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认知语言学

刘宇红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作者:

刘宇红  

页数:

203  

字数:

17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对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前沿问题的全方位探索,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理论研究首先对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念、主要流派和术语进行阐释和比较,在这个基础上对认知语义学和认知句法学等向个主要领域进行专题研究,然后着重研究了认知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包括认知语言学的哲学现与马克思主义认识化的比较、认知语言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缺陷等。在应用研究方面涉及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翻译学、哲学、修辞学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独到研究。每一领域独立成篇,是对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式的应用。 本书是以笔者近年来撰写的3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为基础改写的,其中有十多篇是CSSCI刊源论文(CSSCI:Chineses Sc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国社会科学引言索引),所发表的刊物有《外国语》、《当代语言学》、《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山东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天津外国语学报》等。为了表示对原登载刊物的尊重,笔者参考书目中一一做了标注。

作者简介

刘宇红,男,1966年生,湖南新化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复旦大学)。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专家,“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

书籍目录

序自序理论篇 第1章 认知语言学概述  1.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念  1.2 认知语言学的流派   1.2.1 认知语法   1.2.2 认知语义学   1.2.3 心理空间理论   1.2.4 图形-背景理论  1.3 关于认知语言学几个术语的比较   1.3.1 框架   1.3.2 脚本   1.3.3 图式   1.3.4 认知语境域   1.3.5 理想认知模型   1.3.6 心理空间   1.3.7 六个术语的共性   1.3.8 六个术语的不同之处 第2章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比较  2.1 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观点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观点  2.2 对客观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批评  2.3 基本现实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形态  2.4 小结 第3章 现实表征 心理表征 语言表征  3.1 引言  3.2 现实表征  3.3 心理表征  3.4 语言表征  3.5 小结 第4章 兰盖克的认知语法   4.1 语言单位的象征性特征  4.2 语法结构基于用法模型的特征  4.3 语法结构具有网络模型的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雷科夫的认知语义学  5.1 早期研究  5.2 从生成语义学走向认知语义学  5.3 认知语义学与标准理论、生成语义学的学术主张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认知语言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第7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缺陷应用篇 第8章 心理空间理论与语用歧解策略 第9章 类典型理论对乔姆斯基语法的研究 第10章 事件框架的结构表征与翻译 第11章 摹状词理论的认知语言学透析 第12章 预设投射研究的卡丘南模式与福克聂模式  第13章 指示语的多无认知研究 第14章 认知语境域理论对指称词语的解读 第15章 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第16章 通感现象的身体化特征 第17章 少男少女追星现象的认知语言学解读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认知语言学 PDF格式下载



此书很好,值得一读.


太难了对初学者来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