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教化规约生成

冯秀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冯秀军  

页数:

313  

内容概要

传统和合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合观: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价值核心、传统和合思想对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影响、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机制与途径:教化论等。

作者简介

冯秀军,1971年出生,河北省临漳县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学博士后,现为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民族精神与价值教育、公民与道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教学与研究。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篇论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哲学》等全文转载,合著、主编、参编著作十余部,主持国家青年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哲社科重大招标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其他项目研究多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德育原理》教材编写课题
组主要成员。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古代中华民族精神概念解析 一 民族精神概念及其特征 二 古代中华民族精神概念及其特征 第二节 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 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内涵 二 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特征 三 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社会基础第二章 人性教化: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古 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理论基点:人性论 一 传统人性论的基本内容 二 人性论: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原理与理论基点 三 传统人性论对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影响 第二节 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价值核心:和合观 一 传统和合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 和合观: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价值核心 三 传统和合思想对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影响 第三节 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机制与途径:教化论 一 传统教化论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二 教化论: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机制与途径 三 传统教化论对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影响 四 和合观引导下的人性教化: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理论主线第三章 礼法规约: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制度保障 第一节 传统礼法制度的形成与特征 一 传统礼法制度的形成 二 传统礼法制度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传统礼法制度与古代中华民族的精神秩序 一 社会基本制度的秩序功能 二 传统礼法制度对古代中华民族社会秩序的整合 三 传统礼法制度对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秩序的整合 第三节 传统礼法制度对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影响及其特征 一 传统礼法制度对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影响 二 传统礼法制度影响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特征第四章 化民成俗: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生活实践 第一节 传统日常生活世界里的“化民成俗 一 传统日常生活及其模式化形态 二 传统日常生活世界里的“化民成俗 第二节 “化民成俗”与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秩序的生活建构与整合 一 古代中国“化民成俗”的途径与方法 二 生活建构与整合下的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秩序 第三节 “化民成俗”对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影响及其特征 一 “化民成俗”对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影响 二 “化民成俗”影响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特征第五章 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一 儒学理论的衰落及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二 传统礼法制度的矛盾结构与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三 日常生活结构的松动与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第二节 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化育的当代启示 一 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导引 二 加强制度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制度体系提供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制度保障 三 改造日常生活世界,构建和谐生活,提供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活土壤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最集中地刻画出每个民族从自然的背景中凸显以来,上下求索的精神历程;在中国,从古老的炎黄传说,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乃至虎门销烟的烟云,抗日战争的烽火,以及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民族精神的演进历程串联起中华民族筚路蓝缕、可歌可泣的历史足迹。  民族精神更是一个现实中无计回避的课题。从宏观层面讲,愈演愈烈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挑战民族国家的权威,突破民族国家的边界,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民族性与独立性日益消解,全球化正“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①。因此,全球性与民族性的冲突与悖论要求“地球村”的每一位“村民”必须以高扬的民族精神作出回应;从微观层面讲,民族精神又在日常生活中对民族成员的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成员的思维、行动,无不受着民族精神的规约和引导。民族精神既是每一位民族成员生存样态的抽象体现,也是其现实生活的精神导引。民族精神提供了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撑、精神凝聚与精神导引,是每一个民族及其成员生存与发展须臾不可离的共同精神家园。  由此可见,民族精神是一个集历史性与现实性于一体的重大课题。也正是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现实性,体现了民族精神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构成了民族精神作为一个重大问题研究的价值和魅力.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教化规约生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