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扬帆长江 直济沧海

张继平 主编,李强华 副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继平 主编,李强华 副主编  

页数:

169  

字数:

217000  

内容概要

  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扬帆长江·直济沧海:南通海洋文化产业研究》剖析了南通海洋文化的构成,解读其在独特的历史环境下蕴涵的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对南通相关产业发展、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的形成均产生重要的影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概述
第一节 海洋文化的界定与中国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的界定
中国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海洋文化产业的界定及结构
文化产业与海洋文化产业的界定
海洋文化产业的结构
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任务
第二章 南通海洋文化及海洋文化产业的渊源
第一节 南通海洋文化的渊源
初创期
繁盛期
衰落期
缓慢复兴期
快速发展期
第二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的渊源
发端阶段
改革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历史借鉴
南通海洋文化的内涵及历史借鉴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的历史借鉴
第三章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第一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资源概况
乐舞文化和民间工艺文化中的江海题材
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中的江海题材
民居文化中的江海题材
民间表演艺术中的江淮风韵和吴地风韵
第二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特征
江海风情
淮吴风韵
第三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评估
评估内容
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
评估要义
评估分析
第四章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兴起的背景
重点建设海洋文化产业是南通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
海洋文化成为南通文化的组成部分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成为南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二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
海洋文化产业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
海洋节庆会展产业
海洋休闲体育产业
海洋文艺产业
第三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定位和结构
海洋文化产业困境
第五章 制约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制约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原因
海洋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
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可依据的政策法规
第二节 制约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原因
海洋资源
产业结构
第三节 制约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原因
人才因素
海洋价值观
第六章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第一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
优势
劣势
机会
威胁
第二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资源产业为基础
旅游产业为核心
新兴产业为重点
第三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经济管理和技术创新
土地政策
环境保护
人才培养和评估机制
第七章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措施
第一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措施
“南通现象”
具体战略措施
第二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业措施
海洋文化旅游业
海洋节庆会展业
海洋文艺业
海洋休闲体育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草人葬。以草人代替死者尸身人葬。自古以来,嵊泗渔村流传着一句悲惨的民谣:“嵊山箱子岙,十口棺材九口草。”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海上遇难后七天内未能找到其尸体的,就要举行“草人招魂”仪式。这种仪式在夜间涨潮时举行。先在死者家中摆设灵堂供焚香烛,同时在海滩边搭起招魂用的醮台,供奉预先扎制好代作亡者身的稻草人,身上贴其生辰八字,焚香燃烛,并沿着潮水线摆设供摊,放上祭物,间隔燃几堆火,请来道士摇铃作法。遇难者妻儿至亲一齐面朝大海跪下遥拜,并按各自与遇难者的辈分与关系,一齐呼唤海上遇难的亲人:“某某嗳,海里冷冷嗬,快回家(屋)里来嗬!”再由遇难者的男性亲人或弟兄或儿子,身背在海边举行招魂仪式祭过的“草人”,一步一叩地走回家。一夜连续三次举行这种仪式,尔后将此“草人”穿上遇难者生前穿过的衣服,再把象征“灵魂”的物件安放于“草人”胸前,在灵堂上祭供后人棺,再入墓穴安葬。如“草人”葬后再找回遇难者遗体,即举行仪式取出草人焚后,再安葬遇难者遗体。这种“潮魂”习俗,在外海渔岛这个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发生。尽管现在海上渔捞工具比较先进,安全系数在大增加,但海损事故还是时有发生,甚至找不回遇难者遗体的现象也还存在.因而“潮魂”习俗,在嵊泗渔村还是在流传着,以寄托生者对亡者的哀思,满足渔民祭奠亲人的一种心理、感情、文化和习俗上的需求。  第四,“叫魂”仪式。在浙江等一些地方,如果海上遇难者的遗体在7天内被找到,会由其家人为其举行较为简单的叫魂仪式。叫魂仪式都是在夜间,待潮水起涨后,由遇难者亲友数人带上香烛到海边焚烧,然后由一个人敲着锣(俗呼“敲冷锣”),由遇难者之妻或兄弟至亲,在海滩上边缓缓行走,边不断地唤叫着遇难者的名字,唤着“海里冷冷嗬,回家(屋)里来嗬”!遇难者的儿女或弟妹,或其他至亲,在后面答道:“回来口来!”这样边应边走,认为是领来了亡者之魂,由海边返家。  以上这些丧葬方式都是与旧时人们生产力较为低下密切联系的。在现代社会,由于出海作业的危险性已经很低,所以上面这些方式已经不常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火葬。在很多沿海地区,渔民去世后都葬入公墓。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扬帆长江 直济沧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