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
2009-1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继凯
519
提起五色石,有谁不想到它源自中华民族借一位创世女神之巨手,谱写出的那篇天地大文章?一两千年前的汉晋古籍记载了这个东方民族的族源神话:当诸多部族驰骋开拓、兼并融合而造成天倾地裂,水灾火患不息的危难时刻,站出了一位曾经抟土造人的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淮南子·览冥训》),重新恢复和创造天行惟健,地德载物的民族生存发展的空间。在烈火中创造自己色彩的五色石,凝聚了这种天地创生,刚健浑厚的品格,自然也应该内化为以文学一文化学术创新为宗旨的本书系的精神内涵和色彩形态,探索一条有色彩的创新之路。 经由“天缺须补而可补”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其缺者的大与圣,其补者的仁与智,无不可以引发创造精神和神思妙想的大爆发。何况人们又说女娲制作笙簧,希望在创造性的爆发中融入更多美妙动人的音符?李贺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歌咏的是西域乐器箜篌,朝鲜平民乐曲《箜篌引》,可见精神境界之开放,诚如清人所云:“本咏箜篌耳,忽然说到女娲、神妪,惊天人月,变眩百怪,不可方物,真是鬼神于文。”(黄周星《唐诗快》)创造性思维既可以正面立意,又可反向着墨,如司空图《杂言》:“乌飞飞,兔蹶蹶(乌与兔是日月之精),朝来暮去驱时节。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粘日月。”当然也可以融合多端,开展综合创新,如卢仝的古体诗:“神农(应是伏羲)画八卦,凿破天心胸。女娲本是伏羲妇,恐天怒。捣炼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补了三日不肯归婿家,走向日中放老鸦,月里栽桂养虾蟆。”这就把伦常幽默、月宫神话,也交织到炼石补天的神思中了。
本书旨在对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中国文学,从文化创造的有无、大小、方式、形态和性质等等角度,给予整体性的把握。本书认为,这一世纪的文学总的来说具有崭新的文化创造,在对新文化的不同形态(如民主文化、科学文化、自由主义文化、重建的民族主义文化、理想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等)的追求中,经历了非常艰难曲折的过程,并且这一建构的过程在新的世纪里仍会继续。本书一方面尽量从具体的个案分析中见宏观大势,从微观中见出实在的创造之迹;另一方面,又具有整体思考和把握,不能淹没在具体的材料或个案之中。本书体现了对文化建设和人文学科前沿的关切,尽可能多所借鉴和融会,强调创新意识,努力实现文学研究向文化学和创造学的层次深入,并注意文学与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多向交流和影响。总之,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现当代文学和文化的探源与分析,亦可作为社会和人生的镜鉴和文化建设规划的参考。对从事现当代文化、文学研究的学者尤其是对青年学子当有所启发。
李继凯,1957年生,男,江苏宿迁人。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以及《中国文学年鉴》编委等。著有《民族魂与中国人》、《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全人视境中的观照》、《中国近代诗歌史论》、《新文学的新分析》、《墨舞之中见精神》、《才子的书缘》等多部,主编或编选有《解析吴宓》等多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教学等奖励10多次。
绪论 世纪之碑的铸造 第一节 文艺文化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阐释 第二节 从文化三层面看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 第三节 比较文化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第一章 新文化语境和新文学创造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语境与新文学创作 第二节 启蒙热与文学热的兴起 第三节 新文学的六大文化母题 第四节 现代白话:语言革命的文化意义 第五节 五四新文学与出版业的互动效应第二章 社团流派与文化创造 第一节 综合性思想文化期刊与社团流派 第二节 竞争和创造:文学社团与文学流派 第三节 “百花齐放”与文化创造第三章 文学大师的文化创造 第一节 文化创造的尺度与文学大师的定位 第二节 不同类型文学大师的风范 第三节 大师的文化品位及其影响 第四节 准型大师与诺贝尔文学奖第四章 各体文学的创新追求与文化创造(一) 第一节 现代文学文体探索的先驱:以鲁迅为中心 第二节 现代小说“三通”境界的追求:以张爱玲为中心 第三节 双城书写:《边城》与《围城》之比较 第四节 形象创新:30年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塑造 第五节 创业文学的文学史价值:以柳青为中心 第六节 现代话剧艺术的创造者:以曹禺为中心第五章 各体文学的创新追求与文化创造(二)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诗歌的文体创新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诗歌的文化意义 