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论全球FTA网络化

孙玉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孙玉红  

页数:

352  

内容概要

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实与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四大背离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全球FTA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背离进行了解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球FTA网络化发展这一新的观点,并进一步分析论证了全球FTA网络化的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政治经济原因以及对世界贸易和投资格局及不同地位国家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影响。为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中国一体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书籍目录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二)FTA相关理论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外部性问题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四、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本书的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术语的界定 (二)关于FTA概念和形式的界定第一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FTA相关理论综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一)关税同盟理论 (二)自由贸易区理论 (三)共同市场理论 (四)大市场理论 (五)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六)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二、FTA相关理论 (一)鲍德温(Baldwin)的多米诺理论 (二)地缘政治因素学说 (三)非合作博弈和囚徒困境学说 (四)集体行动成本学说 (五)新区域主义理论 三、对相关理论的评述 (一)关税同盟理论发展评述 (二)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理论评述 (三)FTA相关理论对全球FTA网络化发展现实的解释 (四)关于是“垫脚石”还是“绊脚石”的争论第二章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一、全球FTA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区域贸易安排的产生和发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FFA的网络化发展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FTA发展现状 (二)全球FTA网络化的形成和特征 三、全球FTA发展的特点 (一)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主体的特点 (二)自由贸易协定内容上的特点 (三)自由贸易协定网络中大国不可忽视的领导作用第三章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背景和原因的政治经济分析 一、多边贸易体制方面的原因 (一)自由贸易协定存在的多边法律基础 (二)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受阻 二、大国的示范和带动 (一)欧美竞相争夺未来新格局和新秩序的主导权 (二)美国对外经贸政策重点转向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三)美国双边协定的主要动机是影响经济规则的能力 (四)欧盟FTA网络化发展新举措 三、其他国家的防御战略和追随效应 (一)东亚地区FTA已形成竞争态势 (二)发展中国家或后进国家主动寻求南北协定 (三)FTA先行国追求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协定网 四、FTA本身的自我强化功能 (一)自由贸易区的优越性 (二)双边FTA的优越性 五、非对称性双边FTA动机的多样性 (一)非传统收益成为主要动机 (二)应对其他区域(多边)合作进程成为主要动机 (三)地区安全问题或政治利益成为主要动机第四章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机制及对不同地位国家的影响 一、全球FTA网络化发展机制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 二、FTA网络化发展对原伙伴国之间贸易量的影响 三、FTA网络化发展对不同地位国家福利的影响 四、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原区外国家政策的影响 五、“轮轴-辐条”体系内的利益分配第五章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先行国家实证分析 一、墨西哥FTA网络化发展及其影响 (一)墨西哥从NAFTA获得的经济收益 (二)墨西哥从NAFTA所获得的非传统收益 (三)墨西哥的FTA网络化发展与影响 (四)墨西哥的FTA网络化发展的经验检验 二、新加坡FTA网络化发展及其影响 (一)新加坡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进展 (二)新加坡加速双边贸易自由化的原因 (三)新加坡加速双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第六章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的后发国家实证分析 一、FTA网络化发展与日本FTA战略 (一)全球FTA的竞争性发展引发日本的FTA战略 (二)日本FTA战略的三个层次 (三)目前日本正在实施的FTA (四)日本正在进行或被列入谈判的FTA (五)日本实施FTA战略所面临的挑战和影响 二、全球FTA网络化发展条件下中国的区域合作战略 (一)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和原因 (二)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三)双重比较优势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利益分配 (四)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第七章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一)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区域(诸边)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 (二)全球FTA网络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阻碍 二、全球FTA网络化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21世纪以来东亚双边FTA网络化发展新局面 (二)东亚的FTA网络化发展是各国的现实选择 (三)东亚的FTA网络化发展具有长期性第八章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FDI格局的影响 一、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效应的理论 (一)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对FDI格局的影响 (二)规模经济效应对FDI格局的影响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集聚效应对FDI格局的影响 (四)非对称性的一体化对FDI格局的影响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改革创造效应对FDI格局的影响 (六)FTA网络化发展条件下的产业集聚效应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FDI格局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南北型FTA有利于南方国家吸引FDI (二)日本对北美和欧盟FDI的效应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效应的实证分析第九章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与世界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冲突和协调 一、全球FTA网络化发展与世界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冲突 (一)通过FTA的扩大不会自动导致全球贸易自由化 (二)FTA成员可能会成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障碍 (三)FTA的非贸易条款对多边关税的影响 (四)全球FTA“轮轴-辐条”网络体系的影响 二、GATT、及WTO如何管理和协调区域贸易协定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FTA相关理论综述  研究FTA网络化发展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持,FTA相关理论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自由贸易区。本章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和FTA相关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对这些理论作必要的评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主要着重于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其成员国、整个一体化集团乃至世界的经济影响。全面的了解这一理论有助于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动因和发展的趋势。  (一)关税同盟理论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贡献最大的是维纳(J.Viner,1950)。1950年,他在《关税同盟问题》中,开创性地提出了“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和“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这两个用来衡量关税同盟实际效果的新概念,从而使战后关税同盟理论从定性分析发展到了定量分析。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以关税同盟理论为代表,同国际贸易经典理论一样,具有下列一些限制性的前提假设: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只在各国国内而不在国家间自由流动;运输成本忽略不计;价格能准确反映生产的机会成本。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论全球FTA网络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