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背包地理

金维一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金维一  

页数:

328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读过的最伟大的短篇小说,是中国作家陈村的《一天》。主人公清晨出门的时候,还是个没长胡子的弱冠少年,顶替父亲去工厂上班。晚上回家时却已经两鬓斑白,戴着红花被敲锣打鼓送回来——他退休了。他的一天就是一生,他的一生就像一天。 这样的人生令人沮丧。更沮丧的是,明明知道人生不该如此,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我等绝大多数人,生命被各种责任、义务、功名、钱囊所裹挟,无法转身,只能如螺丝钉般固守在那里,任时光在脑门上飞逝,无奈一生变成一天。 平凡如我,无法将一生变成三万六千五百天,只能勉力让自己多几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对我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带着自己喜欢的书,离开稔熟得闭着眼睛也能摸到的地方,暂别听个喷嚏都知道是谁的人们,去体会世界之大、地球之美,去感受生命不同的存在方式。 在阿尔卑斯山巅,看云遮雾绕中隐隐闪现的雪峰雄姿。在海平面下八十米的死亡谷,感受飞鸟绝、人踪尽的旷世孤独。在卢浮宫或者乌菲兹博物馆,赞叹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非凡境界。在柬埔寨,慨叹家徒四壁的民众即便拥有平常心,也难以保有为人的尊严。在马尔代夫,懒懒地吹着海风晒着太阳,念及平日自己的辛苦,顿悟忙忙碌碌或偷闲浮生,最终同样面对上帝…… 我不是职业旅行家,旅行不是我的事业,但可能比事业更重要。 这需要一点代价。比如将你宝贵的假期筹集起来,放弃睡懒觉打麻将喝酒聊天加班挣工分争先进甚至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比如树立与旁人完全不同的金钱观。在我所居住的城市里,高涨的房价已经催生了裸婚一代,你是否愿意放弃一个抽水马桶的位置去一趟欧洲,或者放弃一个三人沙发的位置去一次南极?最重要的是,你心中是否充满恐惧,害怕一生变成一天? 年轻的时候喜欢追问人生的意义,年岁渐长就没那么傻了。问或不问,答案都不在那里。我希望在老到走不动的那一刻,能告慰自己:我去过这个世上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遇见过那里很多有意思的人,我知道地球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历史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我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也见证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哪怕只是无足轻重的一天。

内容概要

由金维一编著的《背包地理》为著名制片人的40余篇环球旅行笔记。
《背包地理》从遥远的非洲沙漠,古典优雅的欧洲,到神秘的美洲玛雅文明,从生动的现实,到不忍回望的历史细节,作者通过自己的脚步引领读者一步步探赏世界各地不同的异域风情,及其背后的前世今生。同时配有大量在旅途中拍摄的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金维一,资深媒体人,高级记者。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文学学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文学硕士;美国密歇根大学高级新闻研究项目访问学者;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第一财经频道副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员;上海广播电视学会学术委员会理事;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重大题材创作办公室副主任。电视剧《蜗居》、《杜拉拉升职记》等总制片人。

书籍目录

威尼斯 今夜无人人眠
米兰 五百年太短,不争朝夕
佛罗伦萨 翡冷翠的星空
梵蒂冈 别拿梵蒂冈不当国家
维也纳 挥不去的希茜
哈尔施塔特 天堂来的明信片
萨尔茨堡 在莫扎特眼里是灰色的
瑞士 黄金快线
卢塞恩 诸神有黄昏
列支敦士登 地图容不下你的名字
伦敦 贝克街221号乙
爱丁堡 来一杯血腥玛丽
纽约 地铁就是个传说
波士顿 摸摸哈佛的脚
费城 建国大业不好玩
蒙特奇罗 领袖的寻常家
查尔斯顿 本村鄙称“曹氏屯”
萨凡纳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阿米许 乡间小路好回家
田纳西 美国的穷地方
迈阿密 迈阿密,慢慢咪
死亡谷 恶魔的高尔夫球场
圣巴巴拉 杯酒亦人生
墨西哥城 垫背也快乐
特诺奇蒂特兰 浴血的太阳
泰奥提华坎 众神的都城
塔斯科 倒贴银子在银都
牙买加 是海岛,更是国家
开曼群岛 海龟上岸
突尼斯 从大海到沙漠
凯鲁万 老城都叫麦地那
毛里求斯 凡问伊甸园
伊斯坦布尔 清真寺旁是教堂
博斯普鲁斯 欧洲向左,亚洲向右
伊兹密尔 以弗所的美好生活
卡帕多西亚 山中日月长
平壤 步履沉重千里马
胡志明市 人人都说西贡好
吉隆坡 双子塔下
马六甲 幸会三叔公
德黑兰 美丽头巾
大不里士 伊朗苹果
塔斯马尼亚 坐牢也是享受

