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化视野中的科学

吴海江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海江  

页数:

31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科学不单纯是一种智力上的探索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过程。本书以历史上的科学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过程加以考察,试图确立一种”社会文化情境科学观”。这种科学观主张,科学是置身于各种情境的科学,是嵌入于社会文化中的科学;同时又是引领社会文化,乃至左右社会文化的科学。科学作为社会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必然受制于当时一般非科学的认知背景,受到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道德的或哲学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反过来又为这些观念的变革提供原动力。本书以科学的本质、科学的价值为研究的中心问题,在前现代化(中国)与后现代化(西方)的视域下,对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关系,以及科学、人文与人的自由理想的内在关联性进行批判分析。最后,就提升我国科学原创力的关键——创新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科学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  一、科学释义  二、文化释义  三、科学与文化的内在关联  四、“李约瑟问题”的一个文化视角 第二章 科学的本质  一、贝尔纳:科学的主要形相  二、科学本质的多维透视  三、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  四、近代科学革命与科学文化的兴起 第三章 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文化特征  一、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  二、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组织形式  三、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与运行机制  四、科学活动的精神气质 第四章 科学的价值  一、价值与科学价值  二、科学价值的形式  三、科学与文明的进步 四、科学技术的“异化”问题 第五章 科技活动的人文关怀  一、科技需要人文的制衡与引领  二、从“价值中立”到“负载价值”  三、大科学时代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第六章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一、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缘起与分野  二、科学主义运动  三、人本主义思潮  四、两大哲学思潮的融合与趋同 第七章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一、斯诺的“两种文化”  二、“两种文化”之争的历史及当代演变  三、文化的未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和谐发展的途径 第八章 科学、人文与自由  一、科学与人文的分野  二、科学人文,和于自由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通识教育的理念: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第九章 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思潮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唯科学主义思潮的两个维度  二、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的成因及特质  三、唯科学主义思潮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第十章 中国科学创新:文化的反思  一、科学革命和科学创新中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三、文化自觉与创新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三、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或从文化的角度揭示科学的本质,是20世纪中叶以来关于科学本质认识的一个重要进展。广义上的文化,一般包括器物、制度、规范和观念。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也司以分析为这样四个层面。这里,我们仅就观念的层面分析科学的文化意义。从观念形态上说,科学由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知识,主要指有实证内容的科学事实、科学定律和科学定理,它不同于空谈、虚构,也区别于常识。科学思想,通常是指科学知识蕴涵的基本观念,主要表现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尤其是那些构成我们对宇宙和人类诸态度,引起人们哲学世界观、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变革的重大科学理论和学说。科学思想以实证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相同的科学事实、科学定律可以用不同的科学思想去诠释。科学方法,主要指人们通过正确的途径和程序、运用科学手段进行探索,合理确定实验和调查方案,收集分析数据,进行比较鉴别。对不同的社会主体,科学精神的内涵重点和具体要求虽然不尽相同,但科学精神的本质特点是相同和相通的。概括地说,科学精神就是要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和勇于创新。科学精神是崇尚真实的思想境界,是对实践价值和理性价值的认知,是追求和坚持真理的态度和品格。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观念意义上的科学整体。科学思想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并蕴涵在科学知识之中,而科学知识是科学思想在特定领域、特定事物上的具体表现。

后记

2002年秋季学期,我开始为本科生开设综合教育类选修课程《科学与文化》。翌年初,该课程被定为复旦大学“十五”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经过3年的教学和研究上的积累,最初形成了一部约10万字的课程讲义。2005年12月,本人申请的课题“中国现代化语境下科学价值的文化研究”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这样,对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理论难题得以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即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2006年10月,本书初稿完成后又获得复旦大学“21l工程”学科建设项目经费的资助。严格地讲,“科学的文化研究”不是一门学科,而只是一个研究领域。现在学术界虽然有“科学文化学”的提法,但直到目前为止,有关科学的文化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即大家公认的问题、方法和任务。我始终持有这样一种观点:科学,不单纯是一种智力上的探索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过程。从文化的视野理解科学活动的本质、价值和精神,考察科学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是推进我国科学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试图确立一种“社会文化情境科学观”。这种科学观主张,近代以来的科学是置身于社会文化情境中的科学,同时又是引领社会文化的科学。


编辑推荐

《文化视野中的科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化视野中的科学 PDF格式下载



对科学与文化感兴趣,文化视野中的科学,可以一读,通俗易懂。


感觉提供了一些我过去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斯诺的“两种文化”的介绍,20世纪初的“科玄论战”,以及让我彻查了一个词:“劢”。


就是一本教科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