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时代的文学叙事和话语
2012-5
文学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05出版)
文学武
314
无
《革命时代的文学叙事和话语:以1937-1949年的中国文学为中心》对中国现代文学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生存状态,作了认真的考察和研究,对当时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文学、以重庆(南京)为中心的国统区的进步抗日文学、以上海为中心的“孤岛”文学,以及沦陷区的文学创作、文学思想及文学争论进行了梳理和研评,并对不同生存状态生成的文学特质、主要作品、代表人物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予以评论。《革命时代的文学叙事和话语:以1937-1949年的中国文学为中心》史料翔实,立论鲜明,是一部值得研读的中国现代文学亚文学史。
研究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详细介绍 个人简况: 文学武,男,1968年3月生。河南潢川人。1997年3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研究项目: 曾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青班专项课题)《京派文学与东西方文化精神》(项目号:2010FWY001)和上海交通大学校内文科创新项目《东西方文化视野下的京派文学》(项目号:09TS07),并参加了国家艺术科学基金和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等课题。 主要著作: 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 《20世纪中国文学大辞典》(合作,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主要译著: 1.《为女人辩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伦纳德·伯恩斯坦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3.《作为艺术创意的咖啡因》(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主要论文: 《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学术月刊》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1. 《各具异彩的文学景观——京派小说与海派小说比较论》,《文学评论》,22000字,(CSSCI)1998年第4期。 2. 《论京派小说的文体特征》,《学术月刊》,11000字,(CSSCI)1998年第11期。 3. 《论京派小说的人性思想》,《江海学刊》,8000字,(CSSCI)2000年第2期。 4. 《李长之〈鲁迅批判〉与中国现代独立学术品格》,《文艺理论研究》,11000字,(CSSCI)2005年第4期。 5. 《沈从文文学批评论》,《云南社会科学》,7000字,(CSSCI)2000年第2期。 6. 《论京派小说家的文化心态》,《社会科学辑刊》,7000字,(CSSCI)2000年第2期。 7. 《论〈野草〉研究(1981——2001)》,《鲁迅研究月刊》,11000字,(CSSCI)2005年第8期。 8. 《汪曾祺与五四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8000字,(CSSCI)2009年第3期。 9. 《梁宗岱与中国现代诗学体系的现代性》,《学术月刊》12000字,(CSSCI)2009年第9期。 10. 《汪曾祺的文学意义》,《同济大学学报》,10000字,(CSSCI)2009年第5期。 11. 《论梁宗岱文学批评的个性》,《文艺理论研究》,12000字,(CSSCI)2009年第6期。 12. 《丁玲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当代反思》,《文艺理论与批评》,11000字,(CSSCI)2009年第6期。 13. 《梁宗岱诗学与中国艺术精神》,《浙江学刊》,11000字,(CSSCI)2010年第1期。 14. 《梁宗岱、李健吾文学批评比较论》,《中山大学学报》,10000字,2010 15. 《梁宗岱与中西诗学精神》,《社会科学辑刊》,9000字,2010 荣誉&奖励: 上海交通大学华山国际奖教金 上海交通大学烛光教学一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引言 第一章 解放区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论争 第一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权威批评话语的确立 第二节 红色文艺的确立――延安文艺整风运动 第三节 王实味与“野百合花”事件 第四节 对萧军的批判 第五节 欧化还是大众化?――解放区关于民族形式和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 第二章 解放区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 第一节 向前!向前!向前! 第二节 翻身的喜悦 第三节 心灵放歌 第四节 鲁迅精神的延续 第五节 走向民间 第六节 革命时代的启蒙和政治话语――以丁玲延安时期的文学创作为例 第七节 为革命辩护――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为中心 第三章 国统区的进步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论争 第一节 自由主义文艺思潮的命运 第二节 关于“暴露与讽刺”的争论 第三节 “战国策”派理论的再审视 第四节 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争论 第五节 《大众文艺丛刊》事件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救赎 第四章 国统区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 第一节 燃烧的土地 第二节 暴露与讽喻 第三节 民主、自由的诉求 第四节 人性的掘进 第五节 战争夹缝中的现代性追求――以西南联合大学作家创作为中心 第五章 上海“孤岛”文学及沦陷区的文学 第一节 “碧血丹心”:上海“孤岛”文学活动和创作 第二节 “压不扁的玫瑰花”:沦陷区进步文学活动和创作(1937―1945) 第三节 革命与宏大叙事结构的消解――对张爱玲现象的冷思考 附录一 中国现代文学活动史大事记(1937年7月7日―1949年9月30日) 附录二 悲怆的生命历程――评《王实味传》 附录三 杜运燮与中国20世纪40年代的现代诗 附录四 中国左翼文人传记写作研究――以丁玲传记为中心 参考文献 后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