章节摘录

世界上很多的水乡都以“某国的威尼斯”自诩,比如周庄,就一度自称“中国的威尼斯”,自得的口气里透着不自信。我敢断言,这么类比的人肯定没有去过威尼斯(Venice),去过,就会连类比的自信都没有了。 在这个地球上,难道还会有第二个威尼斯吗? 想象一下,有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大街小巷没有一条道路是笔直的,都拐着美妙的弧线,曼妙幽柔,婀娜多姿,弧线两边的垂直线条,是林立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高敞,典雅,又透着世俗的气息,跃动着欢喜的音符。这样的城市,你会不会喜欢?而这还不算什么,真正令她与众不同的是,铺就这大街小巷的不是大理石,不是水门汀,不是青石板,而是水。 威尼斯在电影电视里出现过太多,印象并不陌生。可即便亲临了威尼斯,走过运河,跨过小桥,访过小巷,我还是不太明白,这个水城是为什么、又是怎么样造起来的。我只知道威尼斯的建筑是建立在海边的滩涂上,用刷过桐油的木桩打下地基,这样可以避免海水的侵蚀,再在上面覆盖石板。可为啥放着4公里外好端端的大陆空地不用,偏要跑到这滩涂海岛上,营造一个“海市蜃楼”出来呢?想出这个点子并付诸实施的家伙们真是疯了。可多亏了这群疯子,世界文明才会留下这么美丽的瑰宝。 威尼斯大运河划着柔美的S型,逶迤远去。我坐在水上巴士上,迎着清风,看两岸的错落建筑。威尼斯的强盛时期,经历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因而建筑风格既有哥特式的,也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不过,比起罗马、佛罗伦萨的同期建筑,威尼斯的官邸民居分明透着更多居家过日子的气息。面向运河的窗口,无论是哥特式的拱券还是精巧的阳台,都仿佛随时会有人探出身子,伸个懒腰,道一声早安。而水面上的粼粼波光,也仿佛随时会映照到他的脸庞。这些造型和风格不一的建筑乍看有点不协调,但有了底下那条蜿蜒的水道,就怎么看都协调了,就好比美女的五官,未必长得都标致,可身材在那里,气质在那里,组合在一起就是美了。 大运河宽阔的河道并不能遮掩威尼斯的繁忙。堤岸上成队的游人蚁行,沿河排排木桩揽着停泊的冈朵拉,随着水波上下荡漾。河道上,不时有水手划着冈朵拉,身轻如燕,倏然飘过。我想起伽纳莱托300年前画的威尼斯风情。两相比照,几乎一模一样,只有我坐着的现代化水上巴士是多余的。 今天的威尼斯,属于浪漫,属于爱情,不过千百年前,这个名字却属于强权,属于财富,属于智慧。至少从10世纪到16世纪这漫长的数百年间,威尼斯仰仗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组合,在欧洲雄霸一方。1423年的时候,威尼斯舰队拥有3000艘小型舰艇,船员17000人;300艘大型舰船,船员8000人;45艘大划艇,其中25艘商用,15艘军用,5艘民用,船员11000人,另外在军火库里还藏着50艘大划艇备用。弹丸之地的威尼斯,居然拥有全欧洲都不敢小觑的强大海军。要知道,今天威尼斯的常住人口才6万人。而追溯威尼斯的历史,公元400年前还是一片荒芜的滩涂。如果作个不恰当的比喻,威尼斯就好像上海,周边的城市早就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的时候,她还什么都不是,却因占据一个有利的地理位置,借助可遇不可求的时代机遇,得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贤才,方异军突起于历史的沧海一粟间,成为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想象一下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吧!这个面积不过8平方公里的海上小城,却是一派强国风范。精美绝伦的总理府内,议会经过一番唇枪舌剑,遴选出了国家元首。共和国政体确保威尼斯既有权力制衡,又有铁腕统治,远比很多昏聩的欧洲君主国家高效。总理府后有座精美的小桥,很短,跨水连着对面的监狱,犯人被审判后押到这里,望着桥下的碧水叹息一声,从此和自由诀别。那碧水就是威尼斯的血液,在水城的全身流淌。冈朵拉穿梭如箭,载的不是游客,而是商人、海员、欧洲最早期的银行家,大家都有忙不完的生意要做。也许莎士比亚笔下《威尼斯商人》的阿巴公也在哪艘船上,他是犹太人,算得上是“新一代移民”,放高利贷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有点受歧视,但金钱至上,所有威尼斯人都概莫能外。冈朵拉从高大的商船边驶过,商船上载满了通过丝绸之路、从阿拉伯世界转手而来的东方财富:中国的丝织品、印度的宝石珍珠、东南亚的胡椒香料、非洲的象牙。几乎所有运往欧洲大陆的货物,都要在这里靠岸收税,以此积聚起共和国的巨大财富。旁边,另一艘大船正准备扬帆远航,驶向君士坦丁堡。没完没了的十字军东征给了现实的威尼斯人巨大机遇,信仰归信仰,生意归生意,只有打仗才有钱赚,也许威尼斯人心底里压根不希望世界和平。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就在威尼斯,威尼斯人跟在军队后面号称提供补给,却转头打下了同信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堡。这哪里还有什么信仰可言!从此,全欧洲的基督徒要经君士坦丁堡去圣城耶路撒冷,必得在威尼斯“组团”前往,这是多大一笔生意。亚得里亚海的海风拂面,也吹响了圣马可教堂上的钟声。P2-4


