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夏衍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7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夏衍  

页数:

18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著名作家夏衍先生介绍电影剧本写作常识的入门性读物,内容涉及人物、结构、对话、艺术技巧等诸多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作者结合多年的电影工作经验,参考大量中外优秀影片案例,使本书生动、丰富而又极具可操作性,既可供影视专业人员作为教材学习,又可供影视爱好者及写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夏衍( 1900- 1995),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理论家。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主要作品有电影剧本《春蚕》,话剧剧本《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曾将鲁迅小说《祝福》、茅盾小说《林家铺子》改编成电影剧本。

书籍目录

序  欧阳予倩前言电影的“第一本”政治气氛和时代脉搏人物出场结构脉络和“针线”蒙太奇对话艺术性,技巧重要的问题在于学习琐谈改编后记

章节摘录

  结构,就像建筑学上的设计蓝图、从事建筑的人没有设计图就不能造房子,同样,写剧本的人不预先设想好剧本的结构,也是很难动笔的,不论是写小说,戏剧或者电影文学剧本,如果心中无数,没有一个底子,边写边改,显然是劳而无功的,创作一部作品,作者心中应该先有一个布局,即怎样开端,怎样展开,主要内容放在什么部位,以至怎样结束等等-假如事先没有布局,边想边写,或者先写细节,那么这就等于基本建设事先没有蓝图、没有没计图样,而先考虑房间的内部陈设、布置和装饰。  用造房子来比喻,那么首先要明确这座房子的目的性-就是这座房子盖了作什么用?是花园洋房,是宿舍,是工厂,是大礼堂,这是首先要搞明白的:目的性就决定了体裁、结构,也就  决定了风格、电影剧本的结构,也要先从目的性来设计和考虑。为什么目的,写什么主题,用什么题材,采用什么风格,这都是和剧本的结构密切相关的问题,我一再讲过,写电影剧本一定要有——个明确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也就规定了和这个目的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这个目的,最好是通过什么样的故事题材,写哪些人物,选择哪些场景,采用什么样的风格,我们认为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电影剧本的内容也就是目的性,所以也可以说是不同的目的性决定了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形式.  因为剧本的结构是由剧本的主题和题材所规定的,所以考虑一个剧本的结构,先要仔细地研究一下这个剧本的主题思想、人物、事件等等,然后才能根据“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原则来作整个剧本的布局与设计。一个电影剧本究竟需要多少登场人物,按照剧本规定的情景,剧中人要经历多长的岁月,要涉及多少地区,这都是决定结构的先决条件。仍旧用建筑来比喻,要造一所一家五六口人的住宅,和造一所要容纳几百人的校舍,显然要有不同的设计和结构,这是因为使用的目的性不同和要求不同的缘故;再譬如要造一所国家规模的博物馆,或者要造一所实用为主的群众艺术馆,同样也因为目的性不同,就应该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结构,不同的风格。建筑师造屋,先要问明房子的用处、建筑面积多少、使用面积多少、坐落在什么地方,然后他才能考虑整个建筑的结构,这道理是完全一样的。上次提到过的清人李笠翁,在谈到戏曲结构的时候也曾拿造房子来作为比喻,他曾经在“结构第一”中说过:“……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而后再筹一架,则便于前者不便于后,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故作传奇者,不必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尝读时髦所撰,惜其惨淡经营,用心良苦,而不是被管弦,副优盂者,非审音协律之难,而结构全部规模之未善也。”  我觉得这些话很有意思。“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意思就是说,动笔之前,先要十分仔细、十分用心地把结构搞好。建筑师在动工之前,不仅要规定“四至”,画好立面,而且要画好乎面,立面只能给你以一个表面的印象,而平面则就得仔细地设计“何处建厅,何方开户”等等问题了。写剧本也是一样,动笔之前,先要大致想定整个结构。写话剧,先要想定大致是几幕几场。写电影剧本,也是要想定是几章几节。幕和章,是大段落,大段落决定了,然后才能考虑整个故事情节如何在这些段落里妥善地安排。