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交往与流动话语中的村落社会变迁

李静,杨须爱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静,杨须爱 著  

页数:

339  

Tag标签:

无  

前言

  民族关系问题是多民族国家比较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各国政府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专家学者都从不同层面进行研究。交往作为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间起着整合、沟通、协调、融合与促进发展的功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国家,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繁荣的历史进程中,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文化差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综观我国历史,民族关系的和谐与融洽是社会生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民族交往的表现及其构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的内容,研究民族交往心理就是对民族关系的心理层面进行研究。“交往”是一个多学科共同使用的科学概念,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都在研究交往问题。交往以其自身难以计算的巨大能量在社会现实的发展中客观地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是人类、民族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历史交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类主体之间相互发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相互融合的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由于交往,人类的文明成果才得以交流、保存和传承,社会才得以进步和发展。

内容概要

本书试图从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视野出发,侧重对生活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跨文化研究,解析当代西北少数民族在民族交往中所具有的交往意识、交往心态、交往情感以及所采用的交往方式等。因此,研究民族交往心理对于了解各民族心理特征和民族关系,深化对民族分化、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现象及规律的认识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西北少数民族交往心理研究”是对民族心理中的交往心理层面进行本土化或乡土化研究的尝试。可以说,对不同民族交往心理进行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拓展社会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以及民族学理论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社区研究及田野中的新坪村落社区 一 社区研究 二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 田野调查 四 进入研究视野的新坪社区第二章 新坪村落社区和藏族农民工 一 作为调查区域的新坪 二 作为调查对象的藏族农民工第三章 交往、流动及其话语中的藏族农民工 一 交往的意义与民族交往 二 “推一拉”效应与农民工流动 三 藏族农民工流动动力图解第四章 退耕还林行为中生计模式的重构 一 传统生计方式及其解构 二 重构中的生计方式与经济收入结构 三 生计方式变迁中的文化适应第五章 流动语境下通婚圈及婚姻生活的嬗变 一 通婚圈 二 婚俗 三 婚姻变迁中的稳定性与性别差异 四 生育行为与生育观第六章 家庭模式与功能的分合 一 家庭模式的分类 二 家庭功能及其分化重整第七章 宗教信仰与宗教生活的调适 一 传统宗教文化网络与社会交往 二 传统社会中的苯教信仰 三 历史记忆中的自然崇拜 四 流动语境下的苯教信仰与文化网络第八章 社区权力组织及其运作 一 社区权威和村庄治理 二 社区权力的划分与类型 三 社区权力的结构与功能 四 流动与社区权力的运作第九章 民族意识和民族素质的潜变 一 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 二 流动对民族意识的影响 三 流动对民族素质的影响第十章 交往与流动语境中社区发展的民族学思考 一 农民工的交往、流动与社区变迁 二 交往、流动与社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 社区藏族农民工流动的几个特点 四 对流动与社区发展的几点思考主要参考文献附录1附录2附录3附录4附录5

章节摘录

  四流动与社区权力的运作  随着新坪社区藏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频率的增加和流动规模的增大,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交往方式、流动空间、信息传播渠道和速度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也导致新坪社区两种权力并存的权力格局正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下文从两个方面来对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人们社会交往范围和方式的变化,对新坪社区原有权力的运作带来的影响作一简要分析。  (一)正式权力组织在村落社区事务决策中地位凸显,作用加强  我们在前文中曾经论及,在村庄权力格局中,党支部和村委会代表的是政权,宗教团体代表的是族权和宗教权力。这两种权力尽管来源和目标不尽相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合作关系。村干部包含在党支部和村委会两个正式组织中,是一个介于国家权力与社区自治之间的群体。准确地说,村干部既是国家在乡村地区的代理人,也是乡村意愿达于国家政权层面的代理人。村干部通过向村庄里的党员和村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的意志向基层社区的延伸,为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交往与流动话语中的村落社会变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