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向远方

孙小琪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孙小琪  

页数:

374  

前言

  上山下乡中,孙小琪插队落户的地方,与我同在一个区域,安徽北部。现在回想,知识青年也是分群落的,赴边疆建设兵团的大多比较豪迈,插队落户的则是现实的。大约也是由所在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劳动方式决定。在兵团的青年是以集体为单位,似乎依然在学校的生活里,浪漫主义的情怀还未分散瓦解,插队落户却已走入社会,面对生计和人生。尤其是安徽北部,土地是贫瘠的,人口密集,灾荒频仍,农人们成年为衣食忧愁,还不像江西,虽然也是贫穷的,可至少有清明的山水,有爽脆悠扬的山歌,而淮北,连民谣都是凄楚的,比如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在那灰暗的日子里,知青不免也染上了戚容。每到年末,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一带的京沪铁路沿线,就都簇拥着表情凄慌的青年们,大包小包,里面装着秋收分得的旱地作物,落花生、芝麻、黄豆、山芋……带回家佐食拮据的餐桌。这些孩子,因涉世较早,撒多是顾家的。当火车鸣着汽笛驶进站,他们即刻抖擞起来,随着列车全速奔跑,一转眼,将车门全封住了。简直是个奇迹,从佳木斯,或者乌鲁木齐,抑或三棵树发出,早已超载的列“。车,停靠不过几分钟,人和包裹竟然都上去了。显然地,他们经过生存的争夺,变得强悍与粗砺。无论来自何种背景家庭,此时,他们都有了一股底层人的气质。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我以为淮北的那一群,就是知青社会的底层。  曾经有一回,我托一起在县里开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女生带东西回上海。这女生并不与我同校,也不在一个公社,她在知青中称得上率先人物,我与她谈不上有多么接近,但那时候就是这样,凡是知青总是一家亲、见面熟,托来托去是常有的事。我写信告诉家里她的名字和住址,我母亲便循了去取东西。到她家,她泡了一杯白糖水招待母亲,使我妈妈喜欢而且感动。我觉得,孙小琪就像那个泡糖开水招待同学家长的女生,是在那枯索乡村和县城荒漠的新开路上,还有气氛酷烈的京沪沿线,涌动着的青年中的一个。她在书中写的一些人和事,也就是在那既落魄又奋斗的表情底下的命运。

内容概要

  上山下乡中,孙小琪插队落户的地方,与我同在一个区域,安徽北部。现在回想,知识青年也是分群落的,赴边疆建设兵团的大多比较豪迈,插队落户的则是现实的。大约也是由所在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劳动方式决定。在兵团的青年是以集体为单位,似乎依然在学校的生活里,浪漫主义的情怀还未分散瓦解,插队落户却已走入社会,面对生计和人生。

作者简介

  孙小琪,1951年9月14日生于上海,上海市复兴中学1967届初中生,1969年起到安徽省蒙城县下乡务农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妇女队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1975年进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1978年毕业后留校任中文系学生指导员、写作教研室教师。1983年调至上海市妇联《为了孩子》、《现代家庭》杂志社工作至今,历任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社长、总编,期间《现代家庭》。《为了孩子》均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现为《现代家庭》杂志社总编、编审。曾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出版人奖银奖等荣誉称号。  喜欢文学。相信写作是另一种生活,是整个人生的一部分。

书籍目录

1985 1987期待虑窗妈妈,我没有忍住思嗨,你来晚啦!隔离搬家毕业典礼开学第一天1988圆月飚夕阳西下牵挂走向不惑1989 1995一盏灯二两油无心插柳柳成荫从《马兰花》到《魔鬼面壳》好面馒头诚实的悼念上海音乐厅小时候“没想到你是个女的……”快乐书声毛家饭店喀秋莎风雪大衣无言不做污染源自立、自主、自由爱亚女士我和婆婆偶有微恙郑明蜊教授爱夏天的记忆神秘链女人一生1996 2001老荒再回首林业伟的故事台历上的肖像罗戴尔2002 2006为了你心向远方优雅比年龄更重要成熟是美五月明媚选择与坚守快乐程序早餐吃什么做“环保”人独立的你灵魂在高处另外的生活记录人生记忆珍贵共同分享AA制不错做我想做的,做我自己我们去旅行把梦想交给自己走近沙龙纪念谢希德先生向着自由和幸福运动和休闲欢聚一堂中国年话说情人节温情流淌的记忆独立的妩媚春天来了周年庆时尚如风行电里路男女和谐此景无双女声单纯和热情织进二十个生活年轮的杂志来日再相逢以矫健的姿态2007 2009关于小狼到南京去坐在书桌边的贾先生很久很久以前窗外的风景这一次人生俄罗斯的牛仔服周六下午关于包容、接受、尊严平常心怎样老流畅不了情人在海上告别手拉着手,生死不离美好的感觉知否知否假如可以重来孩羔编辑部的故事丫头不吃剩饭芳草碧连天日行一善此一时彼一时总理来信了母亲的回忆以心智和虔敬小区里的猫歌声里的情愫自己来市长印象澳门的气息附录贾植芳《女人日记》(原名《山那边呀好地方》)序谢希恒《女人一生》序(一)章培恒《女人一生》序(二)孙小琪《伤痕》出了“格”吗?后记

章节摘录

  成年以后,大约是十年前的一天,我曾专程从郊区复旦校舍赶到上海音乐厅,聆听一位美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的独唱专场,那位难测年龄的女歌手身着长长的大红色纱裙,裙裾美丽地铺洒在台上。她不用麦克风,声音却能传递到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庞大的伴奏乐团在她身后严谨而热情地演奏。上海音乐厅给我的印象依然壮丽,依然宏伟。我以为那是象征着上海一定水平的建筑,只有达到一定水平的节目才能在这个音乐厅演出。  不久前,友人给我两张票,是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宝丽金世界名曲激光唱片欣赏会”,我决定去看看。一则因为手头正做着现代的事情,正应贴近地看看现代的生活,现代的一切,而刚刚明白卡拉OK是怎么回事的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甚为欠缺,这名目新异的欣赏会不知究竟是怎样一种状况,我觉得好奇;二则因为这些年忙于事务,实在冷落了爱好,这是人生的缺感,何不借此以弥补万一呢。  兴冲冲前往,找到二楼我的座位坐下。  离开场还有几分钟,灯光正亮着。我的心里已涌起童年记忆的梦幻,那幢童话般的宫殿。我环顾四周,却没有了那种感觉。壁是旧的,颜色灰黄着;二楼包厢般的矮围墙上是陈旧而斑驳的,镂花处积满了灰尘;脚下的地面也是陈旧而斑驳的,座椅的紫红色套子陈旧而衰败,呈现着点点的污渍。抬头,原以为会看到高旷精美的圆穹,结果却是一个大圆圈模模糊糊的黑色,感觉也是灰尘很多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就在这淡定中,她也在经历着生活,这生活的光芒掩蔽在别人的辉煌里。就像她这个人,总是将自己隐匿在灯影中,灯下的人正因为有这样激赏的眼睛而越加丰姿卓越,最终呢,又被孙小琪的注视包揽,收入她宁静的怀中。  ——王安忆


编辑推荐

  窗外的风景也是我们依存的生活,窗外风景如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心向远方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