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闽南文化述论

林枫,范正义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林枫,范正义 著  

页数:

465  

Tag标签:

无  

前言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众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构成的。地域文化呈现着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共性,又以它们各自鲜明的个性,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异彩纷呈,璀璨夺目。就以汉族地区的文化来说,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汉族地区经济文化古今一贯的特点,就是“基本的同一性和不同地域特色相辅相成”。闽文化正是这样一个体现着中华文化精神,又具有鲜明八闽山海特色的地域文化。福建别称“闽”,位于祖国大陆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西枕武夷山脉;三面与浙、赣、粤依山为邻,一面与台湾隔海相望。山海兼备的特殊地缘和丰富而复杂的历史环境,塑造了灿烂多彩的闽文化。上古时期,闽地的原住民,是南方土著百越族的一支闽越族。首见于先秦古籍的“闽”和“七闽”之称,当泛指这些闽地土著。这些“善舟船”的闽越人所创造的闽越文化,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也同诸越文化产生交融,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闽越国时期发展到辉煌的顶点。闽越文化是闽文化的源头之一,对闽文化的底层产生重要影响。

内容概要

  《闽南文化述论》是闽南文化社会历史专著。全书共九章,深入研究了闽南文化的孕育环境,闽南方言,民风民俗,宗族组织,宗教信仰,民间崇拜,学术教育,学术艺术,民居建筑与民间工艺等。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保护区。《闽南文化述论》全面叙述了闽南文化的各个方面,认为闽南以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文化生态形成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其出版对闽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

林枫,1999年毕业f厦门大学历史系专门史(明清社会经济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厦门大学所吏系教授,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福建区域文化史。承担刚家社科基金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参加旧家清史纂修工程。独立撰写20余篇论文,著述、翻译、参编数部。范正义,200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火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山尔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华侨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剐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间信仰与区域文化,已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学研究》、《史学月刊》、《厦门大学学报》、《东南学术》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保生犬帝信仰与闽台社会》、《神圣的纽带:分灵一进香一巡游》(与林国平禽著)2部。《保生大帝信仰与闽台社会》一书获泉州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书籍目录