幕和场决定了,章和节决定了,才能考虑到材料和细节的问题,正像建筑房子的时候,一定要等“何处建厅,何方开户”决定了,才能考虑用什么材料,怎样装饰和布置。归纳起来说,建筑师接到任务、剧作家开始构思的时候,先要弄清楚这一工程、这一作品的目的,然后仔细地打圩一张图样。打图样,也一定要目的明确,图样核定了之后,然后去选择材料,和考虑到如何才能使造起来的房子更舒适、更美观的问题,这样做,看起来很麻烦,但是有一好处,就是这样做就可以保证决不会把住宅造成马厩,也不会在落成典礼的时候发生栋折梁摧的危险?  写话剧的第一幕,写电影剧本的第一本,主要是要先给观众以一个明确的概括性的印象,这有点像建筑设计图中的立面。第一印象要预示这个剧本的性格,这和主题思想有不可分的关  系。有的一开始就要给人以庄严、凝重的印象,有的一开始要给人以轻快、平易的印象,这就是一所建筑的“门面”。这个决定了之后,然后观众才进入内部,于是,建筑师和剧作家就要考虑主体在哪里,主要的戏在哪里的问题了。    谈到电影剧本的结构,必然要联系到另一个问题,这就是贯穿着整个故事和人物性格的线索与脉络。就是说,有了章法、布局,还需要把人物情节的线索处理得清楚顺畅,也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按照生活的逻辑,把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安排得有层次、有起伏、脉络分明,而又引人人胜。  做一件衣服不仅要剪裁好,而且要针线好,写剧本也是样-一大堆生活素材等于成衣师手中的衣料,他必须先把它剪开,然后再用针线缝合起来;将材料按照不同的要求(目的性)  而进行分析、决定取舍,这是剪裁-裁剪了之后,还要将材料连接起来,凑合起来,这就是“针线”?脉络要清楚、通畅,针线要细密、针线不密,就会发生破绽。  脉络,也就是中国医书里所说的“经络”:经是路线的意思,络是纵横连接的网。中医讲究“经络”,他们认为人体所有的内脏、肢体、五官、筋骨、皮肉、毛发,都是由无数经络联系着的,触动一个地方,其他部分都要发生影响,也就是所谓牵一发而及全身的意思,我看,这很合乎唯物辩证法的。人身是有机体,一件文艺作品也应该是有机体,既然是有机体,各个部分之间就不可能没有互相影响、互为呼应、有反应、有反射的“有机联系”;情节如此,人物性格也是如此。情节有发展,人物性格也有发展,发展者,起变化也,为什么会起变化?一定有使它非起变化不可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矛盾和冲突。人的思想发生了矛盾,人和环境发生了矛盾,例如旧思想和新思想发生了矛盾,个人和集体发生了矛盾等等,有了矛盾,矛盾积累起来,就要发生冲突和斗争,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对立的双方就会向着它相反的方面转化,这就是变化。这就是发展。因和果,前因和后果,有着必然的辩证的联系,无因的果,是突然,是架空,是不可信:无果的因,是多余,是浪费,是无的放矢。前面有了因,后面就必须有果,后面有了果,前面就非有因不可,这是常识,但这也是初学写作的人常常会疏忽的问题。  话剧的幕与幕之间,电影的Sequence与Sequence之间,都存在着一个脉络与针线的问题。为了容易理解,我借用“瞻前顾后”这句话来说明。瞻前,就是当你写第二幕的时候,你一定  要想到第一幕有无这件事发展的因素,没有因素就会使人感到突然,假如前面已经有了伏笔,那么情节就能接得上了。顾后,就是写第一幕寸,一定要为以后的发展作好打算,如果这件事与以后的情节无关,那么这一笔就没有写上之必要了。  情节如此,人物性格也是如此。戏里的一个人物的性格如何发展,在开始写第一幕的时候,就要作好全盘的考虑,埋伏下使他可以发展和必然要发展的因素。例如你写一个知识分子改  造,假如在最后一幕里他成了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那么在第一幕中,他出场的时候,就要把这人可以改造的因素写进去:如果不写这一点,或者写得不清楚、不充分,那么到最后一幕,他的成长转变就没有说服力,也就不可信了。又比如你写一个人开始很胆小,后来变成很勇敢,这变化从何而来呢?戏剧里面有所谓“心机一转”,来一个突变,当然,突变是可能的,但是突变也要有可以突变和非突变不可的因素,也就是说,这里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逐步地、合情合理地写下这个可变的因素,那么对于他的突变观众是不会相信的。前面写了因素,观众心理上有了准备,那就顺理成章,合理而又可信了,相反,假如前面写了因素,而后面既无发展,又无交代,这就是无的放矢,浪费笔墨-因此,瞻前顾后,一场戏与一场戏的衔接,一个事件与一个事件的关系是很重要的、中国有句古话叫“一脉相承”,相承必须有脉,此脉万不可断。人的脉一断就死亡,戏的脉一断也就没有生命了。    两个奸细偷偷地向火药库爬过去,想把它炸毁;其中一个人在路上把一封写有密令的信遗失了。第三个人拾到了这封信,便去报告警卫,警卫及时赶到,把两个奸细逮捕起来,保全了火药库。在这里,编剧必须处理几个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动作。两个奸细偷偷地爬向火药库;同时第三个人拾到了那封信,赶紧去叫警卫:两个奸细快要达到目的地了;同时警卫也接到了警报,立即赶往火药库。两个奸细已经作好炸毁准备;但警卫也及时赶到了。