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会计理论

葛家澍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葛家澍  

页数:

450  

Tag标签:

无  

前言

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会计实务进行解释、预测,并指导会计实务应该如何发展的一套知识体系。但是,会计理论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多义词。马克思主义对理论的定义不同于西方学者。即使在西方,当前也不存在单一的、可以支配一切的理论。早在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曾把会计理论定义为“前后一致地、将假定的、概念上的和实用的诸原理结合在一起,以构成会计研究领域基本框架的参照原则”①。在此之前,会计理论基本上是规范的。大约20世纪70年代左右,即ASOBNT发表10年之后,美国传统的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虽然规范研究仍然、也必然对会计实务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运用新思维和新工具进行会计研究日益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会计学界新秀的主流研究方向。他们的会计理论则是经验的、实证的(experience-posi-tiVe)。正如AAA在1977年发表的“会计理论与理论的认可报告”(SOATATA)②中指出的:“当前和今后,不存在单一、支配性的财务会计理论,其内容丰富到可以有效地涵盖使用者--环境的全部范围。在财务会计文献中,所存在的是可以表述使用者--环境各种差异的一种理论集合(a collection of theories)。”③当代财务会计理论,以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为主。后者通常利用会计数据,立足于资本市场,研究与投资者决策和期望,如会计政策的变化,股票价格的变化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加以证实或证伪。实证会计理论并不研究会计信息如何形成,如何完成财务报告的目标并保证会计信息高质量,而是对会计及其相关现象进行解释与预测;试图描述经济、财务和建立模型,预示财务变化或不同政策的经济后果。概括地说,实证会计理论试图回答“是什么”。规范会计理论则不同,它不仅解释与预测会计实务,而且要制订用于规范、指导较佳或最佳实务的标准,它需要评价不同会计准则的优缺点。除学术界外,对会计工作者、尤其是对会计实务工作者而言,以研究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基本概念为重点的会计理论对准则的制订者、编报者、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可能最为有用。概括地讲,规范会计理论回答“应该是什么?”

内容概要

  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在财务会计理论学科研究的进程中各自起着自己应当承担的作用。以研究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基本概念为重点的会计理论对准则的制定者、编报者及报告的信息使用者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价值。《会计理论》阐述以会计概念框架为中心议题的会计理论,分三篇十八章讲述会计与市场及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及当代会计理论的发展;以较大篇幅讲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涵,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及国际比较,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如会计假设、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计量、财务报告体系及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等;基于目前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迫切需求,书中另辟一篇专门讲述会计准则相关问题。  书中资料翔实,篇章安排虽以专题形式出现,但彼此间逻辑紧密,非常适合会计专业高年级本科及研究生课堂教学,同时,《会计理论》也可望成为理论界深入研究会计理论问题的一本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葛家澍 男,1921年3月生。现任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及会计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是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第一届和第二届成员,我国经国家批准的第一批经济学(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仅两位)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的、享受专家津贴的第一批专家之一。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光荣称号,2004年获得“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光荣称号。葛家澍教授迄今共培养了51名会计学博士,其中包括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会计学博士,第一个会计学女博士,第一个审计方向的博士,第一个我国台湾省籍的会计学博士,以及第一位经济学博士后等。葛家澍教授几十年来科研成果累累,著述等身,被台湾著名会计刊物《会计研究月刊》誉为“大陆会计学界的‘翘楚’”。建国以来,葛家澍教授发表论文150篇左右,已经出版了四部个人论文集。其著作及教材多次获得教育部的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福建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专著类唯一的会计学奖项)。20世纪90年代以来,葛家澍教授致力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论文,受到了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广大会计工作者的重视,他因此也成为了我国会计理论界促进并参与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杜兴强 男,1974年生,现为厦门大学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全国青联委员、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咨询专家。1991—2001年先后求学于吉林大学和厦门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与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2001年8月进入厦门大学会计系任教,并于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进行了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的博士后研究;2002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先后被厦门大学聘任为博士生导师(时为副教授)和教授。目前主要从事“财务会计与会计理沦”、“资本市场会计问题研究”等领域内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软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博士点基金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出版过专著《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等;博士论文获得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合作)、二等奖、中国会计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教学成果曾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概 论第一章 制度·市场·企业·会计第一节 制度·市场·企业第二节 会计与经济学第二章 当代会计理论的发展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的规范会计理论的发展第二节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特色第三节 新中国会计理论发展回顾第二篇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三章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及其作用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第二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第四章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比较与综评第一节 关于各国CF的简单列表比较第二节 各国CF的特点及解释第三节 美国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评价第四节 西方财务概念框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第五节 在中国建立财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第五章 会计基本假设第一节 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第三节 我国财务会计中存在的基本假设第六章 会计目标第一节 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第二节 财务会计目标的两种典型观点: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第七章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第一节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观点第二节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第八章 会计要素第一节 会计要素概论第二节 会计理论中资产定义的文献评介与分析第九章 会计要素的确认第一节 确认的含义及其作用第二节 确认的基本标准与权责发生制第十章 会计计量第一节 会计计量的内涵与计量结构第二节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探讨第十一章 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体系第一节 财务报告体系第二节 财务报表表述的基本概念第三节 财务报表的附注及其他财务报告第十二章 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的缺陷及其改进第一节 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的缺陷第二节 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的改进第十三章 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及全面收益表第一节 收益表模式的缺陷及全面收益表出现的动因第二节 国际范围内财务业绩改进的动态与全面收益表第三节 财务业绩报告改革:共同趋势、局限性及思考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质量评估与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第一节 评估财务报告的各种观点第二节 财务报告的内容质量与表述质量第三篇 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第十五章 国际领域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第一节 会计准则存在的必然性第二节 国际会计准则第三节 高质量会计准则研究:观点、综评与启示第四节 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可能影响第十六章 中国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第一节 中国会计规范的变迁与现状第二节 中国会计准则如何走向高质量第十七章 中国会计准则与IAS、美国GAAP及英国GAAP的比较第一节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趋势第二节 中国会计准则与IAS、美国GAAP及英国GAAP的比较第十八章 原则导向或规则导向的转变:以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为例第一节 关于会计准则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目标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会计理论 PDF格式下载



不知道是因为配送过程中下雨了,还是因为在库房里积压太久了,封皮上有水痕,里面也有些褶皱,但不影响使用。还好~


书内容不错,包装受损害,书边页出现水淋湿痕迹。


书不错,就是内容有些难,不过对于学习会计理论是有所帮助的


会计学里最精典的教材!中国最大师级的作品!


这本书不错,都看了4,5遍了~


书很不错哦,强烈推荐


作者个人陈述太多,看不到不同观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