诗歌句法研究概况
一、《汉语诗律学》
二、《唐诗语言研究》
三、《唐诗的魅力》
四、其他论著
第二章 古典诗歌句法的描写
第一节 关于古典诗歌句法的争论
第二节 节奏、句式与句法结构及其描写
一、节奏与句式
二、结构与词组
三、几个问题的说明
第三章 先秦句法(上)——以《诗经》为例
第一节 《诗经》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诗经》四言诗句法
一、二二句式
二、一三句式
第三节 《诗经》非四言诗句法
一、《诗经》三言句的句法
二、《诗经》五言句的句法
第四节 《诗经》中的倒置及其艺术追求
一、应押韵之需而倒置
二、为突出强调而倒置
三、为形式完美而倒置
第五节 《诗经》句法特点
一、先秦语言的反映
二、语言诗化的表现
第四章 先秦句法(下)——以《楚辞》为例
第一节 《楚辞》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离骚》句法
一、“三+×+二”式六言句
二、其他六言句
三、五言句
四、七言句
第三节 《九歌》句法
一、“二+兮+二”式之句法
二、“三+兮+二”式之句法
三、“三+兮+三”式之句法
第四节 《楚辞》句法之特点及其承前启后
一、《楚辞》句法之基本特色
二、《楚辞》句法之承前启后
第五章 两汉句法——以《古诗十九首》为例
第一节 早期五言句句法流变
一、诗骚五言句的句法特征
二、秦汉歌谣乐府五言句的句法特征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句法
一、二三句式
二、一四句式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句法的主要特点
一、二三句式地位确立
二、双音节 词普遍运用
三、虚词使用明显减少
四、句式结构渐趋复杂
第四节 《古诗十九首》句法之辐射影响
第六章 南朝句法——以大小谢五言诗为例
第一节 南朝文人五言诗概况
第二节 大小谢五言诗句法
一、二三句式
二、一四句式
第三节 南朝文人五言诗句法的主要特点
一、对偶运用成熟
二、词语搭配超常
三、语言密度加大
四、句法错位频现
第四节 南朝文人五言诗对唐诗句法的影响
一、以谢胱诗句为例
二、以特殊句式为例
第七章 唐诗句法——以杜甫近体诗为例
第一节 杜甫诗歌简述
第二节 杜甫五律之句法
一、二三句式
二、四一句式
三、一四句式
四、三二句式
五、二二一句式
六、二一二句式
第三节 杜甫近体诗句法的主要特点
一、用字遣词出人意表
二、词语组合独出心裁
三、章 法语段别开生面
四、结构句式变化多端
五、诗句意义朦胧多歧
第四节 杜诗句法之诗史意义
一、共时平面上的典范代表
二、历时进程中的继往开来
结语:古典诗歌句法进程及其变异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歌句法之进程
一、文句
二、律句
三、拗句
第二节 中国古典诗歌句法之变异
一、韵律结构与句法结构
二、句法结构与语用规则
附录: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研究资料选
一、历代文人论诗歌之“句法”
二、历代文人论词曲之“句法”
三、宋元明清含“句法”二字之诗句(部分)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秦少游欲效之,作一首曰:“猕猴镜里三身现,龙女珠中万象开。争似此堂人散后,水光清泛月华来。”终若不及也。东坡曰:“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故其诗曰:“论画以形似,见比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借如赋山中之境,居人清旷,不过称之深,称住山之久,称其闲逸,称其寂默,称其高远。能道其意者,不直言其深,而意中见其深。如文靓诗曰:“松阴行不尽,疏雨下无时。世事几兴废,山中人未知。”又不直言其住山之久,而意中见其久。如贾岛诗目:“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病容。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又不直言其闲逸,而意中见其闲逸。如王维诗曰:“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独自往,事胜心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语笑无还期。”又不直言其寂默,而意中见其寂默。如昼公诗曰:“月色静中见,泉声幽处闻。影孤长不出,行道在深云。”又不直言其高远,而意中见其高远。如王维诗曰:“山中多法侣,禅诵自成群。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宋·释惠洪《石门洪觉范天厨禁脔》卷中) 律诗拘于声律,古诗拘于句语,以是词不能达。夫谓之“行”者,达其词而已,如古文而有韵者耳。自唐陈子昂一变江左之体,而歌行暴于世,作者辈能守其法,不失为文之旨,唯杜子美、李长吉。今专指二人之词以为证。夫谓之“歌”者,哀而不怨之词,有丰功盛德则歌之,诡异希奇之事则歌之,其词与古诗无以异,但无铺叙之语,奔骤之气。其遣语也,舒徐而不迫,峻特而愈工,吟讽之而味有余,追绎之而情不尽。叙端发词,许为雄夸跌荡之语,及其终也,许置讽刺伤悼之意。此大凡如此尔。“行”者词之遣无所留碍,如云行水流,曲折溶曳,而不为声律语句所拘。但于古诗句法中得增辞语耳。如李贺《将进酒》、《致酒行》、《南山田中行》,杜甫《丽人行》、《贫交行》、《兵车行》。(宋·释惠洪《石门洪觉范天厨禁脔》卷中) 破律琢句法。“仰看晓月挂木末,天风吹衣毛骨寒。长江吞空万山立,白鸟一点微波间。平生扰扰行役苦,譬如磨蚁相循环。”此六句乃七言琢句法也。“仰看晓月挂木末,天风吹衣毛骨寒。”此对十四字,而上下两字平侧皆隔五字。此句法健特。“晓月挂木末”五字是侧,而“看”字是平。“天风吹衣寒”五字是平,而“骨”字是侧。如“华裙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臂摇玲珑。”此对十四字,而四字是侧。然二字侧以衬出五字平,则文雄劲。凡律诗亦有四字平侧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然皆照映相间,读之妥贴,非如古诗侧三字四字连杀,平亦如之也。“除风吹黄沙,日暮水光在。孤鸿翻云影,哀猿声一再。关河断音书,客字隔岭海。”此六句,乃五言琢句法也。


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诗歌句法流变史略》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追溯和勾勒古典诗歌句法流变的轨迹,有助于从本体形式上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机制,深化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认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典诗歌句法史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