如果像前面那样,把摄影机比作观察者,那么在这里就不仅要把摄影机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而且要把它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观察者(摄影机)一会儿在路上紧跟着两个奸细,一会儿在警卫室里面拍摄警卫人员接到警报时的紧张气氛,一会儿又转到火药库拍摄两个奸细正在准备爆炸等等,但是,在各个场面的连接过程(即蒙太奇过程)中,上面所说的有顺序地层层衔接的规律仍然有效、只有把观众的注意力从一个场面正确地引导到另一个场面,才能在银幕上构成一个连贯的段落。要正确地转移观众的注意力,就必须按照下面的顺序:观众首先看到正在爬着的两个奸细,然后是信件掉失,最后是拾到那封信的人。他拿着信赶紧跑去报警。这时候,观众必然会焦急起来:拾到信的人来得及阻止这个祸事吗?编剧立刻作了回答:表现出两个奸细已迫近火药库。他的回答仿佛是个警报:“时间紧迫了。”观众继续怀着焦急的心情:他们能及时赶到吗?接着编剧表现警卫队正在出动:时间十分紧迫——表现出两个奸细已经开始准备爆炸:就这样,编剧使观众的注意力时而转向警卫队,时而转向两个奸细,从而适应观众注意力的自然变化,正确地构成(剪辑成)一个段落山,  这种方法可以叫做引导或者诱导,也可以叫做强制。如何才能胜利地、成功地引导下去呢?重要的是一环扣紧一环,不松弛,不断线,而每一个片断,每一个环节,又必须符合观众的理性和感性的逻辑。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欧阳予倩  有些写得不得法的话剧和电影,看上去别别扭扭,有的甚至于不容易看懂。这可能由于剧作者思路不清,也可能忽略了编剧必须注意的规律。我曾经想过:是否应当写一点编剧入门一  类的东西?朋友们有的认为用不着,理由是:内容决定形式,恐怕搞了些条文反而会使创作受到限制;有的认为作为创作经验谈一谈很有必要,但恐怕会被看作单纯技术观点。有位同志说:写编剧的常识也要有马列主义,所以不主张随便写。但是我仍认为只要写得好,对初学者会有很大帮助。写剧本也和其他科学一样并不神秘,但有行家领着跨过一条门槛,就可免得在摸索中走许多弯路。夏衍同志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一书,我读了非常高兴。这是理论,但这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这是言识,但他把有关编剧的一些道理阐明得非常透彻而扼要。他习鲜明生动的文字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说明问题。尤其可贵的是所举的许多例子都具体而十分恰切,使人易于理解。  作者一开始就谈到创作的目的性:为什么写电影剧本?为谁写电影剧本?总的说就是要以电影艺术为人民服务。可是每一部片子或者每一个戏都有它的创作目的。没有目的的影片或戏是不成立的。目的性含糊,就不是一部好片子。我们的艺术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所以写剧本必须政治挂帅。夏衍同志接着就说:“政治挂了帅,业务就得跟上去。”业务如果不跟上,拿什么为政治服务?所以说:“政治与业务,思想性与艺术性应该统一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何把政治与业务、思想与艺术统一起来,使我们又红又专,正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其次,他着重谈了写剧本的群众观点。他主张首先必须要群众看得懂,再就要让群众高兴看。看不懂固然不行,看得懂而群众不喜闻不乐见,那也就无从起教育作用,收宣传效果。为着更好地把作品普及到群众中去,剧作者必须从自我欣赏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深入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写出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剧本。要求思想性高,表达得又好,那就必然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来为主题服务。  电影是最复杂的艺术,包括的东西很多。夏衍同志这本书提纲挈领谈了几个最重要的问题,每谈一个问题都包含着丰富的创作经验,提出了电影艺术简明的文法和最恰切的例证,这符  合于当前迫切的需要。不久以前,我看过一个戏,是写工厂的。我看完了第一幕,还不知道那是个什么工厂,许多人在台上争论得很激烈,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到第二幕又好像转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热烈紧张,但不知所云。如果能够学习一下夏衍同志这本书里的怎样写电影的第一本,就不会搞得那么乱了。  这本书关于政治气氛和时代脉搏,关于人物出场以及布景服装音响效果如何为人物性格服务,关于结构和脉络针线、蒙太奇等,都联系着剧本的主题思想而有条不紊地谈得非常透彻,也很具体。文章里没有艰涩的语句,没有费解的名词,没有枝蔓的论述,平易朴实,简练而精辟,可以说是言简而意赅、语近而旨远,对于学习编电影剧本和话剧剧本的人都是很好的路标。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