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

邓正琦,李碧宏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邓正琦,李碧宏 著  

页数:

418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令世人瞩目的惊人变化。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要求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使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邓正琦教授撰著的《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以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为例》,就是探索在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部重要著作。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项目。在此课题立项之前,我和正琦教授曾对跨省交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过讨论,并有共识。我们认为,当前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备受关注,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区域经济联动蓬勃发展之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应当受到重视,而各省(市、自治区)交界处的少数民族地区更应受到重视、关怀、帮助和扶持。实际上这些地区最容易被忽视,被边缘化。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形势下,这些地区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该地区整体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内容概要

研究工作首先是夯实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学是当前中国经济学中发展十分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它最需要理论的归纳和深入。该书中的“理论篇”便集中地展示这方面的成果。作者在该篇中全面探讨了区域经济联动与经济力量整合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每一部分又分专题细致分析,其探讨分析不是建立在空洞的概念、说教之上,而是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他们曾多次深入到渝鄂湘黔交界的民族地区考察,到基层,到企业,到乡村,到群众中,到有关部门调查研究。理论篇的一些实例就来自基层。作为对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的探索,本书没有停留在狭小的范围内考量,对中国区域经济做宏观的理论阐述增添了本书的大气和恢宏,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可以说本书在区域经济理论的专业性、系统性、创新性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书不仅内容丰富,结构也严整规矩,提纲挈领,分层细密。

书籍目录

序导论理论篇 第1章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理论借鉴  一 区域分工理论  二 区域合作理论  三 区位选择理论  四 区域系统理论  五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六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第2章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基本原理  一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及其作用  二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基本条件  三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基本特征  四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主体  五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内容 第3章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主要障碍  一 行政区划的壁垒  二 地方经济利益的驱使  三 现行财税体制的约束  四 现行金融体制的约束  五 传统思维定式的桎梏综合篇 第4章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的区域特征  一 自然地理特征  二 自然资源及环境特征  三 交通运输特征  四 经济增长特征  五 经济结构特征  六 历史文化发展特征 第5章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必要性  一 促进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需要  二 构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统一大市场的要球  三 消除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无序、恶性竞争的关键  四 提升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6章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可能性 第7章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原则和对策专题篇 第9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第10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第11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 第12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金融服务体系 第13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技术服务体系 第14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教育体系 第15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劳动力自由流动市场  第16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无障碍旅游  第17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区 第18章 共建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黄连产销合作区 第19章 共建渝鄂湘黔锰资源“金三角”产业聚集区 第20章 共建渝鄂湘黔“金三角”边贸合作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此外,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烟叶收购协调会、盐业协作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协作会、统计协作会、报纸新闻协作会等企业间、行业间合作组织,对推动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达成了一系列区域合作协议  1.基础设施合作协议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但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入巨大、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的特点,再加上跨省交界地区行政区划分割的现状,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加快缔结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协议意义重大。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主要依托200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两省市经济社会领域合作与发展的框架协议》、2004年6月重庆与贵州签署的《关于共同推进两省市综合交通和能源建设暨产业协调发展合作的协议》、《关于加强两省市城乡建设合作的协议》和2003年签署的《泛珠三角经济圈九省区暨重庆市道路运输一体化合作发展议定书》。上述协议主要由在道路运输领域有密切联系的渝(川)、湘、黔等毗邻省市共同签署,鄂也表示将尽力融人其中。这些协议涉及的内容广泛,既包括交通建设合作、能源建设合作、城乡建设合作,也包括道路运输一体化合作等内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