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葬仪的考古学探索
2011-7
兰州大学出版社
马健
365
332000
无
本文库所收大别为三类:一,研究专著;二,译著;三,知识性丛书。其中,研究专著旨在收辑有关诸课题的各种研究成果;译著旨在介绍国外学术界高质量的研究专著;知识性丛书收辑有关的通俗读物。不言而喻,这三类著作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构建和发展中国的内陆欧亚学。任重道远。衷心希望全国各族学者共同努力。一起推进内陆欧亚研究的发展。愿本文库有蓬勃的生命力,拥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和读者。
发现与研究
匈奴研究简史
研究范畴与方法
匈奴墓葬的分区
汉典籍记载匈奴的活动范围
自然地理概况
匈奴墓葬分区
匈奴中心区域墓葬分区与分期
色楞格河及鄂尔浑河中上游地区 (中心西区)
诺彦山及土拉河地区<中心中区)
鄂嫩河中游地区(中心东区)
色楞格河及鄂尔浑河下游地区(中心北区)
中心区匈奴考古学文化区系特征及
分期
匈奴边疆区与互动区
外贝加尔地区
米努辛斯克盆地
蒙古西部与南部地区
萨彦一阿尔泰地区
中亚地区
中国新囊地区
汉地的匈奴及其相关遗存
不同性质匈奴遗存的区分
长城沿线匈奴相关遗存分类
匈奴葬仪的多种文化因素及社会等级制度研究
考古所见匈奴习俗与礼仪
附录一 西里尔文用拉丁文转写标准
附录二 地名对照表
附录三 外文人名译名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匈奴作为两汉时期漠北草原最为强大,分布地域最为广阔的民族,他们的历史、语言、文化、种属是百年来国际学术界兴久不衰的话题。近年来蒙古国、中国新疆出土的大批考古资料为我们深入探讨匈奴葬仪与习俗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在广泛搜集、汲取国内外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实地的调查、发掘经验,尝试探讨以墓葬为主的匈奴考古学文化的定名与辨识、分区与分期、匈奴葬仪包含的多种文化因素、匈奴葬仪等级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匈奴物质文化的内涵等方面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第一章简述了匈奴研究从18 世纪下半叶至今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以往鲜有质疑的“匈奴”考古学文化定名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提出了以历史族名命名考古学文化必须建立在系统、全面考察该民族物质遗存面貌与内涵的基础之上;考古学判别的“民族”主要是文化的概念;判别族属的首要标准是反映特殊精神层面、功能性不强的特殊的葬仪和习俗。第二章梳理了集中分布在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的墓葬资料的年代及考古学文化面貌。根据墓葬形制、棺椁形制、北首葬、扰乱葬、殉牲、陶器穿孔、打印戳等习俗以及随葬品类别、形制等方面表现出的一致性而将这些墓葬归入同一文化。它们的时代、分布地域与文献记载匈奴统治、活动的中心区域吻合,从而将其定名为“匈奴考古学文化”,并对这些匈奴墓葬进行了分区与分期的研究。以此为标准,本文第三章对匈奴周边区域内遗存的族属与性质进行了逐一甄别,结合地域与文化内涵及将它们分别归入匈奴边疆区、匈奴辐射区、域外汉地,并讨论了各区之间的文化联系。第四章运用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分别对匈奴中心区及边疆区各类墓葬的建筑结构、棺椁制作工艺,装饰手法、等级制度,以及包含特殊含义的葬物等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探索。匈奴葬仪中融合的来自汉、长城沿线、蒙古高原、叶尼塞河中上游地区的多种文化因素:圆形及方形中小型墓葬的葬仪中,以木制棺椁重数为标识的葬仪等级制度、“舟”字形木棺及其制作工艺、木棺表面的“杂金簪”、木椁分箱等特征主要源自汉及与汉地存在广泛文化交流的白狄系部落;木棺外设置功能性石椁的习俗主要来自山戎系部落遗民;“曰”字形偏室墓形制主要源自羌戎系部落;墓葬封堆设置石板框、以封闭式石椁为葬具的文化因素主要来自石板墓文化,后者也包括部分丁零、坚昆文化因素;以半剖木、原木搭建木椁的制作技术源自阿尔泰北麓、叶尼塞河中上游地区文化;墓坑设头龛、头箱、仰身直肢北首葬、扰乱葬、动物纹带具、瓮棺葬等文化因素源自中国北方地区。 “甲”字形大型墓葬地上建筑吸收了叶尼塞河中、上游坚昆、丁零文化的大型墓葬封堆的石围墙、立石的文化因素;木椁仍沿袭早期特征;墓道、墓坑结构、棺椁制度、木棺装饰主要模仿了汉地诸侯王、列侯的葬仪特征。丧葬用玉、马具饰牌上装饰的麒麟题材,丧葬用的汉式车辆也是在这一时期融入了匈奴贵族的葬仪。以权杖标识身份、等级的观念也是这一时期从中亚引入匈奴,融入匈奴葬仪,他们将自己设计、制作的权杖随葬在墓室中。匈奴中心区与边疆区之间、同区墓地之间,大中型墓地。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