导论一 核心与边陲的文化变异二 多源复合的人文性格三 冒险打拼的进取精神四 异军突起的文化学术五 历久不息的乡族观念六 杂乱无序的民间信仰第一章 闽南文化的孕育环境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交通一 地质变迁二 地形地貌三 气候土壤四 海陆交通第二节 移民与开发一 开发进程二 移入迁出第三节 经济特征一 海陆并进二 商品经济第二章 闽南方言第一节 闽南语成因一 闽南方言的本土来源二 闽南方言的吴楚色彩三 中原汉语与闽南方言的定型四 闽南语的发展与分化五 印尼、马来语对闽南方言的影响第二节 闽南语的流布与传播一 闽南语在省内的方言岛、双方言区二 闽南语在大陆各省的流播三 闽南语在台湾的通行四 东南亚的闽南语第三节 闽南语与闽南社会一 闽南语反映闽南生活形态二 闽南语体现闽南价值观念与民系心理第四节 闽南方言与区域文化特征一 向心与离心并存二 勇于开风气之先第三章 民风习俗第一节 闽南民风习俗的多维展现一 人生礼仪二 岁时风俗三 行业习俗四 几种比较突出的习俗第二节 闽南民风习俗的地域特征一 闽南民风习俗的形成原因二 闽南民风习俗的社会功能第四章 宗族组织第一节 闽南开发与宗族组织的形成第二节 闽南宗族组织的社会文化功能一 祠堂的社会文化功能二 族谱的社会文化功能三 族产的社会文化功能四 祭祖、迎神赛会、戏剧的社会文化功能第三节 闽南宗族组织的地域特色一 民间家族的扩大化与个体家庭细分化的相互依存二 家族血缘的纯洁化与家族利益扩大化之间的取舍‘三 家族割据与官府统治之间的微妙关系第五章 宗教信仰第一节 佛教的传人及其地域特征一 佛教的传入及其传播二 闽南佛教的地域特征第二节 道教的传人及其地域特征一 道教的传入及其传播二 闽南道教的地域特征第三节 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在闽南的传播及其地域特征一 基督教在闽南的传播二 伊斯兰教在闽南的传播第六章 民间崇拜第一节 闽南民间信仰形成的环境基础一 闽南“信鬼尚巫”的传统二 闽南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矛盾三 汉人移民与闽南民间信仰的形成四 位处边陲的地理环境与闽南民间信仰的杂乱无序第二节 闽南民间信仰中的全国性神灵第三节 闽南民间信仰中的地方性神灵第四节 闽南民间信仰的区域特征一 闽南民间信仰的巫道性二 闽南民间信仰的宗族性三 闽南民间信仰的发散性四 闽南民间信仰的杂乱性第七章 学术教育第一节 官私教育一 官学二 书院第二节 闽学流派一 理学传承二 名教异端第三节 科举功名一 科举初萌二 崭露头角三 科名鼎盛第八章 文学艺术第一节 闽南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历史成就一 唐五代时期二 两宋时期三 元明时期四 清代、民国时期第二节 闽南艺术的表现形态及其影响一 戏剧二 音乐三 曲艺四 舞蹈第九章 民居建筑与民间工艺第一节 民居建筑一 红砖建筑二 土楼建筑三 士堡建筑第二节 民间工艺一 雕刻二 工艺画三 陶瓷四 其他工艺余论附录 福建省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840年后,闽南地区出现了第二次海外移民高潮,这时出国的既有自由移民,也有契约华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疯狂扩张,使中国东南沿海首先受到冲击,家庭农业和小手工业破产,产生了大量的过剩人口,人民纷纷漂洋过海,到东南亚等地寻找生路,是为自愿的自由移民,其中包括一部分极度贫穷的“赊单移民”,他们连路费都无法承受,只得通过中间人赊船票出洋,抵达目的地后再偿还债务。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及其对殖民地经济掠夺的加剧,造成了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西方人口贩子直接进入厦门等地掠卖华工,许多青壮年男性被运往世界各地,是为胁迫的契约华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允许华工出国合法化,更是为西方列强掠夺华工大开方便之门。华工出口从厦门开始,厦门还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契约华工出洋中心。至迟在1837年,英国人就在厦门征用劳工往澳洲服务;1845年,厦门华工被运送到北非和中美洲的古巴;1849年,270名华工由厦门赴澳洲,他们大多在新威尔士州英国人的牧场内做工;厦门开埠后几年之内,近万名契约华工被运往法属布尔邦岛、古巴、秘鲁、英属圭亚那、旧金山等地;1847年至1852年3月,由厦门出国的契约华工达12154人。不管是契约华工还是自由移民,都属于19—20世纪因为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而兴起的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批海外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此前的任何一个时期。1841—1895年,约50万人经由厦门口岸出国;1890年为止,闽南地区净迁移人口累计达39万人;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是厦门及附近地区海外移民的高峰期,净迁移人口高达136余万人。

后记

近年来,在两岸关系的影响下,闽南文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各类会议和交流活动频频举行,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我与华侨大学的范正义博士虽非原籍闽南,但在闽南工作生活多年,咸湿的海风不时吹送着特有的气息,我们不揣浅陋,总也想写点什么,以表达对闽南文化的一点思考。恰逢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有意推出八闽文化丛书,给了我们出版闽南文化专书的机会。可这本书从动笔到完稿,历时整整四年。其中固有学校事务繁多、个人琐事不断的客观原因,但更因为闽南文化已有诸多既有成果,闽南地方文化工作者深入民间,搜集资料,整理信息,闽南文化的种种表征,举凡文学艺术、民风习俗、故事典故、宗教信仰、建筑工艺、戏剧音乐、宗族族群、方言俗语,凡具有地方特色、凡能代表地方文化者,无不得到深入发掘,至微至细。在他们宏富的研究基础上,有点新见,有点推进,颇觉困难,因此延宕许久,方得脱稿。陈支平教授撰写了导论,作为全书的总纲;范正义副教授撰写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我完成了第一、第二、第七、第八、第九章及余论,并对全书稍为通稿。我的研究生李尹写了第八、第九章的初稿,并帮忙查阅了大量的注释,谨致谢忱。


编辑推荐

《闽南文化述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闽南文化述论 PDF格式下载



本书全面介绍了闽南文化,内容丰富,价格实惠,值得一看。


内容有点多,有点散,但是很全面啊


读后再评


内容阐述的较为全面,很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