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生活评论(第一辑)
2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健刚 编
235
无
《公共生活评论:社区空间与行动(第1辑)》是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出版,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一本跨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其宗旨为支持有志于公共社会学和行动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出版相关的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推动公民社会发育,建设和谐社会。本辑为第一辑,选题集中于社区、空间与行动,作者从跨学科的视角,致力于开拓国内公共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在主旨上基于公民的立场,关注社会转型期城市建设中的公民权力、文化传统与商业利益的矛盾、阶层和谐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以期推动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公正。
卷首语 专题论文: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空间现代性争议 集体行动的策略与文化框架的建构——对广州一个邻里的业主行动的案例研究 加码的逻辑——B市业主诉讼维权的行动策略研究 公共评论: 社会空间的三重奏:评《空间的生产》 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多样化前景 公民性、公民美德与公民社会 对话: 转型社会学的学术原则 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需要民族志的洞察力 社会转型逻辑与农民工现象 调查报告: 香山山场:城中旧村改建与文物保护 街头涂鸦——一种空间再生产战术 评介: 社会正义,后现代主义和城市
由于以城市现代化和商业增长为名义被认为是正当的,因此这一时期的拆迁规模大于以往任何时候。到1999年中期,昆明看上去已经与过去很不一样了。老居民区被大银行、酒店、百货公司和商业广场所取代。街道被拓宽,改变路线,重新命名,或者完全重建。许多常住居民告诉我,他们都认不出附近的道路了。官方及媒体将这种重建当作向城市现代化前进丁一大步来庆祝,市政府和省政府不再是唯一表达这种狂热的单位。年轻人和上升的中产阶级也欣赏这种现代化的空间景观,并为此感到自豪。他们成长于一个被媒体、网络和新娱乐业所控制的时代,这些媒体、网络和娱乐业经常提供诸如摩天大楼、高速公路、超市和西式别墅的形象。这些形象是他们对于现代想象的主要来源。而且,新中产阶级的成员也是那些直接从城市经济发展中受益的人,这种发展提供给他们奢华的市区住宅、购物机会和私家车道路。 当国务院宣布所有官方指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将被检查和重新评估时,这种大规模的重建在2000年夏天突然放慢了。①如果一个城市没能保护其历史遗址和建筑,它的特殊头衔将立即被取消。这一公告是对媒体报道中地方上滥用遗址的反应,并且也是对国际遗产机构,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有关问题的反应。
无