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

陈卜锁 编 上海交大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上海交大  

作者:

陈卜锁 编  

页数:

324  

字数:

514000  

前言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高等教育法》与《职业教育法》、实现《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年轻的高等职业教育以自己鲜明的特色,独树一帜,打破了高等教育界传统大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在适应现代社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得到迅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不久,从1980年开始,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中心城市就先后开办了一批职业大学。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与普通教育相沟通。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从法律上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正面临着很好的形势和机遇: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正在积极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部分民办高校也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一些本科院校也建立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探索。国家学位委员会1997年会议决定,设立工程硕士、医疗专业硕士、教育专业硕士等学位,并指出,上述学位与工程学硕士、医学科学硕士、教育学硕士等学位是不同类型的同一层次。这就为培养更高层次的一线岗位人才开了先河。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努力加强教材建设。但迄今为止,符合职业特点和需求的教材却还不多。由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扬州职业大学、彭城职业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上海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上海交通大学技术学院、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职工大学、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江阴职工大学、江南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苏州职业大学、锡山职业教育中心、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潍坊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百余所院校长期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的《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通用教材》,将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陆续向读者朋友推出,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好事,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向参加编写的全体教师表示敬意。高职教育的教材面广量大,花色品种甚多,是一项浩繁而艰巨的工程,除了高职院校和出版社的继续努力外,还要靠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教委加强领导,并设立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基金,以资助教材编写工作,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人才岗位与岗位群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二者密切结合。我们在这方面的改革实践还不充分。在肯定现已编写的高职教材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有关学校和教师要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和实训计划,加以灵活运用,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必要的充实、修改,使之日臻完善。阳春三月,莺歌燕舞,百花齐放,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及其教材建设如春天里的花园,群芳争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内容概要

  《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第3版)》是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材之一,《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第3版)》以16位8086微处理器的微机系统为主,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8086/8088微处理器及其系统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与存储器系统、输入输出与接口芯片、中断接口技术、D/A和A/D转换器接口、人机交互设备接口以及总线系统等。全书共13章,每章附有习题。
  《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第3版)》适用于高职高专电类、计算机类、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中的运算基础
1.2 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法及其运算
1.3 计算机中数据的编码
1.4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5 汉字编码
1.6 图行信息的数字化
习题1
2 8086/8088微处理器及其系统结构
2.1 8086/8088CPU的结构
2.2 8086/8088存贮器结构
2.3 总线结构和总线周期
2.4 微处理器的发展
习题2
3 8086CPU指令系统
3.1 8086指令一般格式
3.2 8086寻址方式
3.3 8086指令系统
习题3
4 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
4.2 8086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
4.3 汇编语言中的表达式
4.4 伪指令语句
4.5 宏指令语句
4.6 DOS功能调用简介
4.7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
5 存储器与存储器系统
5.1 概述
5.2 半导体存储器
5.3 常用半导体存储器芯片
5.4 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
习题5
6 输入和输出
6.1 概述
6.2 输入/输出数据传送方式
6.3 8086CPU的输入/输出
6.4 DMA控制器8237
习题6
7 中断控制
7.1 微型计算机的中断系统
7.2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
7.3 8259A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
习题7
8 并行输入/输出接口芯片
8.1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8.2 用8212作为一个输入/输出接口
习题8
9 串行通信及接口电路
9.1 串行通信概述
9.2 EIA.RS一232(:接口
9.3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
习题9
10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接口芯片8253
10.1 8253的内部结构
10.2 8253的引脚功能
10.3 8253的工作方式
10.4 8253的编程
10.5 8253的应用举例
习题10
11 D/A与A/D转换器接口
12 人机交互设备接口
13 总线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4.1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程序设计语言是专门为计算机编程所配置的语言。它们按照形式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即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1)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由0,1二进制代码书写和存储的指令与数据。它的特点是能为机器直接识别与执行;程序所占内存空间较少。其特点是难认、难记、难编、易错。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2)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是用指令的助记符、符号地址、标号等书写程序的语言,简称符号语言。它的特点是易读、易写、易记。其缺点是不能为计算机所直接识别。由汇编语言写成的语句,必须遵循严格的语法规则。现将与汇编语言相关的几个名词介绍如下:汇编源程序:它是按严格的语法规则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简称汇编源程序或源程序。汇编(过程):将汇编源程序翻译成机器码目标程序的过程称为汇编过程或简称汇编。手工汇编与机器汇编:前者是指由人工进行汇编,而后者是指由计算机进行汇编。汇编程序:为计算机配置的担任把汇编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一种系统软件。驻留汇编:它又称为本机自我汇编,是在小型机上配置汇编程序,并在译出目标程序后在本机上执行。交叉汇编:它是多用户终端利用某一大型机的汇编程序进行它机汇编,然后在各终端上执行,以共享大型机的软件资源。3)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是脱离具体机器(即独立于机器)的通用语言,不依赖特定计算机的结构与指令系统。用同一种高级语言写的源程序,一般可以在不同计算机上运行而获得同一结果。高级语言源程序也必须经编译程序或解释程序编译或解释生成机器码目标程序后方能执行。它的特点是简短、易读、易编。


编辑推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第3版)》是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