第三节 绅士风与家常味的调和:以梁实秋散文为例 第四节 现代散文的文化分析:以台湾女作家散文为例 第五节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以当代文学的灾害书写为例第六章 世界化与民族化复合性的文化选择 第一节 外来文化的“来而能化” 第二节 翻译文学的文化创造功能 第三节 会通中西的文学创作取向:以路遥为中心 第四节 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的激活:以西部文学为例 第五节 民间文化与作家的文学创作:以沈从文为中心 第六节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追求:以回族文学为中心第七章 文学批评、媒体和文化创造 第一节 文化视阈中的现代文学批评 第二节 批评模式的建构:以新时期比较批评为例 第三节 内在的渴望:主体性文论的个案分析 第四节 文学批评的感受性和原创性 第五节 媒体传播与现代文学:以《新青年》为中心第八章 现当代文学教育与学科建构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文学的高等教育 第二节 文学史研究: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 第三节 学术文化建设与现当代文学学科结束语 面对未来的文化心态和思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五四是一场空前的民族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外文化碰撞、交会、融通中试图整体改革陷于僵化的民族文化传统、重建具有活力的现代民族文化的一场新文化运动。更新民族自我、改善民族命运的文化启蒙和文化救亡的双重选择和积极实践,构成了极为辉煌也极具创造性的伟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丰碑。其五彩缤纷的文化板块和百家争鸣的文化语境非常生动地显示了文化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时代条件,同时也由此昭示了“大五四”的多元多样、兼容百家的宏阔的文化视境。然而总有些人将五四狭隘化、片面化,或仅赞其文化批判的威力,或仅贬其文化激进的偏颇;或刻意强调其西化倾向,或着力批评其形而上学,其居心也许并非不良,但却都有违历史的基本事实,与多元互补的系统完整的“大五四”观不相吻合。正由于误解误读甚多,以及传统惰性力的强大,也便造成了五四精神,尤其是其文化创新精神的普遍失落。 在19、20世纪之交,文化创新意识的生成和张扬,成为中华民族追求进步、自强不息的一个重要标志。并由此得以逐渐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改善文化创造环境。作为一场久蓄必发的新文化运动,五四的文化创新自然是针对中国古旧传统而言的,它既包括精神文化层面的创新,尤其是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也包括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的创新,尤其是对家国同构的封建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说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进步的灵魂所在或文化国力提升的动力机制,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重要性便是毋庸置疑的。只要还有正常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还有起码的实事求是之心,便会基本认同如下一些判断: 无论是从历史语境还是现实问题来看五四,无论是从民族利益还是人类需要来看五四,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即五四以文化创新为主而非以文化保守为主,其文化创造远大于文化因袭、文化移植及文化剽窃;五四以文化增殖为主而非以文化贬值为主,文化的质和量较前有所提高而不是有所减低。
李继凯等著《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下面略为《创造》)便较为充分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该著以文化创造为关键词,串联起新文化语境、社团流派、文学大师、个体文学、世界化、民族化、文学批评、文学媒体、现当代文学教育及其学科构建等涉及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诸多方面,对20世纪文学的文化创造给予了相当深刻、详尽、全面的阐释。该著内、外部研究结合,对文学文化创造的诸多方面做了耐心细致的发掘。比如对现当代文学教育与学科建构等文学研究者较少思考的问题也作了独到的解读。该著对关涉文学的各方面条分缕析,呈现和梳理了20世纪中国文学对文化创造的自觉贡献,有效解读了20世纪文学与文化应有的关联。可以说,该著的“庞大”与“复杂”都为了指向文化创造的核心,从而凸显20世纪中国文学与研究者的文化主体意识。可以说,《创造》的出发点和指归都是文学文化创造形成的中国文化主体性主题,其中最具评价和激励意味的,则是对现代文化创造精神的弘扬。
