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母婴保健指导

俞芸 等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俞芸 等主编  

页数:

133  

字数:

123000  

前言

  母婴保健不仅反映母亲与婴儿的健康问题,还反映社会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并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儿童的牛存与发展。因此,母婴保健对国家、社会、家庭都是至关重要的。  2001年我国颁布了《母婴保健法实施细则》。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母婴保健工作,依法为公民提供母婴保健服务,确保母婴安康。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更好地促使母婴健康做一份贡献,我们上海市爱元月子会所组织编写了《母婴保健指导》。  《母婴保健指导》编写的基本原则是:①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护理理念;②明确孕妇培训学习的学科定位,突出母婴护理专业特色;③突出本书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和新颖性的特点;④强调编写的“三基”原则,以及文字简练、图文并茂、易看易懂;⑤充分反映母婴医学和护理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书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后保健、婴幼儿保健、月子膳食和母婴意外事故的家庭急救。书中突出核心知识点,图文并茂,以提高孕妇自主学习的兴趣。  本书出版承蒙医学、护理界同仁的热忱鼓励和大力支持,在此谨表衷心的感谢。此外,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教材、书籍、报刊、文件资料等的一些观点,在此向被引用内容的相关作者和主编谨表感谢和敬意。  由于时间和编写能力有限,难免有疏漏和欠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和护理界同仁谅解,并提出宝贵意见,不胜感激。

内容概要

  《母婴保健系列:母婴保健指导》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孕前保健、为什么要开展孕前保健、孕前保健的实施、孕前保健的内容、孕期保健、早期妊娠保健要点、中期妊娠保健要点、晚期妊娠保健要点、产后保健、建立良好的休养环境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孕前保健
一、为什么要开展孕前保健
二、孕前保健的实施
三、孕前保健的内容
第二章孕期保健
一、早期妊娠保健要点
二、中期妊娠保健要点
三、晚期妊娠保健要点
第三章产后保健
一、建立良好的休养环境
二、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产后会阴护理
四、产后哺乳及乳房护理
五、产后形体修复
【附】产妇保健操
六、性生活指导
七、产后复查
八、剖宫产产妇的保健
九、产后心理护理
十、产后常见问题的应对
第四章婴幼儿保健
一、早期智力开发
二、脐部护理
三、婴儿抚触
四、婴儿游泳
五、婴儿卫生
六、婴儿喂养
七、婴儿常见疾病防护
第五章月子膳食
一、产后阶段性的膳食
二、月子中的饮食调养
三、特别推荐的月子餐
四、月子里的饮食注意事项
第六章母婴意外事故的家庭应急
一、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二、气管异物
三、烧烫伤
四、中暑
五、中毒
六、触电
七、溺水
八、骨折
九、宠物咬伤
十、外伤大出血
附录爱元月子会所简介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添加辅食的时间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它完全可以满足4个月前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通常宝宝1~3个月时,只需喝少量的菜水、果汁,补充一定的维生素,不需任何辅食。一般从4~6个月开始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4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辅食了,而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晚一些,但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不一样,个体差异也不一样,因此添加辅食的时间也不能一概而论。 3.添加辅食的原则 (1)适龄添加:添加的辅食必须与宝宝的月龄相适,4~6个月可加烂粥、蛋黄、果泥,或薄面片汤内加碎菜、食油少许。7~12个月可加软面条、鸡蛋羹、豆腐、馄饨、各种碎菜、鱼肉、瘦肉末等。从谷类开始,向蔬菜水果、鱼肉禽蛋、豆类制品等过渡,也可选择一些婴幼儿营养辅食系列产品作补充。 (2)从一种到多种:要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刚开始时,只能给宝宝吃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食,待尝试了3~4天或1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正常,再可尝试另一种,千万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增加好几种。如果宝宝对某一种食物过敏,不妨1周后再喂一次。要是接连出现2~3次不良反应,便可认为宝宝对这种食物过敏。 (3)从稀到稠: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时,都还没有长出牙齿,因此父母只能给宝宝喂流质食品,随着月龄增长再逐渐添加半流质食品,最后发展到固体食物。如果一开始就添加半固体或固体的食物,宝宝会难以消化,导致腹泻。应该根据宝宝消化道的发育情况及牙齿的生长情况逐渐过渡,即从菜汤、果汁、米汤过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后再过渡成软饭、小块的菜、水果及肉。这样,宝宝才能吸收好,才不会发生消化不良。不能长时间给宝宝泥状食物,因为这样会使宝宝错过发展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可能导致宝宝在咀嚼食物方面产生障碍。 (4)从细小到粗大:给宝宝的食物的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因此菜泥、果泥、蒸蛋羹、鸡肉泥、猪肝泥等“泥”状食品是最合适的。这不仅锻炼了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了基础,还让宝宝熟悉了各种食物的天然味道,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而且“泥”中含有纤维素、果胶、藻胶等,能促进肠道蠕动,容易消化。另外,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父母可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编辑推荐

《母婴保健系列:母婴保健指导》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母婴保健指导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