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元嘉体诗学研究

蔡彦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蔡彦峰  

页数:

36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元嘉体诗学研究》主要立足于元嘉诗学对象本身,是一种纯理论、纯分析的研究,但对元嘉诗学的哲学与理论的背景,也有一些新的探索,如指慧远佛学思想对形似体物诗学的影响,文笔说与元嘉诗人诗法意识自觉的关系等问题。当然,这方面的探索的余地其实还是很大的。元嘉诗学的文化成因是极其明显的,文化性格也十分鲜明。一个时代有特点、自成体系的诗学,无不是诗学本身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文化思潮影响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恰当把握两者的关系,的确是今后诗学史研究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作者简介

  蔡彦峰,1978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厦门大学法学学士、文学硕士,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发表论文十多篇。

书籍目录

绪论一 元嘉体的诗学背景二 元嘉体诗学实践课题三 文体学与元嘉体的内涵及研究方法第一章 元嘉诗歌的表现范畴与本质内涵第一节 “物”作为诗歌表现范畴的确立一 “感物”向“体物”的发展二 “体物”的思想渊源三 “物”作为表现范畴的确立第二节 元嘉诗歌的情性本质一 情性本质范畴的渊源与发展二 情性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三 人格本体与诗歌情性本质四 元嘉诗歌情性本质的内涵第三节 元嘉诗歌情性本质与审美本质的结合一 元嘉诗歌的抒情与辞采二 元嘉诗歌缘情诗学的内涵三 元嘉诗歌体物缘情诗学及其渊源小结第二章 元嘉诗歌的创作艺术引言 诗学中体用关系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一节 元嘉诗歌的抒情艺术第二节 元嘉诗歌兴寄艺术引言 兴寄法的渊源一 借古抒怀的兴寄法二 咏物兴寄法三 情诗的兴寄法第三节 元嘉诗歌对兴寄艺术的发展引言 山水景物与兴寄艺术的内在关联一 东晋玄言诗山水赏悟的兴寄法二 元嘉山水诗对兴寄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第四节 元嘉诗歌的体物艺术一 元嘉诗歌的写景艺术二 元嘉诗歌的写境艺术第五节 元嘉诗歌抒情体物的艺术第三章 拟古与新变——复变之中的元嘉诗歌第一节 元嘉学古思潮与诗歌传统的继承第二节 元嘉诗歌的拟古之法一 拟篇法二 拟体法三 借古法第三节 元嘉诗歌的学古与新变第四章 诗法意识的自觉与元嘉体诗法的内涵第一节 元嘉诗人诗法意识的自觉一 诗法与诗歌语言的关系二 “文笔说”的兴起与元嘉诗人诗法意识的自觉第二节 元嘉体诗法的历史渊源第三节 元嘉体诗法的基本内涵一 章法二 句法三 字法四 用事第五章 元嘉体的诗体特征第一节 元嘉体的诗歌语言特点一 诗法与诗歌语言的独立二 元嘉体对诗歌语言的发展第二节 元嘉“三体”的形成与特点引言 诗学实践课题与元嘉“三体”一 谢灵运体的形成及特点二 颜延之体的形成及特点三 鲍照体的形成及特点第三节 元嘉体的风格特征引言 诗学与诗歌风格的形成一 元嘉五言体的风格特点二 元嘉乐府诗的风格特点第六章 元嘉体的诗学意义第一节 诗歌美学的创造性发展一 谢灵运山水诗对慧远“形象本体”之学的发展二 谢灵运山水诗对慧远禅智思维方法的创造性发展第二节 元嘉山水诗与诗体的发展一 题材与诗体:山水表现范畴的确立与诗体的发展二 元嘉山水之兴与赠答诗的诗体解放第三节 元嘉体诗歌体裁的发展及其意义一 七言体的发展历程二 鲍照的七言诗创作及对七言体的发展第四节 自然诗学:元嘉诗学与齐梁诗学的内在关系一 作为“自然诗学”思想基础的“自然”一词的基本含义二 “自然诗学”的两种含义及其形成三 完整内涵的“自然诗学”的建构及其与齐梁诗歌的关系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元嘉诗歌的表现范畴与本质内涵  诗歌本质是诗歌艺术的根本质素,传统诗学中“言志”、“缘情”、“情性”等概念,即是有关诗歌本质的基本观念。这些诗歌本质观的共同特点是,强调诗歌是对人的主观心灵的表现。就其实质而言,传统诗学对诗歌本质的理解,都是着眼于诗歌表现内容的。韦勒克说:“文学的本质最清楚地显现于文学所涉猎的范畴中。”从这一点来讲,诗歌表现内容的拓展,也就意味着诗歌本质内涵的发展。元嘉诗歌不仅继承了传统诗歌的情性本质内涵,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展,即自然景物作为诗歌表现对象的确立,这一点直观地体现于元嘉诗歌艺术的发展及诗歌风貌的变化上。元嘉诗人虽然甚少发表诗学上的观点,但从创作实践中可以看出,元嘉诗人一方面继承了魏晋诗歌情性本质观,另一方面由于体物作为诗歌表现范畴的确立,及体物艺术的发展,元嘉诗人对诗歌的审美本质也有清楚的认识。对诗歌本质的认识,在诗学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决定了诗歌艺术的发展。这一章,我们准备深入地分析元嘉诗歌的表现范畴及其本质内涵,由此揭示元嘉诗歌艺术特点形成的内在原因。  第一节“物”作为诗歌表现范畴的确立  “物”作为诗歌表现范畴的确立,促使了“体物”艺术的发展。当然从艺术渊源来讲,体物在《诗经》、《楚辞》即已存在,《文心雕龙·物色》一篇论诗歌体物之发展,即从《诗经》论起,云:“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刘勰这里论述了诗人由“感物”而“体物”的逻辑发展。从艺术来看,由“物色之动”进而写物,这一点从逻辑上看是很自然的,但作为诗歌表现范畴,从“感物”演进为“体物”这一过程则相当复杂。这一节我们准备从诗学的发展来论述元嘉诗歌“物”的表现范畴的确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元嘉体诗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