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语言学教程

游汝杰,邹嘉彦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游汝杰,邹嘉彦  

页数:

30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高等院校中文系、社会学系、新闻学系等有关专业的本科教材。全书共分十章,基本内容为: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语言变异与语言变体、双重语言和语言忠诚、言语交际。汉语与华人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接触、语言竞争、语言规范等。内容兼括狭义和广义的社会语言学、国外与国内的社会语言学。其中部分内容较为专门,可供有兴趣的同学课外阅读,也可供研究生参考。

作者简介

游汝杰,1941年生,温州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现为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方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出版专著十余种,主要有:《方言与中国文化》(主著)、《汉语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的边界和研究对象  一、描写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  二、社会语言学与唯理语法、生成语法  三、方言学与社会语言学  四、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 第二节 社会语言学的诞生和经典研究成果  一、社会语言学的诞生  二、城市方言学  三、小城镇社会方言研究  四、言语民俗学 第三节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一、多人次抽样调查  二、快速隐秘调查法  三、定量分析  四、社会网络的调查研究  五、配对变法 第四节 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 语言变异与语言变体 第一节 社会方言  一、阶层变体和性别变体  二、城乡差异和年龄变体  三、语域变体和职业变体  四、地方戏曲语言变体 第二节 语言分化与语言转用  一、语言分化  二、方言的系属层次和地理层次  三、方言岛及其成因  四、语言转用 第三节 语言演变的社会、文化原因  一、人口变迁和语言的宏观演变  二、移民方式和方言地理分布类型的关系  三、方言历史演变的宏观取向  四、权威方言变易的社会文化原因  五、语言微观演变的社会、文化原因第三章 双重语言和语言忠诚 第一节 双重语言和双层语言  一、双重语言现象  二、双层语言现象  三、双重语言和双层语言的关系  四、双重语言的成因和发展趋势  五、多语现象和多语社区的共同语 第二节 民系、方言与地方文化  一、民系、方言和地方文化的层级性  二、语言使用场域的地理层级性  三、语言社会功能的层级性  四、强势方言和弱势方言 第三节 语言忠诚和语言态度——香港个案分析  一、香港华人各民系概况  二、少数民系的语言忠诚  三、影响语言忠诚的因素  四、结语第四章 言语交际 第一节 言语社区和言语交际能力  一、言语社区  二、言语交际能力  三、礼貌语言 第二节 会话和语码转换  一、会话结构和会话分析  二、精密语码和有限语码  三、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 第三节 语言或方言的可懂度研究  一、方言间词汇接近率的计量研究方法  二、两个新的课题和新的研究方法  三、关于可懂度的两点思考第五章 汉语的形成、发展和华人社会 第一节 汉语的历史源头和地理扩散  一、南方各大方言的形成及其历史层次  二、域外方言 第二节 语言演变和社会、文化的关系  一、方言的据点式传播和蔓延式扩散  二、历史行政地理与方言地理的关系  三、文白异读和科举制度  四、方言扩散和语言融合 第三节 海外汉语分布和华人社会  一、海外汉语形成的原因  二、海外汉语方言和华人社区的共同特征  三、海外汉语方言社区的由来和分布  四、官话和粤语在海外的地位  五、方言社区的语言标志  六、语言接触和文化同化第六章 基于语料库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海内外汉语词汇的差异及其社会背景  一、各地中文异同比较和共时语料库  二、中文和日文新词的衍生和词汇重整  三、各地中文词汇重整的几个特点 第二节 当代汉语新词的多元化趋向和地区竞争  一、新词地区分布的统计  二、各地新生外来词的竞争和发展趋势  三、华语各地区新词接近率比较 第三节 报刊词汇和社会文化演变  一、新闻媒体与社会文化  二、地名词见报率的变化  三、复合地名的演变  四、结语第七章 语言与文化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共生、共存  一、语言与文化共生  二、语言与文化共存  三、语言发展滞后于文化  四、语言结构与文学体裁  五、汉语和汉字文化 第二节 亲属称谓的文化背景  一、亲属称谓的分类  二、亲属称谓与民间忌讳心理  