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应用统计学

张梅琳 复旦大学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复旦大学  

作者:

张梅琳  

页数:

279  

Tag标签:

无  

前言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它的显著特点就是信息爆炸、泛滥。在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中谁能看出端倪,谁就能掌握新经济时代的制胜先机。虽然,信息经济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但是,从本质上讲,信息经济所依赖的不只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先进,更重要的是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准确、可靠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离不开统计学学科的发展。因为统计学是帮助你把握复杂信息现象的工具。也可以说,统计学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此教育部也十分重视,将统计学列为财经类专业10门核心课程之一。由于本书注重应用,将统计指标及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范例演练,降低了统计学学习的进入障碍,使读者能较易体会统计学的应用精髓,因此,本书适合高等院校非统计专业的财经类学生作为学习统计学的必读教材。本书也可作为人口学、医药学、法学、新闻学、档案学等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统计学的选读教材和作为广大经济管理人员的参考书。本书共12章,分为3个层次,以利于读者和教师分段学习及授课。第一个层次从第一章到第四章,属于基础篇。主要介绍描述统计的内容,包括统计数据搜集、萃取、整理及基本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经过这一层次的学习,将了解统计调查的组织方案,运用和掌握。Excel及Eview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制作图表,通过总量指标、相对数指标和绝对数指标等进行数据的初步分析。第二个层次从第五章到第十章,属于数据分析篇。主要介绍推断统计、预测和决策的内容,包括参数估计、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预测、时间数列分析和预测、决策分析方法等。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掌握绝大部分统计分析方法,并应用Excel及Eviews软件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应用这些处理结果来帮助判断与决策。

内容概要

  《应用统计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秉持“打好基础,反复操练,注重应用”的理念,由浅入深地介绍统计学中最重要、最实用的数量分析方法,力图用相对较精简的篇幅介绍统计学的精髓;而且可以边学习,边着手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无论你是数量分析初学者,还是高手,花些时间阅读《应用统计学》,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应用统计学》特色:  1.丰富的范例引用,帮助读者从统计学的概念、初步方法开始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浅显易懂的文字并佐以图表说明统计学的各数量分析方法;  3. 与我国经济改革紧密结合的案例分析,将统计学的数量分析方法融会贯通,便于理解;  4. 适合作为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材和经济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数据信息和统计学第二节 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第三节 计算机在统计中的应用前沿问题案例练习与思考部分参考答案第二章 数据搜集与整理第一节 数据的搜集第二节 调查设计第三节 数据的整理第四节 频数图第五节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前沿问题案例练习与思考部分参考答案第三章 数据的汇总第一节 统计变量集中趋势的测定第二节 统计变量离散程度的测定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前沿问题案例练习与思考部分参考答案第四章 统计比率与统计指数第一节 统计比率第二节 统计指数第三节 统计指数在因素分析中的应用第四节 价格指数的编制与应用前沿问题案例练习与思考部分参考答案第五章 抽样基础第一节 概率概述第二节 随机变量和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第三节 三种常用的概率分布第四节 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第五节 抽样设计第六节 抽样分布第七节 Excel的应用前沿问题案例练习与思考部分参考答案第六章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第一节 点估计第二节 参数的区间估计第三节 假设检验的一般方法第四节 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第五节 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第六节 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第七节 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之间的关系第八节 Excel分析前沿问题案例练习与思考部分参考答案第七章 方差分析第一节 单因素等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第二节 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试验方差分析第三节 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试验方差分析第四节 Excel在方差分析中的应用前沿问题案例练习与思考部分参考答案第八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第一节 相关分析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第三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四节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前沿问题案例练习与思考部分参考答案第九章 时间数列第一节 时间数列概述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分析指标第三节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第四节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前沿问题案例练习与思考部分参考答案第十章 决策分析第一节 决策概述第二节 随机型决策第三节 非随机型决策第四节 风险分析前沿问题案例练习与思考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主要指标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统计指标前沿问题案例练习与思考部分参考答案附表 统计表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按照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个体指数是说明单一经济现象变动程度的指数。例如,反映某一种产品产量变动的程度就是一个个体指数。总指数是说明多种不同的产品或商品的产量、成本、价格等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总变动程度的指数。例如,宝钢总厂2002年工业总产值是2001年的130.89%,就是一个总指数。2.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是反映总体单位总量变动程度的指数。例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等。质量指标指数是反映工作质量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等方面变动程度的指数。例如,劳动生产率指数、产品价格指数等。3.按其所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定基指数就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每个指数都是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计算的。如某厂工业总产值2002年与1985年相比为180%,2001年与1985年相比为160%,2000年与1985年相比为130%,这些指数称为定基指数。环比指数就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每个指数都是以前一期为基期计算的。例如,某厂工业总产值2002年与2001年相比为110%,2001年与2000年相比为109%,2000年与1999年相比为115%,这些指数可称为环比指数。4.按其所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动态指数是指说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发展变化的指数。如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2002年与2001年相比为114%,就是一个动态指数。静态指数是指说明现象在同一时间上不同国家、地区、部门之间的对比。如甲企业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与乙企业相比为110%,则就称为静态指数。本节主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原理及方法;研究平均指标指数因素分析原理及方法。二、总指数的编制原理及方法由于统计研究的对象是总体,因此从统计研究对象范围来看,编制总指数是统计研究的主要任务,而总指数的编制方法主要有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指数的编制方法。(一)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及方法综合指数是编制总指数所常用的一种计算形式,广泛应用于统计信息处理、分析。但它的计算比较复杂,因为要用它来反映多种不能直接相加现象总变动的程度。综合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即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编辑推荐

《复旦卓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应用统计学》特色:1.丰富的范例引用,帮助读者从统计学的概念、初步方法开始奠定良好的基础;2. 浅显易懂的文字并佐以图表说明统计学的各数量分析方法;3. 与我国经济改革紧密结合的案例分析,将统计学的数量分析方法融会贯通,便于理解;4. 适合作为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材和经济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应用统计学 PDF格式下载



书很实用,质量不错!


大量的公式让人麻头皮,名牌大学理工科毕业的我都觉得晦涩难懂。有时候直接看例子觉得反倒容易些,有点怀疑作者是否真正理解了统计学的意义。公式的堆砌无法让人对其原理产生真正的理解。也许对我来说这本书深了点


这个比较好,老婆看完说的


书还不错,就是送货速度有点慢


要买的是教材,网上比较便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