从研究视角看,《创造》也独具特色。该著既有宏观语境研究(如对五四新文化语境及新文学的文化母题阐述),也有个别解读(如对鲁迅、张爱玲的解读,对《边城》与《围城》的比较);既关注世界化、民族化问题,也关注民间文化、地域文化问题。该著对20世纪中国文学涉及文化的各方面乃至于角落都做了详尽阐释。跨界、融通、介入,多种方法综合应用,与20世纪中国文学有关的各个层面在综合化、全方位的考察中显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主体意义。这也是该著最大亮点,显示出了相当宽广的文化视野。实际上,如果对该书主笔李继凯投身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近30年的学术成果作一浏览,不难发现,其学术著作及论文涉猎范围十分广泛。他的研究不仅贯穿了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也指探到与现当代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近代文学;不仅对文学文本、文学现象深度阐释,也对文学大家做出深刻的比较研究;不仅关注文学、文学教育,也关注与文学密切相关的地域文化、书法文化。这种研究,笔者认为正是现当代文学研究应该倡导的大文化视野。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思想、政治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对现实的及时因应性。而文学、社会、历史、思想、政治说到底都是文化, 20世纪中国文学更是众多复杂关系在大文化视野中互动磨合的结果。如何在研究中呈现文学所载之物及其与现实和未来盘根错节的关系,需要研究者具有宏阔的文化视野。多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多乐于单向度介入研究对象。尽管也有部分学者号召或实践着跨学科的研究,但其所持守的仍是单一的文学本位,于是,不少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极易被研究对象所裹挟,被文学本位所缠绕。由此来看,当前现当代文学研究仍需要具有整体观的文化视野。整体观的文化视野包含着研究者对社会文化过去与现实境况的深刻认知,进而从这一视野中获得属于文学文化本位的问题意识和学术空间。在这样的学术空间中,较好地实现文学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重新赋予文学的文化思想信号,也是现当代文学研究学院体制打破自己视野局限的积极努力。对研究主体而言,现当代文学研究整体观的文化视野要求研究者必须具有较为宏阔的胸襟与气度,要对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有深刻的感受与体悟,也要能够承受开拓大文化视野的一种艰辛与“寂寞”。
《创造》着眼文化创造问题,开拓了从文化创造角度研究文学,也或是从文学角度研究文化创造的新的学术空间。在《创造》中,文学已经融入到文化中。无论是五四新文化、文学社团、文学大师,还是文学批评、文学媒体、现当代文学教育,它们都是文化的产物,是20世纪的一个文化共同体。该著通过对文学文化创造独具匠心的学术建构,彰显了文学的文化意识与文化本位,以及文学、文化主体姿态与社会文化的某种内在关联与互动。也可以说,这里暗含另一个潜在的逻辑,那就是,文化创造反过来也是建构中国文学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一维:“人们的文化主张固然可以不同,但对‘文化创造’的期待与追求才是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所在,新型的也是真正具有现代性或兼容性的‘文化创造’恰是20世纪中国志士仁人共同的美好愿望”。在当下民族文化复兴背景下,李继凯的这一主张更显其价值。纵观20世纪,中国文化一直在自我犹疑中发展。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信心多次出现危机,对自身文化审视多少带上某些哀怨的悲凉气息。五四时期,尽管也有新人文主义者试图调适磨合中西文化,重建中国文化的信心,但民族危机形成的难以自信的文化心态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导致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盲目追随西方倾向的持续延展。
作为一个善创造、敢创造、能创造的民族,中国文化的创造基因是无法改变的。只不过,有时候,这一创造基因隐匿存在着,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就是这一判断的证明。《创造》为我们证明并揭示了20世纪中国文学创造的文化实践。正如该著指出的,现代文学中各种文学社团与流派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生长出具有民族文化新质的文学思想,他们为现代文学贡献了融贯中西并充分本土化的文学体裁、题材与表现手法。同时,该著又以独具特色的创造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证明了文学社团切实可见的文化创造活动。总体上,《创造》多层面地对文化创造的事实与逻辑关联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解读,其阐释紧扣创造,又不拘泥于创造,将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的创造情结与文学实践呈现了出来,不仅对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那些迹近民族虚无主义的各种论调也给予了有力的回应。
考研的看有些深奥,作者写的态度很谦恭~~~很好·~~~
作为教学参考书价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