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地方政府转型

易重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易重华  

页数:

27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把地方政府定位于我国和中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因为行政权力比其他公共权力更经常、更直接、更广泛地与公民的生活发生联系,而且随着社会公共事务的日益增多,行政权力扩张的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其他公共权力,其他位日益突出,成为各国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对地方政府进行界定。第二章主要是全面评析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形成。第三章主要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四章主要阐述地方政府转型的具体内容和意义。第五章主要在公务员的管理上为推动地方政府转型提供具体的措施。第六章主要从地方政府转型的视角,阐述如何进一步完善地方党政关系。第七章主要从地方政府转型的视角,阐述如何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和人大的关系。第八章主要从地方政府转型的视角,阐述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本书力图通过学理性的辨析和对国情的分析,成为一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较为重视建设性意见和应用性对策的专著。

作者简介

易重华,女,1970年7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1989年9月考入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经济政治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专业攻读本科,1993年7月毕业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武汉通信指挥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任教至今。2000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理沦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2003年7月毕业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再次考入该院同一专业,攻读同一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2006年12月毕业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该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自2000年以来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地方政府概述 一 地方政府的含义 (一)关于地方政府含义的争议 (二)关于地方政府定义的辨析 二 地方政府的基本类型 (一)地方政府的层级划分 (二)地方政府的行政功能划分 (三)地方政府的政治法律地位划分 三 地方政府的作用 (一)地方政府是沟通中央政府和居民的桥梁 (二)地方政府能更有效地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 (三)地方政府间竞争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 (四)地方政府在当今时代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角色演变及其评析 一 改革开放前后地方政府角色的对比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角色 (二)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角色的演变 二 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历史作用 (一)大大减少了新旧体制转换的阻力和成本 (二)快速而平稳地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促使我国迅速走出了短缺经济的困境 三 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弊端 (一)阻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致使行政性经济过热和中央宏观调控失灵 (三)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风险隐患 (四)形成以GDP挂帅的片面发展观 (五)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六)产生严重的行政腐败问题 四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一)改革初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经济振兴 (二)经济政治改革初期维持政局稳定的需要 (三)政治体制改革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复杂和艰巨 (四)上层建筑比经济基础具有较强稳定性和 滞后性第三章 明确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职责奠定地方政府转型的理论基础 一 公共产品性质和政府作用的再认识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二)政府的特性 (三)公共产品性质的再认识 (四)政府垄断公共产品供给的弊端 二 重塑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 (一)公共产品的竞争促进者 (二)公共产品的制度供给者 (三)公共产品的监督管理者 (四)社会公平的底线维护者第四章 地方政府转型的基本方向及其重大意义 一 地方政府转型的基本方向 (一)从经济型政府转变为社会型政府 (二)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有限型政府 (三)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四)从权力型政府转变为民主型政府 (五)从利益型政府转变为责任型政府 (六)从人治型政府转变为法治型政府 二 地方政府转型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一)地方政府转型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二)地方政府转型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第五章 完善公务员制度推动地方政府转型 一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成绩与问题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公务员保障制度 (二)建立规范的考核制度 (三)推行政务公开法制化 (四)实现机构编制法制化、科学化第六章 科学规范地方党政关系 促进地方政府转型 一 改革开放前地方党政关系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地方党政关系的阶段划分 (二)改革开放前我党在党政关系上的理论成果 二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和原因 (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 (二)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原因 三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党政关系改革的成绩与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党政关系改革的成就 (二)当前在地方党政关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科学规范地方党政关系 (一)科学规范地方党政关系的重要意义 (二)科学规范地方党政关系的思路第七章 落实地方人大的宪法权威保障地方政府转型 一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地方政府建设的作用 (一)保障地方政府决策的民主化 (二)保障地方政府决策的法制化 (三)保障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四)有效地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二 当前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关系上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人大还没有成为民意充分表达的场所 (二)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监督乏力 (三)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存在错位问题 三 当前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漫长的封建历史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二)不完善的党政关系和上下级行政关系 (三)不健全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 (四)不完备的人大对政府监督的法律制度 (五)不规范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制度 四 落实地方人大宪法权威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和健全地方人大的机构设置 (二)理顺地方党委、人大、政府的关系 (三)完善人民代表制度和选举制度 (四)形成完备的人大监督法制体系第八章 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 落实地方政府转型 一 地方保护主义的定义 (一)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主体是广义地方政府 (二)地方保护主义是违反中央意志的行为 (三)地方保护主义的对象是地方财政收入 二 地方保护主义是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的集中反映 (一)GDP政绩考核标准反映了中央和地方事权的混淆 (二)中央和地方的分权缺乏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分权的支撑 (三)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关系不对称 (四)中央对地方监督不力 三 地方保护主义对地方政府建设的主要危害 (一)妨害地方政府建设法治政府 (二)妨害地方政府建设责任政府 (三)妨害地方政府建设廉洁政府 四 实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关系的思想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政治法律地位的变迁 (三)实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的基本措施结束语 (一)要把地方政府转型作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 (二)要把地方政府转型和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结合起来 (三)要把地方政府转型和渐进性的改革道路结合起来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地方政府概述  一地方政府的含义  (一)关于地方政府含义的争议  学术界在关于地方政府的含义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争议:一是联邦制国家的成员政府是否属于地方政府;二是地方政府应该包括哪些机关。  1.联邦制国家的成员政府是否属于地方政府  在美国和苏联,人们毫无例外地认为成员政府(州政府或者加盟共和国)不是地方政府。苏联1977年宪法第76条就规定“加盟共和国是主权国家”;在西方学者撰写的著作和辞典中,往往把地方政府视为“当地的政府”、“本地的政府”,也就是与公众直接联系的政府,即州(省)以下的政府,如《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指出:“地方政府在政府体系中是最低一级,中央政府为最高一级,中间部分就是中间政府(如州、地区、省政府等)。”  还有一些西方学者依据不同的国家结构对地方政府作了分类的界定,如《美国百科全书》指出:“地方政府,在单一制国家,是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在联邦制国家,是成员政府的分支机构。”这个界定同样认为在联邦制国家里地方政府是不包括州政府的。在我国,也有不少学者持有与之相同的观点,如《政治学辞典》、《中外政治制度大辞典》等辞典也是按照国家结构的差异来分别界定地方政府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地方政府转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