编辑推荐

由金维一编著的《背包地理》内容介绍:年轻的时候喜欢追问人生的意义,年岁渐长就没那么傻了。问或不问,答案都不在那里。我希望在老到走不动的那一刻,能告慰自己:我去过这个世上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遇见过那里很多有意思的人,我知道地球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历史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我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也见证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哪怕只是无足轻重的一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背包地理 PDF格式下载



由金维一编著的《背包地理》内容介绍:年轻的时候喜欢追问人生的意义,年岁渐长就没那么傻了。问或不问,答案都不在那里。我希望在老到走不动的那一刻,能告慰自己:我去过这个世上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遇见过那里很多有意思的人,我知道地球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历史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我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也见证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哪怕只是无足轻重的一天。


看世界,要有理由。《背包地理》给你理由了。
而且这本书的作者居然是个电视媒体人,以前一致认为大片也好、大剧作也好,摆脱不了电视媒体的肤浅,就算作者是几个热播剧的制作人,也难改对电视媒体人急于求成的固有印象。
但事实证明,千万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事物。尤其不能这样看《背包地理》。
扎实的地理、历史基础,厚重的人文关怀,不失幽默的旅游历险和惊奇,尤其是一组组自拍风情照片,足以让你按图索骥不虚环球旅行。
不信的话,可以带上这本书,去旅行,绝对不枉背着它千山万水走过。


书店里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比起一般的旅游书籍的千篇一律,这本书有着作者不同的感悟和理解,不知他眼里的背包地理是在旅途中收获的还是道听途说,或是高人指点,总之,感觉不错!


如今很多人都在盲目旅行,但是真正能够知道旅行该看什么的真的不多,这本书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指引,从历史地理等很多方面谈一个地方,是在很不错,尤其是欧洲美洲部分


旅行笔记我算是看了不少,作者功力高下看上一篇心里也有些数了。这本书,亏在这个书名,完全没能体现出作者笔下的万千世界,和其他一些走走游游的书名混在一起,很容易被忽略。买它时,聊胜于无,读完后,受益匪浅。
这本书也成为一个引子,比如,如果觉得研究墨西哥的文明比较费劲,可以从此书开始,它可以扩展自己的兴趣,把那些即熟悉又陌生的远古文明的词汇先熟悉温润起来,然后再找一本专谈墨西哥的书来细细研读。以及土耳其、以及美国。。。


不同于一般的旅行书,地理和历史结合的很好!


最近迷上这种书了,在图书馆看到了接回,后来又想买一本自己收藏,很写实的书,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文化都有涉及,好评~


这本书是在地铁里面看完的,内容很有意思,可以让我认识到各个地方的一些风土民情,而且内容也结合一些历史的部分,更好地了解这些地方的情况。


包装很好,书的质量很好,但是内容略微有些枯燥,如果对历史和地理感兴趣的话,这本书非常的好!


这本书讲述了旅行过程中的经历,不同于介绍旅游的书,作者的文笔还有知识面我都很欣赏.爸爸也很喜欢看这本书.不但很风趣,而且因为加入了历史故事而让人很有收获.