三、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  四、亲属称谓与宗法观念  五、亲属称谓的演变及其文化原因 第三节 语言与民间心理  一、语言禁忌  二、语言巫术  三、语言迷信  四、语言和民俗 第四节 人名和地名的文化内涵  一、人名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  二、地名的文化特征  三、地名演变的文化原因第八章 语言接触 第一节 语言同化和文化同化  一、语言同化的五个阶段  二、海外华人社会的语言和文化同化  三、结语 第二节 语言接触和词汇传播  一、词汇的借用和文化的散播  二、文化对“词汇输入”的兼容和制约  三、音义混译词和音译义注词的结构制约  四、词汇输入的原因  五、外来词的本土化  六、结语 第三节 语言融合  一、合璧词  二、洋泾浜语  三、混合语和混合型方言  四、语言接触和句法结构的输入  五、底层语言、上层语言和傍层误言第九章 社会发展与语言竞争 第一节 香港的语言竞争  一、香港语言历史背景述略  二、语言转移和身份认同  三、英语的社会地位  四、结语 第二节 台湾的语言竞争  一、台湾各民系和方言  二、高层语言之间的竞争  三、低层语言之间的竞争 第三节 内地的语言竞争  一、顶层语言  二、粤语、吴语和闽语的竞争力比较  三、地区性强势方言的竞争 第四节 新加坡的语言竞争  一、新加坡社会发展和语言使用概况  二、顶层语言的竞争  三、华人社会高层语言的竞争第十章 社会语言学的应用 第一节 语言计划  一、语言地位计划  二、语言本体计划 第二节 语言教育和教学语言  一、语言教育  二、双语教育  三、第二语言习得附录:中英对照社会语言学术语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的边界和研究对象  “社会语言学”这一学科名称,英文原名sociolinguistics,是由“社会学”(sociology)和“语言学”(linguistics)复合而成的,犹如“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是由“心理学”(psychology)和“语言学”(linguistics)复合而成。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social linguistics,其基本涵义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出发,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从社会的角度解释语言变体和语言演变。二是语言社会学(sociology of language),其基本涵义是:从语言变体和语言演变的事实,来解释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两者的研究方向不同,简而言之,前者从社会研究语言,后者从语言研究社会。例如,在中国大陆,餐饮、娱乐等营业场所顾客离开前与店主结账,以前称为“结账”,但是近年来产生一个新词“买单”,中青年使用率较高(详见第六章)。此词源自香港粤语“埋单”(也写作“孖单”),因为“买”和“埋”读音相同,“买单”在字面上也较容易理解,大陆遂将“埋单”写作“买单”。如果从社会来解释语言,可以这样解释:近20年改革开放以来,粤方言和粤语区的文化在全国取得优势地位,所以新词有从南向北扩散的倾向,而新词最容易为新一代所接受。类似的新词还有“的士、巴士、写字楼、收银台”等。如果站在“语言社会学”的角度,以语言来解释社会,那么可以倒过来,这样解释:“结账”一词有了来自香港的“埋单”这一新的变体,这反映出近20年来香港取代上海,成为全国时尚之都的社会现象。  ,  社会语言学自有特点,而与其他语言学分支学科大不相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语言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社会语言学教程第二版跟第一版比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变化:
一是内容较之前一版有一定的扩充,编排体例更为精良。
二是补充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学习起来材料更为丰富。
三是本书总体浅显易懂,适合初学者学习。
值得一读。


这个应该是社会语言学的经典教材了,美式的文法通俗易读又不失精深,推荐所有语言学专业研究生阅读。


学习社会语言学的必读书目


刚刚读完,感觉还不错,两位老师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个别章节是作者自己的研究课题,可以选读,内容多以港澳台和上海社会语言状况为研究对象。总的来说,很支持!


入门书,不错。不过,要注意的是本书是面向高等院校中文系、社会学系、新闻学系等有关专业的本科教材。


这本书很经典,搞活动买的很划算


快递很给力,书质量很棒,赞!


刚收到,很满意看看再说


老婆要的书,应该不错


很適合作為社會語言學入門使用。


很好 下次有机会还会来的


中国的学问很喜欢跟风,现在社会语言学大热,得看看。


基本没用……好吧,其实是被老师坑爹了- -!人家是无辜的。。


这书太一般了,里头讲的东西没有条理。没办法,指定教材,凑合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