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

马国贤,任晓辉 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马国贤,任晓辉 编著  

页数:

385  

字数:

410000  

前言

  “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也称为政策学、公共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评估,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原理、揭示公共政策规律的应用性学科。它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和经济学存在着交叉。本课程是高校公共管理各专业的三门核心课程: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之一。本书是研究公共政策原理,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理论和方法论的学术型教材。  公共政策简称为政策,是政府行政的基本依据,从它产生的那天起,无论是管理者无意识的“自为”,还是有意识的“自在”,都在制定和执行着某种公共政策。中国古代的轻徭薄赋、盐铁专买、与民休息,以及唐宋以后停止从豪门望族中选拔官员,而改实行“开科取士”的人事政策等,都是重要的、行之有效的公共政策。但是在小生产条件下,由于政府公共事务很少,生产关系相对简单,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是以“制”,即制度来表达意愿、约束官吏的。当时,既无必要,也无可能产生公共政策概念,更不可能形成学科。  在西方,公共政策学科创立于1930年代,但因各种原因,直到1960年代才陆续出现在西方大学讲坛。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是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潮流和国家干预经济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使该学科获得快速发展的是1980年代。这与当时西方的“政府再造”运动,即“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有关。随着公共部门的项目化管理和政府信息公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公共政策讨论,这就推动了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同时,针对政府行政中日益严重的官僚主义、浪费和腐败难题,社会急需创建一门学科去评估公共政策有效性,这就推动了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学科的发展。  ……

内容概要

公共政策,也就是政府政策,是各国合法政府行政的依据,公共政策的
分析与评估,既是对政府行政的分析与评估,同时在学科意义上说,也是研 究公共政策原理,揭示公共政策规律的应用性课题。
马国贤、任晓辉编著的《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是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各 专业三大核心课程: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之一。作为学术型教
材的尝试,《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重点在于研究公共政策原理,公共政策 评估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与论述。全书共分公共政策原理、公共政策分析与
评估工具、公共改革分析和评估方法应用等三篇十章,除了在书中附录大量 的案例和案例分析以备在教学中使用外,作者对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所提出
的学术见解,值得有兴趣的读者关注。

作者简介

马国贤,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教育绩效评估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财政理论与政策、预算会计与公共财政管理教学与研究。已完成或正承担科研课题包括财政部税政司的《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财政部科教文司、教育部财务司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研究》;农业部软科学基金课题《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公共政策研究》;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第二步农村税费改革研究》等。已出版有专著:《中国公共支出与预算政策》(2001年)、《政府绩效管理》(200641);主编《中国财政发展报告2003》(2003);发表包括“中国义务教育资金转移支付研究”等论文几十篇。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公共政策原理
第一章 政府与公共政策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政策
 第二节 政府与公共政策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科的兴起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共政策原理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背景、特点和作用
 第二节 法律、制度与公共政策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分类
 第四节 公共政策要素
 第五节 社会经济政策与财政政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公共政策研究的方法概述
 第二节 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问题导向方法
 第四节 问题导向方法的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工具
第四章 公共政策分析评估理论及常规方法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过程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分析
 第三节 公共政策评估
 第四节 公共政策分析和评估的常规方法
 第五节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共支出收益成本分析和评估
 第一节 收益成本分析的框架
 第二节 收益与成本的界定
 第三节 项目分析中的价格与贴现率
 第四节 公共支出项目的评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概念、意义及分类
 第二节 绩效指标建设规则及原则
 第三节 预算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
 第四节 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案例
 第五节 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原理和案例
 本章小结
第三篇 公共改革分析和评估方法应用
第七章 政府和财政信息公开的公共政策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是重大的公共政策
 第二节 政府和财政信息公开与预防腐败
 第三节 我国政府和财政信息公开上的政策路径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
 第一节 多级政府理财与财政体制
 第二节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
 第四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预算政策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政策
 第一节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财政转移支付的分类及效应分析
 第三节 我国转移支付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四节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公共政策的路径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反经济周期的宏观政策
 第一节 经济周期与反经济周期
 第二节 泡沫经济与经济周期
 第三节 反经济周期宏观政策的一般理论
 第四节 中美反周期宏观政策的实践与政策分析
 本章小结
附录一:政策研究资料
附录二:本书的思考题
附录三: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政府与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政府行政的重大问题。在市场经济下,由于经济和社会矛盾交错,政府又处于矛盾中心,随着经济和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政府亟需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表达意志,协调各方关系,指引方向。本章主要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问题,包括公共政策的概念、政府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公共政策的历史等。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备受政府和公众关注,但又难以说清的问题。早在1947年,毛泽东就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①在西方,对公共政策研究始于1930年代-1940年代,但到1950年代才引起重视。1951年哈罗德·拉斯维尔(Harold Lass well)和丹尼尔·勒纳(Daniel Lerner)共同发表了《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发展》一文,主张将公共政策纳入行政科学的研究范畴。之后,许多学者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视角加以研究,使之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取得了某些突破。它真正受到人们关注,是在1980年代西方“政府再造”以后。  目前,公共政策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研究领域正逐步成为学术界、政府的重要话题,甚至被誉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一次“科学革命”(德罗尔语)、当代西方政治学的“最重大的突破”(冯贝米语)以及“当代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发展”(罗迪语)。正如杜克大学乔尔·弗莱什曼教授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作报告时指出的:“目前已经发展起来的公共政策分析和管理专业,首次成为正式的教育科目,仅仅是在短短的二十年里,这是令人震惊的。  ……


编辑推荐

马国贤、任晓辉编著的《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内容可分为三篇:公共政策原理(第一到第三章),公共政策分析和评估工具(第四到第六章),公共政策分析和评估方法应用(第七到第十章)。第一篇以公共利益和政府为研究起点,分析了政府职能与政府行政的关系,政府行政的特点,介绍了公共政策产生的历史和发展,公共政策的文本、公共政策过程等内容。在第二篇中,本书从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的原理开始,依次介绍了一般分析法、收益成本分析法和绩效评价等三种分析方法。在第三篇中,本书应用公共政策原理和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经济周期等公共政策。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