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现象分析

杨桂华 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杨桂华 编  

页数:

336  

Tag标签:

无  

前言

  社会精神生活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内容极其丰富,要全面论述它的复杂性是不可能的。我们课题组只是探讨了当代精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为了给读者一个略有新意的引导,我把和学生们的一次讨论作为本书的前言。学生A:老师,改革开放30年,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但是也必须承认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和精神生活迷失现象是什么关系呢?什么叫精神迷失呢?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平时看到的可能是一些小事或小问题,但是如果把这些所谓的小事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它们具有内在的联系。比如,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以市场的方式配置资源,服从投入产出、等价交换的原则,提高了经济效率,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是,有人把市场的规则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教师传授知识的时候去算算“投入产出”,救人于危难之时要先讲价钱,爱情、爱国都要讲等价交换,这就把市场经济原则泛化了,就属于精神生活领域的问题了。

内容概要

  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协调,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在总结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同时,必须认真查找和研究存在的问题。本书研究的社会转型中的精神迷失现象,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心理和人生信仰等多个领域。本书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探求解决的途径,使更多的专家和读者都来关注社会转型时期的精神生活问题,在研讨中共建中国特色的现代精神生活。

作者简介

  杨桂华,1956年9月生。南开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获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天津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主要学术方向为社会哲学、教育哲学,著有《转型社会控制论》、《哲学视域中的社会和教育》等专著,主编著作、教材十余部,近年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科技部软科学项目等十余项,在《哲学研究》、《求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书籍目录