送给处在青春期的外甥,让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旅行可以开阔眼界、放开心胸,享受自由。


上班下班结婚生子,一生就像一天,尤其在国企,胡适说过的,“在不健全的中国,如何不堕落。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第三个方法也只有一句话:‘你得有一点信心。’”
旅游,很是非职业的兴趣啊~~这书让人也想出门看一看,写个游记啥的。


不过是旅行,那些沉淀在城市记忆中的人或物却让人向往。


太喜欢了,就好像自己去了旅游一样的感觉,了解到很多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地方一样……很好看……


被里面的地方吸引了,有机会能去其中一个地方就已经很好了


有些地方自己也去过~~ 所以要开始学习写游记哦~


自从朋友说上网买书比外面买便宜之后,我就选择了当当,那到这书的当天我小激动了一下,因为快递实在给力,晚上拍的,第二天就能收到了,包装的也挺好的,书很整洁,应该就是正版的。


历史感和文化感很强,使人爱不释手。


纸质、印刷还行吧,内容还行吧


还没有看,但是一直想买很久了


看完后,感觉是增长知识的一本书


比起《背包十年》一书,我更喜欢这一本


读了后有背包出门的冲动


想多了解一些旅游地可以看看。作者的功底不错,因为重在地理,当然就少作者个性化的东东。


不是背40升行囊的旅行 但心中装足了历史与情怀 细细的透露 需要慢慢的品读


很喜欢的一本书,质量也好。


介绍一些地区的建筑文化,专业加文采,还不错


描写风土人情的书,这本书算很好的


数的气味太重了,受不了。。。。。。


一个塑料袋来回磕


一百个读者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百个读者眼中的《背包地理》也会亮点不一,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地理老师和历史老师作教参。因为老师未必走过真么多地方,思路容易被教材套住,我认识一位中学校长(兼地理老师),他用很多好莱坞大片中的风光片段上课,效果极好,我也把这本书送给他了,就算是为教育事业做点小贡献吧,己有所好必施于人,校长马上用到对美国地理的教学中了,还把书推荐给了学生。邻居是历史老师,送她一本《背包地理》,爱不释手,读后感说:历史课应该像金作者说的那样,带着学生回到历史的原点,就算没有旅行,但是也要有足够的现场感,教学生读历史,不一定要死记硬背,而是真正从历史风物中找到自己的灵感,也许《背包地理》将会成为旅行者的灵感来源?当你知道英国伦敦真的为子虚乌有的小说人物“再现了生活和工作”场地,当你知道美国南北战争胜利的一方北军为战败而死的南军立碑致敬……你就会理解,我们需要怎样的旅行,怎样的胸襟了。这正是老师应该教给学生的。


我是从看金大侠的博客开始,喜欢他的游记风格,他比较善于用轻松诙谐的文字给你讲述每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这本背包地理汇集的40多篇游记,粗略估计我去过的约1/3了,但看的时候常常会产生这样的怀疑:这个地方我真的去过吗?终于拿到书了!厚厚的纸质感觉的书感觉真好,排版也很养眼哦:)我要再买几本送给身边热爱旅行的朋友~


文字功底一般,见识也一般。


写得很细我觉得,但是好容易看了这个就忘了那个,哈哈


背包地理有着世界各地的故事,图片很美


很放心的一次购物,包装很好,书的内容也挺好。记得里边那句“无奈一生变成一天”做什么就都有了动力,哈哈


金唯一是个很牛的人,此书值得一读!


质量不错,印刷么有问题,内容很好看


因为之前在另一家网站上购买了几本关于旅游的很差的书,所以决定一定要先去文华书城看过样书再购买。这本在那个旅行专柜中是很不错的一本。是图文并茂,但主要还是突出了文字,能让人看下去也是因为作者的文笔不错,不像某些旅游的书完全是标题党。... 阅读更多


文章写得有些繁杂,不是我喜欢看得旅游书。


内容很好,里面的插图也很精美,值得看一看。个别地方地方用词不当,不知道作者怎么会出这种问题


好书。随着作者旅行,并了解国外的历史。


了解了知名城市、国家的一些简单历史、风土人情,不错的一本书


很不错的地理和历史知识介绍,作者本身的知识面也是相当广


金先生不愧是高级媒体人兼高级记者。经他笔下和镜头下介绍的国家让你不仅了解了那个国家的人文和风景,同时他把相关的历史知识以通俗,简明的文笔介绍给读者,他的文笔风趣,幽默,又有时代感。我经常是一边看一边笑。真希望金先生能把他去过的国家都这样介绍给我们。不知金先生还有这样的书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