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编大学美育/复旦博学大学通用基础教材系列

蒋国忠,蒋国忠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8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蒋国忠,蒋国忠 编  

页数:

322  

内容概要

  《新编大学美育》由作者在多年讲授“大学美育”课程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前人已有成果,并根据教学实践反复修改提高而成。全书共十四章,围绕着大学美育的基本使命,全面地介绍了美学美育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结合社会审美实践和学生的审美特点,着重讲述了美的各种观念、形态和特征,以及如何提高审美修养和增强审美能力的理论与方法。对于大学生加强文化审美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都甚有益处。《新编大学美育》有一定理论高度,观点中肯,见解新颖,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清新流畅,章节安排贴近有关教学的实际需要,既可作为大专院校文、理、工、医、农等各专业学生和研究生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的通用基础教材,也适宜于现代知识青年用作提高审美艺术修养的自学读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美育的地位与功能一、美育与素质教育二、美育的特殊功能第二节 美育的对象与任务一、美育的对象二、美育的任务第三节 美育的研究方法一、美育研究的方法论二、美育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二章 中西美育的发展与比较第一节 华夏美育和西方美育思想的渊源与发一、华夏美育思想的渊源与发展二、西方美育思想的渊源与发展第二节 中西美育比较和互补的趋向一、中西美育思想的比较二、中西美育思想的互补及发展趋向第三节 现代西方美育的现状与趋向一、现代西方美育兴起的原因二、现代西方美育的状况与趋向第三章 美的追寻与美的秘密第一节 西方美学家论美一、从社会物质属性探求美二、从意识精神属性寻求美三、从心理生理属性追寻美第二节 美和美的“秘密”一、关于美的界说二、美的“秘密三、美是人的自由创造第三节 美的涵义和美的特征一、美的涵义二、美的特征第四章 美感的诞生与美感的特征第一节 美感的诞生一、人类的起源二、美感的诞生第二节 美感的界说一、美感与快感二、美感与理智感三、美感与道德感第三节 美感的特征一、美感的涵义二、美感的特征第五章 美的理想与审美意识第一节 美的理想一、什么是美的理想二、“真”、“善”、“美”、“圣”第二节 审美意识一、审美意识的涵义二、审美意识的特征三、审美意识的形式第六章 审美心理第一节 审美的心理机制一、人对心理的认识过程二、审美与西方心理学派三、审美心理是大脑的特殊机能第二节 审美的心理结构一、审美心理的特征二、审美心理的结构第七章 审美能力第一节 能力和能力理论一、能力的涵义二、几种能力结构的理论第二节 审美能力一、审美能力的涵义二、审美能力的特征三、审美能力的形成第三节 审美能力的结构一、审美能力的个性化二、审美能力的结构第八章 审美范畴第一节 审美范畴的涵义一、范畴和审美范畴二、研究审美范畴的意义第二节 基本的审美范畴一、优美(或称秀美)二、崇高(或称壮美)三、悲剧性四、喜剧性五、意境第三节 现代审美范畴的发展一、丑二、荒诞第九章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第一节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诞生一、美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二、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诞生第二节 形式美的构成方式一、形式美的基本构成要素二、形式美的主要构成法则第三节 形式美的特征与功能一、形式美的审美特征二、形式美的审美功能第十章 审美与社会生活第一节 社会生活美的源泉与功能一、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美的源泉二、社会生活美是最普遍的美三、社会生活美的基本功能第二节 社会美的审美一、社会美的特征二、社会美的形态第三节 生活美的审美一、生活美的特征二、生活美的形态第十一章 人是世界的美--精神第一节 励志励神的精神美一、精神美是人生的最高追求二、精神美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精神美的内容与形式一、精神美的构成要素二、精神美的表现形态第三节 悦目怡情的形体美一、形体美与它的意义二、形体美的基本要素三、形体美与精神美的关系第十二章 科技美:人类智慧的结晶第一节 科技之美:人类文明的标志一、科技美的论争二、科学美、技术美及其比较第二节 科技美的特征与功能一、科技美的基本特征二、科技美的主要功能第十三章 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第一节 艺术创造界说几种一、现实模仿说二、理念显现说三、形式和谐说四、自我表现说第二节 艺术美的创造本质一、艺术是特殊的精神生产二、艺术创造的主客体因素三、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第三节 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一、独特性与新颖性二、形象性与具体性三、情感性与真挚性四、典型性与意蕴性五、理想性与恒久性第四节 艺术美的审美功能一、愉悦娱乐功能二、启迪认识功能三、感化教育功能四、调节 补偿功能第十四章 艺术类型与审美第一节 实用艺术的审美一、实用艺术及其审美特征二、实用艺术的主要样式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审美一、造型艺术的涵义二、造型艺术的主要样式第三节 表情艺术的审美一、表情艺术及其审美特征二、表情艺术的主要样式第四节 语言艺术的审美一、语言艺术及其审美特征二、语言艺术的主要样式第五节 综合艺术的审美一、综合艺术及其审美特征二、综合艺术的主要样式

章节摘录

  二、中西美育思想的互补及发展趋向  以上,我们就中西美育的三个方面,作了不同特征的比较。彼此的优长劣短,显然是客现存在的。当然不能绝对化。为了作比较,我们不得不抓其重要方面,而忽略其次要方面。例如,西方美育注重科学精神,并不等于华夏美育就没有科学精神;华夏美育注重伦理精神,也并不等于西方美育中就不存在伦理精神。一切都是相对的,是相比较而言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相互取长补短,求得共同的、健康的发展。一般说来,西方文化包括美育的研究方法,是采用逻辑分析的方式,要告诉我们对象是什么,所求的是清晰的思想、明确的结论,这是“正的研究方式”(冯友兰语)。这种“正的研究方式”对形而上学的理论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但还是不够的,如果不终于“负的研究方式”,就不能到达哲学美学的顶峰。所以现代西方学者开始注重华夏文化,出现了所谓《易经》热,表明西方学术界正在汲取“负的研究方式”的合理内核。华夏文化包括美育的研究方式历来采取“负的方式”,就是力图“天人合一”,消除主客体的区别,泯灭事物的界线,告诉我们的是对象不是什么。这种直觉的、综合的研究方式,确实有许多优长之处。但它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所以从近代以来,大批文化人涌向西方寻找各种思想武器,包括汲取西方文化中的逻辑分析方式,以弥补传统研究方式的不足。所以最好的思维方法应当东西互补,是融合了西方的逻辑与东方的直觉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这也是中西文化、中西美育思想必然地要走向“互补”的发展趋向。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编大学美育/复旦博学大学通用基础教材系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