代序:关于精神生活的一次对话第一章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一、社会变革的理论分析:社会结构与社会系统二、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从前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历史与现实四、改革开放30年:成就与缺憾五、加快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凝聚力第二章 经济生活的精神畸变:市场经济崇拜一、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崇拜二、市场经济崇拜的现实表现三、市场经济崇拜探因四、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第三章 政治生活的精神症结:政治冷漠的显现一、政治冷漠的涵义二、政治冷漠的表现三、政治冷漠现象评价四、政治冷漠现象的原因分析五、克服政治冷漠现象的对策第四章 法律生活的精神梗阻:法治意识的淡薄一、法治与现代法治意识二、现代法治意识淡薄的表现三、现代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四、增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治意识第五章 文化生活的精神陷阱:“非意识形态化”的蔓延一、“非意识形态化”的涵义及其实质二、“非意识形态化”的影响和表现三、“非意识形态化”思潮蔓延的原因四、遏止“非意识形态化”蔓延的对策第六章 伦理生活的精神困惑:伦理道德体系失范一、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失范二、伦理道德失范的现实形式三、伦理道德失范的原因四、重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第七章 社会生活的精神失衡:病态社会心理一、病态社会心理的涵义与特点二、病态社会心理的表现与成因三、病态社会心理的根源与救治第八章 终极关怀的精神迷茫:主导信仰危机一、信仰与信仰危机二、主导信仰危机的现实表现三、主导信仰危机的成因四、重建共产主义信仰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经历千辛万苦、诸多曲折,终于在1978年开始了象征着“第二次长征”的伟大历史转折,从此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把这3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称之为“中国奇迹”。然而,当我们面对着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不平坦,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到新中国成立l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还必然面对着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挑战。为此,我们对中国社会的巨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对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是为了我们能在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现代化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一、社会变革的理论分析:社会结构与社会系统  1.社会结构与社会转型  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是整体性、根本性的。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但由于经济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它的变革必将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这种社会生活的整体性、根本性的变革,就是社会的结构性变革,从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的变化被称为社会转型。  从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领域上看,我们可以把社会结构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基本领域,这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它源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  首先,人是生物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体,人的生物性存在就是其肉体组织本身,马克思曾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①人的精神性存在的方式是符号。对人而言,符号的根本存在方式是语言,而语言作为人的精神的直接现实,又是且必须是交往的产物,这就决定了人之为人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性。因此,人必然是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三位一体”的统一。  人的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决定了人有三种基本需要:“生物属性”决定了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对社会秩序的需要;“精神属性”决定了人对生活意义的需要。人的这“三种基本需要”进而决定了人的三种基本活动: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的物质生产、满足社会秩序的需要的制度生产和  满足生活意义的需要的文化生产。三种生产的结果是三种产品——物质产品、秩序规范和文化产品。  其次,依据人的三种属性、三种需要、三种生产及其三种产品的划分,可以把人类社会从理论上划分为三个基本的存在领域——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人类社会的三大领域是密切地相互联系的,但是其各自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其相互之间结构关系的转化,决定于社会发展对于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的满足状况之间的关系。前文明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生存需要的满足是最重要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社会差异和社会矛盾加深,人们对秩序需要的满足成为最迫切的;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必将成为最重要的,它将协调着前两类需要,使人类愈益走向和谐发展。这三个基本的存在领域之间的组成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可见社会结构的概念,就是建立在各个社会领域相对分化,并且又有必要以不同方式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中各个领域、各种关系的内在联结方式,是对社会存在状态的整体描述。  社会结构是指在人类活动中形成的实现人类活动并制约着人的活动的稳定的社会联结方式,它是社会主体间的关系,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社会结构既是人类得以活动的平台,又是规约人类活动的平台,社会结构既具有促进人类活动的功能,又具有控制人类活动的功能。当一个社会中各个领域、各个子系统所发挥的能量能够在社会系统中有序运行的时候,社会结构发挥着对社会各领域的促进作用,而当社会能量在社会系统中因能量增加而导致无序进行时,社会结构就必然发生整体性、根本性的变革,以一种新的社会结构适应新的社会能量的涌现,从而实现新的社会控制的功能,达到新的社会系统的有序状态。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进一步把社会结构分为自发形成的社会结构和自觉建立的社会结构。所谓自发形成的社会结构,可简称为自发结构,它是指一定数量的个体为了解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自然而然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联结方式。虽然每一个个体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但是他们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这种联结方式并不是他们预先设想和自觉建立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的从“生活本身的动物性质”到“绵羊的、部落的意识”再到“自发地、自然地分工”,说的就是这种有了自觉性但又是在个体自觉水平上的自发形成的社会结构。这种自发的社会结构是人类不断探索和认识的对象,也是人类自觉建立的社会结构所要仿照的内容和赖以建立的基础。所谓自觉建立的社会结构,可以简称为自觉结构,它是为了整个人类的利益,或者为了某一强有力的社会集团的利益而自觉建立的较为稳定的社会联结方式,包括法律、制度、规范、国家、国际组织,等等。到目前为止,这种自觉的社会结构还只能达到为了某一强有力的社会集团的利益而自觉建立的社会结构的水平。至于为了人类共同利益而自觉建立的社会结构,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和奋斗目标,它的实现方式是在现实运行着的社会结构中达到或逐步达到的。  从自觉结构与自发结构的关系来看,自发结构对于自觉结构具有根源性,自觉结构对于自发结构具有超越性。从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来说,自觉结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时,社会系统存在和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当社会发展超出原有水平和阶段时,无论是自发结构还是自觉结构,都必然要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根本性的变革。当一个社会必须实现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时,它就进入了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变,包括利益、关系、规范、观念等全方位的变化,同时也就是社会系统的序变。  2.社会系统与社会序变  社会转型既是说明一个社会的结构从一种稳定的联结方式向另一种更为有效地发挥和控制社会能量的新的联结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是说明一个社会系统从旧的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的转化过程。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社会结构的变革也就是社会系统的“序变”。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些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种种有规则的联系,这些联系被称为系统的秩序或有序。反之,当一个系统中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表现出无规则的随机的组合时,就被称为系统的失稳或无序。  系统的稳定与系统的秩序是连在一起的,是系统得以建立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条件。当然,系统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无序,无序可以看做是系统的否定因素。恩格斯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①任何系统都是过程的集合体,它在肯定自身的同时,也包含着否定自身的因素,这就涉及系统的序变能力问题。  序变能力是一个系统所具有的重要素质,它是衡量系统发展能力的标志。系统的序变能力是指这个系统所具有的改变自己秩序的能力,即它所有的活力和发展的内在潜力。序变能力的大小是和系统结构联系在一起的,当序变能力枯竭时,只有改变旧的结构才能带来新的强大的序变能力。序变能力既存在于自然系统中,也存在于社会系统中,但社会系统不同于自然系统的地方在于,社会系统的序变能力是人们活动的能力,是人们对新结构的自觉选择。当人们认识到已有的社会结构不能再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无助于摄取新的社会能量之时,人们就会确定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模型,并沿着这个方向改变旧的结构,设置新的联结方式,完成社会结构的转型。当然,人们自觉地确定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模型,并不等于说他们一定能够正确地选择社会结构模型,而且这种选择的自觉性也有程度上的差异和层次性的差别。


编辑推荐

  《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现象分析》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探求解决的途径,使更多的专家和读者都来关注社会转型时期的精神生活问题,在研讨中共建中国特色的现代精神生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现象分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