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资本技术扩散和可持续发展

李志青 复旦大学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复旦大学  

作者:

李志青  

页数:

235  

字数:

19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受到社会资本影响的技术扩散过程对可持续发展有着内生性的决定作用,本书在此观点基础上逐章展开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 (1) 社会资本自身的决定机制; (2) 社会资本对于技术扩散的影响机制; (3) 技术扩散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 第一篇总论包括两个部分: 引言部分对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意义以及全书的结构安排做出简单介绍,第二章开始讨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测度和决定因素,以从中引出技术扩散的因素;第二篇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由三个部分构成: 分别为第三章引入社会资本,对社会资本进行理论综述和解释,让读者可以对这个概念进行全面地了解,从而为理解它与技术扩散之间的关系做准备。第四章是对传统的行为选择理论进行互动化的改造,为处于互动环境中的技术选择行为及其扩散提供初步的理论模型。第五章则对第三章的功能性延续,讨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中指出社会资本与微宏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第三篇社会资本、技术扩散与可持续发展包含三章内容: 分别为第六章展开对技术扩散决定机制的研究,创新性的将社会资本应用于技术扩散过程的分析,并进一步地分析了几种互动模型对于技术扩散的影响。第七章构建受到社会资本影响的技术扩散内生化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其中的重点在于技术选择过程的分析上。第八章是在第七章的宏观经济模型基础上提出应用性的政策分析框架,指出在外部性的作用下,我们需要进行技术激励。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基本分析框架 1.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方法 1.2.2 具体概念的界定 1.2.3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1.3.1 本书的体系结构 1.3.2 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 定义、测度和决定因素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实现条件 2.2.1 可持续发展: 涵义之争 2.2.2 可持续性的衡量标准: 测度指标 2.2.3 忽略的问题 第三节 总财富的计量 2.3.1 世界总生产函数 2.3.2 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计量 2.3.3 自然资本的计量 2.3.4 绿色国民经济账户 第四节 自然资本消耗率的决定因素 2.4.1 库茨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本损耗率 2.4.2 生产技术、社会资本和消耗率 第五节 结论第二篇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 第三章 社会资本: 理论的综述和解释 第一节 引言 3.1.1 社会资本——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学术潮流 3.1.2 社会资本发展观——根植于个体互动关系的社会经济发展 3.1.3 社会资本与中国发展研究 3.1.4 并不陌生的社会资本:“诚信”中国 3.1.5 社会资本研究的反思 3.1.6 本章结构 第二节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 3.2.1 社会资本概念的始作俑者: 莱达·汉尼芬 3.2.2 现代意义的扩展: 雅各布斯、布迪厄和卢里 3.2.3 社会资本概念的当代规范: 科尔曼、普特南 ……第三篇 社会资本、技术扩散与可持续发展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资本技术扩散和可持续发展 PDF格式下载



够呛。


  说说这本《社会资本、技术扩散和可持续发展》,本书可作为社会资本理论的应用研究,其内容可划归经济社会学,与之前看过的《新经济社会学》相似,本书也包括了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学化的理论证明,体现出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特色。本书在首先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的基础上,引出技术扩散的因素,然后通过分析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引出社会资本对技术扩散的促进作用,从而将可持续发展、技术扩散和社会资本的相互关系。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其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当有限,更多的是采用新技术的能力,可以用技术扩散的程度来表现,而技术扩散可以通过社会互动和个体间相互影响来实现,具体的说就是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信息流通和实现相互合作,从而实现技术的交流和扩散。而新技术的应用则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污染排放,节约能源,从而有助于可持续发展。这里要提一下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的内涵,后者的判断标准是转移给后代的资本总存量不少于现有的存量,这就决定了不同资本间的转换,有可能导致资源的滥用,而强可持续性则认为自然资源与其他资本间的替代是有一定局限性,因此规定了自然资源的限度,使其存量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极限之上,这有助于切实保证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物种多样性等。在交代了这些问题之后,作者还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资本,主要涉及理论渊源、概念界定等,然后探讨了互动环境下的技术选择行为,并为探讨技术扩散做准备。过去许多研究都将技术扩散视为外生变量,或者在对其内生化的同时强调技术的供给(技术的创新),而忽视了技术的需求,本书正是强调从需求角度探讨技术扩散问题,接下来就是很多具体的分析了,涉及到很多的假设和数学分析,受制于学识水平,很多内容我都看不懂,只好草草浏览一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据作者介绍,这些内容涉及到社会互动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以及社会网络结构如何通过改变个体预期影响到经济个体对新技术的选择。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可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比如利用市场的政策、创造市场的政策、环境管制、信息和公共参与等,针对新技术的扩散还有R&D补贴等,另外就是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作者认为,决策者追求跨期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他们面临着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消耗率、人力资本、生产资本投资以及技术激励等政策的选择,而自然资源消耗率将受决定自然资源价格及数量的环境管制政策的影响,同时也将间接地受技术激励类型的影响。
  
  
  《社会资本、技术扩散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志青
  
  目录: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基本分析框架
  1.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方法
  1.2.2 具体概念的界定
  1.2.3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1.3.1 本书的体系结构
  1.3.2 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 定义、测度和决定因素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实现条件
  2.2.1 可持续发展: 涵义之争
  2.2.2 可持续性的衡量标准: 测度指标
  2.2.3 忽略的问题
  第三节 总财富的计量
  2.3.1 世界总生产函数
  2.3.2 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计量
  2.3.3 自然资本的计量
  2.3.4 绿色国民经济账户
  第四节 自然资本消耗率的决定因素
  2.4.1 库茨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本损耗率
  2.4.2 生产技术、社会资本和消耗率
  第五节 结论
  第二篇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
  第三章 社会资本: 理论的综述和解释
  第一节 引言
  3.1.1 社会资本——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学术潮流
  3.1.2 社会资本发展观——根植于个体互动关系的社会经济发展
  3.1.3 社会资本与中国发展研究
  3.1.4 并不陌生的社会资本:“诚信”中国
  3.1.5 社会资本研究的反思
  3.1.6 本章结构
  第二节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
  3.2.1 社会资本概念的始作俑者: 莱达·汉尼芬
  3.2.2 现代意义的扩展: 雅各布斯、布迪厄和卢里
  3.2.3 社会资本概念的当代规范: 科尔曼、普特南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第四节 社会资本的理论渊源
  第五节 社会资本:经济个体的网络化互动
  第六节 社会资本的测度
  第七节 结论
  第四章 行为选择的互动分析---一种将社会互动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方法
  第五章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
  第三篇 社会资本、技术扩散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互动、社会资本和技术扩散
  第七章 技术扩散、增长和环境的一个宏观经济模型
  第八章 技术扩散内生化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框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198千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