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德育价值论

王立仁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时间:

2004-12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王立仁  

页数:

262  

内容概要

  《德育价值论》是一本论证德育价值的著作。作者从德育价值的前提确证出发,系统论述了德育价值的基础,德育价值的内容,德育价值的实现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者对“德”概念的审视,对德育价值的破译,把德育价值内容规定为解读、秩序、协调、导向、指导、发展和理想,把德育价值实现条件确定为内容的现实性、过程的科学性、社会的报答力以及思维视角转换等,颇具新意。

作者简介

王立仁,男,汉族,1954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与研究。先后在《政治学研究》、《光叫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四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等项目六项。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德育价值的前提确证一 审视“德”概念(一)德在中国文字中的发展(二)作为政治概念的德(三)德与道德是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二 追问“德”的意义(一)社会需要德吗(二)德有哪些功能(三)德有哪些价值三 探究“德”生长的途径(一)德即德性是人后天获得的(二)自我学习对人获得德性的重要作用(三)社会环境的影响(四)社会的教化是德性获得的主要途径第二章 德育价值的基础一 解读德育(一)育“德”为德育(二)德育概念和德育的历史进程(三)我国的德育二 破译德育价值(一)解读价值的真谛(二)破译德育价值(三)德育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三 德育价值与德育功能(一)德育价值与德育功能的区别与联系(二)德育功能与价值的证明(三)德育功能有限性归因第三章 德育价值的内容一 解读价值(一)对社会的解读(二)对人的解读(三)对人生的解读二 秩序价值(一)解读规范内容体系(二)认识规范的根据和意义(三)在实践中培养规范意识三 协调价值(一)利益协调(二)人格协调(三)心理协调四 导向价值(一)价值引导(二)动力引导(三)规范引导五 指导价值(一)问题需要指导(二)德育能够指导(三)德育指导方式六 发展价值(一)保护发展(二)激励发展(三)引导发展(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走向(五)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七 理想价值(一)培育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三)培育德育对象的理想第四章 德育价值的实现一 德育追求的目标(一)德育价值实现的意蕴(二)德育服务社会的内在要求(三)德育自身追求的价值目标二 德育价值实现的过程(一)社会对德的需要和德的标准的提出(二)德育主体对德育内容的诠释和论证(三)德育对象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四)由接受到外化,德育对象的德行满足社会的需要三 德育价值实现的条件(一)德育内容的现实性(二)德育过程的科学性(三)社会现实的报答力(四)德育价值实现中的思维视角转换(五)德育价值实现的评价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德育价值的前提确证前提是逻辑学中的一个概念。在逻辑学中,前提是指推理中的已知判断,从已知判断可以推演出结论。在推理过程中,前提是推理的必要条件,没有前提就不会有结论。因为结论没有前提也就没有根据,因而也不能成立。在思维和一般的推理判断中,没有前提的论题既无法展开也无法继续。比如,我们谈教育,那么涉及的前提问题就是人是不是可以教育的,如果人是可教育的,我们才能讨论如何教育的问题。人如果不能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不具有可传达性,或者人不能接受教育,对教育的讨论就既没有意义也没法进行。这里,人能够进行教育,教育内容可以通过教育的实践活动进行传达,人能够接受教育,是教育存在的前提。显然,教育没有人能够接受教育这个前提,教育也就不会存在。还比如,我们去钓鱼,无论我们的钓鱼技术水平多高,但是必须是有鱼可钓。没有鱼,再好的技术也不能钧到鱼。这里,对于钓鱼来说,有鱼和没有鱼就是前提。前提与基础不同,前提决定着事物是否成立,它的作用在事物运行之前,而基础则是在事物运行之中,它决定的是事物如何发展。前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它视为活动的规则,规则具有前提的意义。由于前提的这种意义,使它成为人们思维活动必须讨论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思维活动中必须把前提讨论清楚,在确定前提的基础上,问题的讨论才能够展开和继续。像讨论任何事物要对前提进行确证一样,对德育价值的讨论,也必然要对它的前提进行确证。德育价值论是讨论德育有没有价值,德育有哪些价值的理论体系,它是德育理论的前提,因为德育如果没有价值,那么德育的一切理论自然也就没有了价值。


编辑推荐

《德育价值论》为德育哲学研究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德育价值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