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农户经营组织化研究

李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瑜  

页数:

249  

前言

  本著作由我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值得庆幸的是,我所研究的问题仍然是目前理论界进一步探讨和政府所关注的“三农”问题之焦点之一。  我的童年是在陕北的一个小村庄度过的。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驴驮人背,一年到头所剩无几”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况不仅使我终生难忘,而且也是我发奋学习,立志报考农业院校,从事学习、研究和关切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状况的不竭动力。多年的求学、工作生活经历,使我深感城乡生活水平之差异,虽然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父母和弟妹们已经跳出农门,步人了城市人的生活视野,可广大的农民朋友们依然重复着父辈艰辛的劳作。五年前,我开始研究农村城镇化问题,心想通过城镇化建设,引导农民走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而缩小城乡差异、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可问题远没有理论逻辑推理那么严谨,而当时国内理论界关于农村城镇化方面研究的热点是如何加快城镇化建设,人们都有一个思想,就是我国的工业化超过了城镇化,城镇化滞后了;我国农村人口太多,需要尽快解决城乡不合理的二元结构,都主张我国实行快速城镇化。进而出现了“冒进式”城镇化,特别是“土地城镇化”速度太快。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中国农户经营组织化知识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农户经营组织化的理论基础、基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农户经营行为分析、农户经营组织嬗变及其逻辑启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构建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李瑜,1969年10月生,陕西子洲县人。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1995年获西北农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98年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进修学习,2001年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生肄业,2004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从事农业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在《经济问题探索》、《农业现代化研究》、《商业研究》、《统计与决策》、《生产力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研究》(2007KR39)、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农户经营组织化和信息化发展研究》(06JK036)等四项。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本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四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 农户经营组织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农户经营组织化的相关概念 一 农户 二 农户经营 三 农户经营组织 四 农户经营组织化 第二节 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 分工协作与专业化理论 二 产业组织理论 三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四 产权理论第三章 基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农户经营行为分析 第一节 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分析框架 一 农户经营行为 二 农户经营行为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及其产权安排 一 农地产权与农地产权制度 二 不同农村土地制度下的农地产权安排 第三节 农户经营行为目标及绩效分析 一 农户经营行为目标及其变迁 二 不同农村土地制度下的农户经营行为绩效分析 第四节 农户经营的行为特征 一 交易的市场化 二 生产的专业化 三 服务的社会化 四 经营的适度规模化和组织化 五 小结第四章 农户经营组织嬗变及其逻辑启示 第一节 国外农户经营组织发展及启示 一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及启示 二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及启示 第二节 我国农户经营组织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二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农户经营组织发展的逻辑启示 一 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二 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 整合农户经营组织,构建农业产业组织体系 四 构建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的支持保护体系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培育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条件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一 “专业市场+农户”市场合约模式 二 不完全的“企业+农户”纵向一体化合同型模式 三 完全的纵向一体化公司型模式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运行机制 第五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选择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构建 第一节 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 一 合作与合作经济 二 合作经济组织 第二节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一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二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三节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构建原则 一 合作社原则的国际比较 二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原则 三 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原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构建 第五节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一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影响因素 二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第七章 农户经营组织整合 第一节 农户经营组织整合的原则 一 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 二 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促进农业产业组织化 三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为平台,促进农户组织化 四 以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为依托,促进农民增收 五 以政府服务的功能化为保障,保护农民利益 第二节 农户经营组织整合的模式 第三节 农户经营组织整合模式的运行机理 第四节 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洛川县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模式为例 一 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简介 二 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第五节 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的政策保障 一 坚持农户经营的独立主体地位 二 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构建政策支持体系 三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构建增收保障体系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农户经营涉及经营主体——农户和经营客体——农业两个方面,引导农户进行组织创新主要有两个思路,即农业产业组织化和农户组织化。农户的组织化强调人的组织化,主体是人格化的农户组织,以维护农户利益为首要目标。农业产业的组织化强调农业生产要素功能的协调性和合理性,主体是农业组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首要目标。因此,农户经营组织化包括农业产业组织化和农户组织化两个方面。从层面上分析,农业产业组织化就是将农业及其关联产业采用一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体化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成“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延长农业产业链;农户组织化就是将拥有不同资产的农户通过一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横向联合、合作,即在不改变农户家庭经营的前提下,对农户进行组织整合,形成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户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达到稳固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这两类非政府的经济组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基于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而结合在一起的,互相促进,相互融合,并且各自也经历着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微观向宏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农户和农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归根结底来源于农户对其组织的功能性要求,农民的利益是农户和农业组织存在和变革的根本前提。为此,必须通过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两种路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户合作经营。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农户经营组织化研究 PDF格式下载



不怎么样,全是引用别人的话语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