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

胡海鸥 第2版 (2005年9月1日)
出版时间:

2005-9  

出版社:

第2版 (2005年9月1日)  

作者:

胡海鸥  

页数:

271  

字数:

225000  

内容概要

本书认为道德行为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崇高的感情体验,更是人们在合理的制度条件下,实现自己满足程度最大化的行为方式。这就是说,道德行为在本质上不仅符合社会的利益,而且符合当事人自己的利益。道德与经济的一致性也正在于此。如果不道德的经济可以延续,或者不经济的道德无法摆脱,那就一定是制度出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只能是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制度,而不是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利益。因为合理的制度可以使人们在实现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促进群体和社会的利益。我国目前道德水平偏低主要是由于两种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紊乱,只有坚持推进这个转轨,才能奠定持续提升我国道德水平的基础。证明道德与经济一致性的意义在于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使道德行为的本质由个体利益的牺牲转移到个体利益的维护上来,从而使人们拥有自觉遵循道德规范的永恒动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道德本质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道德者,天籁之声也 第二节 追求满足引导道德的发展 第三节 道德是崇高的情感体验 第四节 道德对利益的维护 第五节 道德的利益也要维护 第六节 道德的投入与产出 第七节 道德与经济一致性的含义第二章 道德分析的经济逻辑 第一节 均衡支配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 第二节 机会成本与长、短期划分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分析 第四节 经济运行中的囚徒博弈 第五节 狗尾巴摇动狗身体的表现 第六节 道德风险的本质与起源 第七节 经济逻辑在道德中的体现 第八节 有关“性善’与“性恶”的判断 第九节 尊重人本性的经济逻辑第三章 非道德选择的主观原因 第一节 在三个效用函数间的选择 第二节 效用最大化与道德选择第四章 封建经济道德的轮回性 第一节 封建道德依托的经济构架 第二节 封建道德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第三节 封建道德与封建王朝的轮回 第四节 封建官场的博弈与道德沦丧第五章 计划经济道德的外生性 第一节 计划经济将交换扭曲成分配 第二节 计划道德的本质及运作的矛盾 第三节 计划分配中的非道德的选择 第四节 放开价格的特点与影响 第五节 计划道德在转轨经济中衰落 第六节 道德选择的制度依赖与比较 第七节 “无我”响“利已”道德的转轨第六章 市场经济道德的内生性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运作特点 第二节 市场经济促进道德行为的选择 第三节 市场经济弥合两者利益的背离 第四节 市场经济博弈的积极作用 第五节 市场道德的形成机制与作用 第六节 市场经济自我净化的可能 第七节 “利己”与市场经济的适应性 第八节 市场经济中的道德风险第七章 我国形成中的市场经济道德 第一节 体制轨转对道德变迁的要求 第二节 道德转轨的原则与制度安排 第三节 道德理念的灌输性和培育性 第四节 正确判断道德与利益的一致性 第五节 保持谱恭敬敬畏之心的理由主要参考书目后记——为了空中那双俯视的眼睛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